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取消海外观众,主办方还公布了一份长达33页的文件,要求运动员之间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接触,不要拥抱、击掌和握手,并保持2米的社交距离,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同时还郑重警告运动员,如果有人违反了这项隔离规定,很可能会被踢出比赛!
但是,他们却会向运动员免费发放15万个避孕套……
11000名运动员,15万个避孕套,折算下来平均每个运动员14个。
主办方的逻辑大概是:每人使用14个避孕套,但是要保持2米的社交距离,不能有任何身体接触,否则就会被停赛。
规定一出,立刻招来了网友们的嘲笑:
“请问避孕套应该正常使用,还是应该套在头上预防感染病毒?”
“两米性爱本身就可以成为一个奥运会项目。”
“长度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
“只有在日本!”
不过,这次要替岛国平反,网友们真的错怪日本了。
其实,在奥运会上向运动员免费发放避孕套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
以夏季奥运会为例。
在1988年汉城(首尔)奥运会上,为预防艾滋病,首次向运动员免费发放了8500个避孕套,平均每位运动员可以分到1个。
由于当年韩国首次出现了艾滋病病例,为安全起见,奥运会开幕前,韩国还在全国范围内做了艾滋病排查。
到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主办方准备的避孕套数量一下攀升到5万个,平均每位运动员可以分到5个。
之后,随着奥运会运动员数量的不断增加,为了更加安全健康的性行为,主办方准备的避孕套数量也越来越多。
2000年悉尼奥运会,组委会一开始发放了7万个套套,没想到比赛刚开始一周便数量告急,只得匆忙补发2万个,但却在比赛临近尾声时再度告急。
吸取了悉尼奥运会的经验,2004年雅典奥运会将避孕套数量推入了10万+时代,提供了12万个供运动员使用。
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含蓄传统的中国奥组委将避孕套配额减少到了10万个,结果不光保证了供应,最后竟还剩下了5000个——这也让北京奥运会成为了20年来首届避孕套有剩余的奥运会。莫非是中国美食占用了人们夜晚太多的时间?
四年后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英国人又将北京奥运减掉的配额补了回来,发放了15万个避孕套。结果开赛第5天就全部用光,不得不紧急追加供应。伦敦一家博彩公司还开出了避孕套库存是否会不足的赔率。
为此,伦敦市长特别站出来讲话:“本届奥运会的口号是激励下一代,而不是创造下一代。”
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则创造了避孕套发放的历史。主办方一共发放了45万个避孕套,是前一届奥运会的三倍,其中还包括10万个女性用避孕套。
算下来,平均每位参赛运动员足足能有42个套套,让他们在17天的比赛时间里每天至少可以滚两到三次床单。
这些避孕套最终一个都没有剩下,看来拉美人民的热情果然不凡。里约奥运会也因此被打上了“最色情奥运会”的标签。
从1988年到2016年,经历过八届夏季奥运会和七届冬季奥运会,避孕套发放的数量也呈现了几何倍数的增长,总量已超过150万个。
也许有人要问,短短半个月左右的比赛,用得了那么多避孕套吗?
拥有多项世界纪录的美国游泳名将Ryan Lochte曾直白地表示:“我敢说有70%-75%的奥运选手都在奥运村发生过性行为。你懂的,这就是游戏规则。”
据说Lochte在伦敦奥运会击败飞鱼Phelps夺冠后,马上就和澳洲泳坛女将Blair Evans好上了,还说“上届奥运会的时候我有个女朋友,这次又要换新的了!”
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一般会在开幕前一周就入驻奥运村,与各自的情人或配偶分开。所以这些被疯狂使用掉的避孕套,是为奥运村里的“临时鸳鸯”准备的,正如日本媒体调侃称,夜晚的奥运村也在举办一场盛大的运动会。
最早提供避孕套的汉城奥运会上,在游泳比赛结束后,英国代表团的屋顶露台上扔满了用过的避孕套。为保全颜面,英国代表团不得不制定了禁止室外性行为的条例。
“不管你要哪杯茶,选手村一定会满足你,因为地球上体格最好的人都在这里。” 一位美国前奥运选手匿名出版的《奥林匹克秘密》(The Secret Olympian)一书曾披露了大量奥运村里的香艳细节,“赛后,运动员需要宣泄他们无穷无尽的精力,就像纯种野马一段日子没跑,脱缰就放荡了”。
当然,由于奥运村里的套套都有特别设计的包装,非常具有纪念意义,所以也有相当一部分会被带走收藏。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剩下的5000个避孕套,就成为了带着奥运光环的特殊纪念品,得到了拍卖资格。
如今,日本避孕套生产商相模和冈本已经为东京奥运会做了至少三年的准备,期待着能向全世界展示日本避孕套的高品质。
尤其是冈本公司,还特意打造了一款浮世绘避孕套,将避孕套设计与日本传统文化相结合,每个避孕套都印上了日本传统浮世绘的图案。当避孕套被完全打开后,完整的图案就会展现出来。
浮世绘起源于17世纪日本江户时代,是一种彩色木版画,主要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风景和戏剧等。它历经三百余年,影响深及欧亚各地,堪称是日本国宝级的艺术。
最广为人知的浮世绘作品是艺术家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它也出现在了套套上。
主办方希望用这种方式,向全世界的运动员展示日本的古典文化。初衷虽是美好的,但在疫情的隔离禁令下,这波操作真是颇有些尴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