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爱情?

2021-02-15 |作者: | 来源:人物

 

又是一年情人节,今天,你渴望什么样的爱情?

纵身一跃的爱情正在受到质疑,但爱情的本质,确是一场冒险——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在爱情中,一个人会面对许多问题,单身女性和已婚女性是敌人吗?恋爱时一定要放弃自我吗?单身而且精彩,可能吗?为了更亲密就要保持距离吗?可以和旧情人做朋友吗?是不是无论多努力也无法看清自己?……今天,这些问题已不单单是电视剧中的小标题,而成为切肤可感的疑惑,需要以真实的生命体验去与自己对话。

在这个意义上,《欲望都市》这部开播二十余年的电视剧仍在给我们启示。作家叶三写下了她对《欲望都市》及它的翻拍版《好想好想谈恋爱》的思考,如她所言,在何种环境中,恋爱都不该是奢侈物,也并非生活之上的另一种生活。今天,我们的都市灯火辉煌,而欲望一直在场,这本该是最好的时代。那么,爱呢?如何通过爱和另一个生命缔结联系,从而拓宽自身的生命经验?

 

你渴望什么样的爱情,就去建造什么样的爱情。

文|叶三

 

 

1

 

HBO的都市情景剧《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在1998年开播,2004年终结。这部剧集围绕四名生活在纽约曼哈顿的女性,呈现了她们寻找爱情、体验大都会人生喜怒哀乐的故事。 

就在《欲望都市》完结的2004年,32集的国产剧《好想好想谈恋爱》开播。导演刘心刚坦然承认,此剧的策划模仿《欲望都市》,结构和人物设定也全是照搬,「我们就是翻版」。 

巧合或殊途同归,台湾漫画家朱德庸1992年出版的漫画《涩女郎》也有四个主角:「万人迷」、 「女强人」、「结婚狂」、「天真妹」。四名浓缩版的都市女郎,四种典型而鲜明的价值观。《涩女郎》被改编为都市轻喜剧《粉红女郎》,于2003年开播。 

《好想好想谈恋爱》的四名女性角色,像是《涩女郎》与《欲望都市》的结合。 

毛纳是「万人迷」加萨曼莎,风情万种,男人手到擒来,只享受性爱不要婚姻;黎明朗是「女强人」加米兰达,理智,清醒,事业至上;陶春是「结婚狂」加夏洛特再加上「天真妹」,对男人缺乏了解,保守,传统,渴望婚姻;而谭艾琳则是汉化了的凯莉,她敏感,浪漫,怀着审视的态度生活,面对爱情又总会全身心投入。 

围绕四名大龄单身女性的情感生活展开,《好想好想谈恋爱》试图描绘当代都市图景,并探讨两性议题。在本世纪初,必须承认,这部剧的主题相当前卫。 

而且,它很神奇。比如说,我从未在其他国产剧的配乐中同时听到过许巍、普契尼和Lou Reed。如果没有看过它,我也绝想象不出那英和廖凡谈恋爱,更没想到会在一部都市女性情感剧中见到郑钧。这部剧的编剧是李樯,配乐作曲则是窦唯,摄影剪辑和配乐都极具文艺气息;它采取非传统的、充满思辨色彩的叙事方式;它没有《涩女郎》漫画式的轻巧,也无法做到《欲望都市》的直白;它以一种清高的、自说自话的姿态出现。 

《好想好想谈恋爱》每集时长45分钟,以小标题分割,每集1到3个标题不等。标题包括「(已婚和未婚)两大阵营」、「爱上朋友的朋友」、「秘密情人」、「一心一意」等等,相当于《欲望都市》中凯莉在每一集她所撰写的专栏中提出的问句「我不禁要问……」而每集都在四个女人中选取一名作为讲述者进行旁白,以内心阐述将剧情叙事冲散,这给了它一种寓言意味。 

剧集片头如同一部小说的第一个句子。《欲望都市》是以轻快的配乐开始,女主角凯莉身着粉裙走在曼哈顿街头,一辆印着她本人照片的公交车快速驶过,溅了她一身泥水,她在高楼大厦前转过脸,皱着眉,似笑非笑,尴尬又不失诙谐地望向镜头。 

与之截然不同,《好想好想谈恋爱》的片头是一段幽怨的氛围纯器乐,配以隧道、街灯、迷惘的女人的脸,慢节奏蒙太奇。然后,整部剧就在这种抽象的、不确定的,甚至有些压抑的基调中悄然展开。

 《好想好想谈恋爱》的四位女主 

2

 

故事第一集,蒋雯丽饰演的书吧女主人、情感作家谭艾琳优雅地拒绝了一名大款的追求。开头即点题:爱情,所求只有爱情。那英饰演的制片人黎明朗、罗海琼饰演的软件设计师陶春、梁静饰演的造型师毛纳则是谭艾琳的三位密友;这四名大龄未婚女子的故事相互交错,她们与各种男人分分合合,同时也相互安慰扶持。 

