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船民是蒙特利尔唯一由越、老、柬第二代移民创立民间团体。“取这个名字,并不是说我们很特殊,其他人应该效仿。而是希望打破人们对难民船民的刻板印象,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

“超级船民”策划的展览“我们穿过了什么”正在Articule 美术馆展出。照片:Radio-Canada / Steven Peng-Seng Photography/Super Boat People Facebook
他们的初衷是希望本地社区能够了解来自越南、柬埔寨、老挝移民加拿大的历史与他们的遭遇,希望通过口述历史方式留下记录,鼓励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传播他们独特的历史与文化。
齐姆在接受加广中文专访时表示,目前这个项目的第二部分正在Articule 美术馆举行,标题就是我们穿过了什么, What Traverses Us?
。
我们最初的主题就是五十年的韧性。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来采访我们的父母,了解他们在战前和战后的困难和挣扎,我认为,这深深触动了我们,这些艺术品某种程度是对我们父母人生轨迹的致敬。

“超级船民“机构创办人齐姆(Rémy Chhem)和玛丽亚-艾娃 萨姆森(Marie-Ève Samson)。照片:Radio-Canada / Emma Guerrero Dufour
他称,我们因能够理解的个人历史而感动,很多作品像是一种集合,里面包含着小历史,小记忆。
他举例说,展览中的刺绣作品,混合多媒体作品,还有一些与劳工相关的作品,本身就呈现出变革的一面。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得以了解我们的父母、养母或养父、祖父母经历了些什么。而且,我们不仅要强调他们作为难民抵达、定居、适应加拿大故事,还想讲述五十年来,我们坚持不懈的奋斗,以及社区趣事。
不仅仅是好移民
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数百万越南人、柬埔寨人和老挝人逃离祖国,成为难民,躲避战争、种族灭绝和暴力,其中约20万人在加拿大重新定居,开始新的生活。
今年标志着来自越南的船民抵达加拿大50周年。
齐姆表示,当初设立这个机构的时候,也可以起个名字叫做蒙特利尔越南、老挝、柬埔寨文化中心
,但那真是太闷太平淡了。
我们这个机构取名为超级船民,并不是说我们这些移民多么特殊,或者是说,其他人应该效仿。我是希望打破人们对难民、船民的刻板印象,也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
他认为,名字只是一种文字游戏,目的是提升和赋能自己的社区,鼓励社区成员一起开展项目。这种赋能的想法可以激励年轻一代去创建项目,去提出新想法,团结起来,去解决紧迫的社会问题。

记录越南、老挝、柬埔寨难民在加拿大生活历史的展览“我们穿过了什么”海报。照片:Radio-Canada / Super Boat People facebook
记录自己的独特历史
此次展览,十三位创作者花了八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齐姆表示,父辈们通常不了解这些个人历史背后的意义,尤其是在家庭内部,有时候谈论这些历史会很困难,因为这些故事往往比较敏感,人们很难发现。可以说,现在是谈论或传播这些历史的好时机。
但作为这个项目的联合创始人和共同推动者,他也发现,需要某种力量来推动这些故事的传播,需要有人提供开启这些对话的工具,所以,想到了口述历史的方式。
为了能够让参与的创作者们更好、更生动完整准确地记录家族经历与历史,他们还与本地康卡地亚大学的口述历史和数字故事项目合作,专门进行了培训。
齐姆介绍说,这个培训教人们如何进行采访,如何以合乎道德的方式提问,如何掌控采访空间 —— 这才有了13位参与者各自创作的风格独特的艺术作品。
同时,在工作坊的第二部分,他们还邀请来自不同社群的艺术家,包括舞者、电影人,视觉艺术家、声音艺术家参与,更呈现出故事的多样性,令人赏心悦目,也令人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