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根据一项7日发表于「神经学杂志」(Neurology)的最新研究,每天食用12份超加工食品,可能使你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风险翻倍。
根据研究中定义,一份超加工食品相当于约240毫升代糖或含糖汽水、一根热狗、一片盒装蛋糕,一大匙番茄酱或一盎司的洋芋片。
这项研究分析美国「护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与「医疗专业人员追踪研究」(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中近4万3000名参与者的多年健康与饮食数据,主要聚焦帕金森氏症早期症状,包含身体疼痛、便秘、忧郁、嗅觉或便是色彩能力改变等。
作者上海复旦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教授高翔表示,「研究显示,过度摄取加工食品,比如含糖汽水和包装零食,可能会加速帕金森氏症早期症状的出现」。
研究发现,帕金森氏症早期症状与所有类型的超加工食品皆存在关联,唯独面包与谷类食品例外。每天摄取约11份超加工食品的人,相较于每天仅摄取三份的人,出现三项以上帕金森氏症早期征兆的可能性高出2.5倍。
研究认为,普遍超加工食品的膳食纤维、蛋白质与微量营养素含量较低,却富含添加糖、盐分,以及饱和或反式脂肪。此外,这类食品也可能扰乱肠道菌群的平衡,而其中的添加物则可能促进发炎反应、自由基生成以及神经细胞死亡。
此外,研究指出,摄取更多超加工食品与几乎所有帕金森氏症早期症状的风险上升都有关联,唯独便秘除外。即使在纳入年龄、身体活动量与吸烟等可能影响因素后,这一发现仍然成立。
高翔表示:「帕金森氏症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我们先前基于相同人群进行的研究发现,健康的饮食模式与规律运动可延缓疾病进展。」他补充:「少吃加工食品,多摄取完整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可能是维持大脑健康之道。」
伦敦国王学院神经科学临床高级讲师瓦梅伦(Daniel van Wamelen)指出,尽管研究发现摄取更多超加工食品的人更容易回报更多帕金森氏症的早期症状,但并未发现直接升高罹患帕金森氏症本身的风险。但他说,「尽管如此,早期症状愈多,仍可能意味着长期风险较高。」
这项研究的参与者平均年龄为48岁,且在研究开始时皆未罹患帕金森氏症。所有人每隔几年会自行回报饮食内容,不过参与者可能无法准确回忆实际摄取食物,是这项研究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