尽管导演刘心刚称《欲望都市》是幽默地谈性,「而《好想好想谈恋爱》强调工作和生活状态」。但实际上,剧中对四个女主角的工作和生活着墨甚少,而是以夸张的情节上演了一幕幕爱情剧,轮流旁白之外,还充斥着四位女性角色的大量对白。在讨论爱情时,四个女人金句迭出,头头是道,但当置身爱情时,她们马上放弃原则,甚至违背自己的性格,立刻被感觉降伏,全盘失却控制。优雅的谭艾琳与伍岳峰纠缠不已,在大雨中痛哭;刚刚宣誓说只要男人爱不要男人钱的毛纳在被男人抛弃后即刻翻脸索要青春损失费;刚硬的黎明朗改变风格,好好的女白领愣把自己装扮成一名哈韩女孩……在深陷爱情时,剧中的四个成年女子完全同质化,表现得像初涉情场的少女:天真、懵懂、感情用事,而后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谭艾琳为伍岳峰一次次妥协

 

这是《好想好想谈恋爱》与《欲望都市》最大的区别。《欲望都市》的单集结构是设问式的,主要叙述者凯莉在每集开头提出问题,通过自身经历和对朋友们的观察与交流,在每集的末尾总结出哪怕模糊的思考结果。这实际上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也正是恋爱中最有营养的成分:从情爱经历中认清自己和自己的欲望,并进行自我梳理和修正,以获得质量更高的亲密关系。 

而尽管《好想好想谈恋爱》的小标题涵括了爱情中可能出现的几乎所有问题,但它是寓言式抑或语录式的,直接跳入随感式的结论,如:「女人经历男人,就是经历沧桑」、「没人相信,一个女人的成功是靠正常途径」、「爱情不会像时装一样层出不穷,机会是有限的」、「爱情和机会多少没关系,爱情是同一个苹果的两半重新组合,只是老天爷把切成两半的苹果分别抛向无何他乡,一半遇到另一半的概率是零」……从无分析过程。如是,这四名女性在一次又一次的寻爱经验和讨论中从不反省,从不将思考结果付诸实施,去修正指导下一次的恋爱行为。这导致她们从头至尾处于一种静止的、封闭的状态之中,看似积极地抓住每一次恋爱机会,但每次稍遇挫折,便马上放弃,匆匆奔赴下一段关系。整个剧情于是在这种模式中循环,那些熠熠闪光的爱情警句频频闪现,然后轻易被抹杀或推翻。 

就这样,四个女人慢慢滑向结尾——在结尾处,无论出于疲惫还是孤独,她们纷纷忘记「好想谈恋爱」的初衷,谭艾琳不堪道德自责放弃了深爱的伍岳峰,黎明朗开始征婚并差点闪婚,陶春为了保全婚姻,牺牲了自己生孩子的愿望,最强调独立和反婚姻的毛纳跑到了大理,与一个她本来瞧不上的男人结了婚,并给她的三个姐妹写来一封信,劝她们像她一样妥协……以便得到所谓心灵的净化和安宁。 

纵使《好想好想谈恋爱》在诸多两性话题上进行了可贵的探讨,这样的结局也是令人失望的。 

《欲望都市》因为是在有线收费电视网播出,在情欲表现上尤为大胆,《今日美国》曾将它评为美国电视史上10大转折点之一。实际上,它虽然以性为名,其内核却仍是对亲密关系的寻求以及女性的自我成长。剧中四位女性不仅讨论性经验,也共同面对事业和人生中的痛苦与艰难,只是以情爱经历为主线串起她们的经历与感悟。与之相比,号称翻版的《好想好想谈恋爱》以寻爱为名,但在剧情构建的恋爱困境中,四名女性既没有出路,也没有成长的机会,最后只能结束在全面妥协之中。 

在一次采访中,扮演毛纳的梁静对导演刘心刚「强化女权主义的主题」表示不满,无法认可他「通过极力暴露女人的弱点让女性观众反思」的意图。刘心刚则说,「表面上我把伍岳峰这些男人描述得很丑陋,其实这是很微不足道的,相反衬托出的就是女强人强烈的劣根性……她们外强中干,表面上牛,但与男人是相爱容易相处难,特别尴尬。我周围这类怨妇朋友特别多,确实需要揭露一下。」 

只能说,《好想好想谈恋爱》之于《欲望都市》,是一场中国式的、一厢情愿的照搬。对于当代爱情的探讨,它不乏有价值的尝试,但其局限性显而易见。实际上剧集的结尾正吻合整部剧集的调性:压抑的悲观主义——或者这正是主创人员对当时都市女性的真实认识与理解。

