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2024年中华传统文化节中医专场讲座在温哥华举行

2024-07-25 |作者:贾葆蘅 | 来源:乐活网

[加拿大乐活网lahoo.ca 讯]2024年中华传统文化节中医专场讲座于7月24日下午在加拿大粤商总会举行,主办单位是加拿大华人联合总会,承办单位是加拿大中医发展联盟。两位主讲人分别是加拿大昆特兰理工大学(Kwantle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讲师和参议员及卑诗省注册高级中医师高健莹女士、卑诗省注册中医师张安平先生。

这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参会者有不少是昆特兰理工大学不同族裔的学生。其中学生考德威尔·利弗(Caldwell Lever)首先谈出学习中医的感悟:“中医的发展经历过很多磨难,即使现在,在中加两国依然面临挑战。但中医药在能够加拿大发展起来,是许多人努力的结果。”

昆特兰理工大学学生:考德威尔·利弗(Caldwell Lever)

加拿大华人联合总会会长牛华先生致辞:“传承和创新中医、中药和针灸是所有海外华人的心愿,希望中医中药的优势能够与西医相结合,为各族裔做出更好的服务。”

加拿大中医发展联盟主席 、加拿大中医之家创办人李荣刚教授致欢迎词,并希望来宾能在当日的讲座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高健莹讲座PPT

高健莹主讲 :中医针灸对卑诗省和加拿大的原始贡献。卑诗省注册中医师张安平和高健莹联合主讲:古法新用–详解豪火针(现场操作演示)。

高健莹与张安平

高健莹开场介绍:“我们有幸能够使用和分享这片土地,这也提醒我们肩负着为卑诗省的原住民、因纽特人和梅蒂斯人提供文化安全的医疗服务的责任和愿望。”

她介绍了《加拿大华侨移民史》《加拿大的中国基因》、加拿大着名评论家丁果先生和加拿大华侨历史研究学者贾葆蘅合作的论文《从江湖走向立法——中医药和针灸在加拿大的发展史简论》,指出这两本书籍和单篇学术论文为研究中医药及针灸发展历史提供了依据。

高健莹讲座PPT

高健莹图文并茂介绍加华历史特别是中医药发展历史时,是从修建太平洋铁路开始的。她经过考证,介绍道:“在温哥华的waterfront站外,有个‘胜利天使’雕像,这是由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委托制作,旨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逝世的 上千多名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员工。”

高健莹拍摄

高健莹为了探寻历史,曾前往班夫镇考查。她发现当地的温泉酒店,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总经理威廉·科尼利厄斯·范·霍恩( William Cornelius Van Horne) 于1883年首次考虑在加拿大洛矶山脉建造的。当年,霍恩为了实现以旅游业带动火车客运业的计划,在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沿线修建了一些酒店,其中之一便是温泉酒店。

高健莹拍摄

高健莹介绍加拿大国徽底部蓝绸带上的拉丁铭文“从海洋到海洋”,表明太平洋铁路是加拿大建国的标志。因为如果没有太平洋铁路,而仅仅有联邦,那么,加拿大可能就仅仅是一个大西洋国家,和太平洋没有缘份,卑诗省、阿尔伯特省可能就是美国的第51州和52州。

高健莹讲座PPT

“建国离不开原住民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也不能没有铁路华工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和牺牲建成的太平洋铁路。因此,加拿大建国四族裔是英语裔、法语裔、原住民和华裔。只要是华人华裔,就要知道这些历史。如果有人说离开加拿大吧,这不是你的国家。其实华侨华人是加拿大建国的族裔之一,要知道这些,不要被人歧视。”

高健莹回顾历史道:“铁路全线约有15000名华工参与施工,华工承担最繁重的工作。凡是危险艰巨的工程全部由华工承担,很多华工死于爆破和隧道塌方等事故,也常有华工病死和冻死。在太平洋铁路的修建过程中,华工不但受到白人工人的歧视,也在生活待遇上、路段的分配上,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工程结束后,太平洋沿岸省份遇到空前的经济萧条,很多华工失业,一部分留在加拿大的铁路华工涌入温哥华和多伦多等地,建立了华人小区,即唐人街,与此同时有了‘人头税’。2005年,为了纪念华工修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贡献,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将位于卑诗省坎卢普斯的一个换乘站命名为‘郑景拔’。郑景拔于1858年出生于中国南方的广东省,1880年代初期参与了铁路建设。”