苏敏和谭艾琳对爱情的探讨

 

3

《欲望都市》的故事架构来自专栏作家坎蒂丝·布什奈儿(Candace Bushnell)的同名杂文集,书名和剧名直译,应为「性与城市」。 

将二者并列,说明「城市」这个概念至关重要。 

《欲望都市》在讲述女性情爱故事的同时,「以丰富的时尚、服饰、饮食、艺术等元素展现出曼哈顿热闹的社会人文景观」——曼哈顿,这个地点是整部《欲望都市》得以成立的基础。 

只有在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地方,才会生活着凯莉、米兰达、萨曼莎和夏洛特这样的女性,她们的职业设定(律师、专栏作家、公关和画廊经理)注定如此;也只有在这里,才有这样多姿多彩的环境和同类,供她们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相遇和别离;她们对待情爱的态度,她们的生活方式,她们的消费习惯,她们的思维逻辑……这一切都只可能在大都会里被接受和欣赏。 

所以凯莉会这样强调她「上东区」的地址,当米兰达搬到布鲁克林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凯莉要去巴黎时,朋友们说,你疯了,你就是纽约,纽约就是你。 

「城市」乃至「大都会」概念,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具体指代,还代表着自由、独立和无限的可能。《欲望都市》不仅让我们见识到凯莉们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她们的生活理念:单身,独立、自足,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不再年轻却依然有魅力,享受生活,同时勇敢而执着地寻找理想的情爱。

 《欲望都市》的四位女主

 

这也是为什么《好想好想谈恋爱》的移植总有空中楼阁不落地之感,事实上它从头到尾也没有明确提示过,剧中的那些故事具体发生在哪座城市。在本世纪初,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尽力了。当谭艾琳们逛澡堂一般在健身房里挂着毛巾跑步时;当约会中的男女咬着蔬菜沙拉,往玻璃杯中倒红酒时;当汉化的Mr.Big伍岳峰先生语调不正地叫着艾琳的英文名时;当女人们在一场调情之后穿着晚礼服和高跟鞋坐着公交车回家时……那无处安置的向往,实际上是在呼唤一种还未到来的生活和社会环境。 

这并不是虚荣,也并不是浅薄的对消费主义的羡慕。这是「身体给予腐朽灵魂的一次震撼」:《好想好想谈恋爱》的创作初衷,即是预见到了1998年的纽约女性生活图景必然在中国重现。可惜概念先行,而时机未到,2004年的国剧空间中既无欲望,也无都市,「谈恋爱」的美好愿望也只能落入理论性的空谈。 

2020年2月的一条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中,赫然写着:「题材:当代都市;内容提要:15年前,几位闺蜜好友谭艾琳、黎明朗、毛纳和陶春相继步入稳定的婚恋关系……如今,她们是完美妻子、优秀母亲、职场女强人,但对于内心真实自我的追求,又再次萌芽……她们以积极的姿态迎接事业和家庭的两难,释放出巨大的潜能,重新盛开生命之花,最终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集数:36。剧名:《好想好想》」。好想好想的后面——我不禁要问——是什么,爱吗? 

爱情永远值得讨论:单身女性和已婚女性是敌人吗?恋爱时一定要放弃自我吗?单身而且精彩,可能吗?为了更亲密就要保持距离吗?可以和旧情人做朋友吗?是不是无论多努力也无法看清自己?……特别是在今天,这些问题已不单单是电视剧中的小标题,而成为切肤可感的疑惑,需要以真实的生命体验去与自己对话。 

——在距离《好想好想谈恋爱》开播十七年后的今天。 

《欲望都市》中的生活方式已不再遥远,中国的城市里早已生活着无数个凯莉或谭艾琳,尽管《欲望都市》原著作者这样矫情地写:「如果你动了真情,那就离开纽约」。但事实是在经历了各种无数次情爱尝试后,《欲望都市》中的每个角色都收获了最适合自己的亲密关系,同时也找到了人生和事业的方向——这正是这部剧历经二十余年仍是都市女性情爱教科书的原因。 

恋爱是平等的机会,去将全部细胞开放,贪婪地吸取着所有细微的触觉,去探究和认识一个全新世界,去享受肉体和精神的契合,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另外一个生命个体缔结真正的联系,从而拓宽自身的生命体验。在何种环境中,恋爱都不该是奢侈物,也并非生活之上的另一种生活。对于每一个凯莉和艾琳,人潮滚滚之中,机遇与诱惑并存,身体和舞台都已就绪——无论是在文艺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此时此刻,我们的都市灯火辉煌,而欲望一直在场,这明明本该是最好的时代。那么,爱呢?

fungo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若有文字、图片及视频等素材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爱情?
分享:

相关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