在回顾早期中医药发展历史时,高健莹介绍道:“一百多年前,当成千上万名华工来到加拿大淘金和修建太平洋铁路时,中医药也随之而来,成为卑诗省与西医、原住民传统医疗三足鼎立的卫生医疗方式,其服务对象当然是华人。根据加拿大第一次皇家委员会调查报告,1884年卑诗省有42名华人医生,他们应该是中医。又根据1885和1911年卑诗省域多利市目录编制及1935和1947年卑诗省目录编制,可以知道,早在1885年在维多利亚市华人从事的生意中,有4家是中药店。 1885和1911年,在维多利亚的华人分别有2名和16名是草药商人。在1935年和1947年,维多利亚唐人街华人商店中,分别记载着2家和1家中药店。根据1881年和190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报告,卑诗省华人人口占全加拿大华人人口总数分别为99.2%和86.0%,他们自然成为中医药生存的消费者市场。另外,当时绝大多数华人英语不好,无法与西医沟通。还由于早期华工大都是单身来加拿大,一旦病重或者病危,乏人照料。这些华工没有社会地位,无钱入住西人医院,也用不起认证西医开的处方药,更无法适应西医院的饮食标准,因此有病只好选择看中医,吃中药。”

“二战前,中医和中药的‘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唐人街。不管是否挂牌,各地唐人街都有华人中医坐堂行医,兼卖中药。而华人看中医不需要翻译,看完病就在药店购买中药,中药价格也不高。因此尽管华人中医良莠不齐,还是受到华人的欢迎。而华人中医几乎只在华人社区行医,并无外延,只要不发生人命意外,政府既不规管,也不取缔。根据1881年和192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报,卑诗省华人人口占全加拿大华人人口总数最多,看中医的人数相对较多。二战之后,随着排华法取缔,华人人口开始增加,中医药和中医针灸有了较大发展,中药药房数量逐步增加,其中尤以大温哥华为最,这可以从中文报刊上越来越多的广告中略窥一斑。当然,中医药和针灸在战后的发展中经历了遭排斥、抗争和立法三个阶段。”

随后,高健莹介绍了1899年维多利亚中华会馆建立的中华医院,1910年在温哥华唐人街上建成楼宇的温哥华中华医院。她还介绍华人医院不是西人报纸描述的“脏”,而是设有规章制度,比如1925年4月26日,新西敏中华会馆特为该埠中华医院设立规则,要求医院厨房、厕所等处,均合乎卫生要求。

高健莹在总结中指出:“为了保证华裔身体健康,减少疾病,能够修建铁路和从事其它行业,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拿大建国做出了贡献。因此,中医和针灸对加拿大的基础性贡献应当得到重新重视和认可。中医和针灸对加拿大的原始贡献,为其后百年中医药在加拿大的发展与立法奠定了基础,对卑诗省和加拿大社区卫生事业的巨大贡献不容忽视。”

高健莹出身中医世家,致力于中医药的临床与教学,也义诊服务社区。

高健莹在义诊看病人

卑诗省注册中医师张安平和高健莹联合主讲:古法新用–详解豪火针(现场操作演示)。包括:

· 毫火针历史沿革

· 豪火针与传统火针异同

· 毫火针技术要点 (现场操作演示)

· 毫火针的临床应用

参会嘉宾有中国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和中国学中医耳鼻喉科学术带头人王士贞教授、中新社驻加拿大分社社长余瑞冬先生、 卑诗省注册中医师 和加拿大中医之家执行主席关振雄 医师 、加拿大华人学者贾葆蘅女士等。

目前,中医针灸课程已正式出现在加拿大的一些公立学校。1998 年,阿尔伯塔省的麦克文大学学院(Grant MacEwan Community College)开设了为期三年的中医针灸专业课程。麦克文大学学院后改名为麦克文大学(MacEwan University)。2016 年,安大略省的乔治亚学院(Georgian College)设有中医针灸专业,从这所学院毕业的学生可以获得大专文凭。2016 年9 月,多伦多市政府资助的公立社区学院亨伯学院(Humber College)中医专业开始招生。2016年卑诗省的昆特仑理工大学开设全日制中医针灸专科课程。

但是在加拿大绝大部分公立学院中,仍然没有正规的中医针灸课程。而且就是设有中医针灸课程的公立学院,中医药针灸教育为学历(Diploma)教育,尚未有学位(Degree)教育。为此,加拿大中医界人士和侨界人士正在努力中。

Fungo Ads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2024年中华传统文化节中医专场讲座在温哥华举行
分享:

相关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