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报告(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这场选举似乎成了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零和博弈。
图源:Google
我是住在美国隔壁的一个看客,与美国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既然讨论这个话题,就得先站在美国人角度,分析这场选举的实质或意义。
选举总统不同于追星。追星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享受,无所谓好坏,自己高兴就好。选举总统是挑选未来领导人,带领大家解决国家存在的问题。所以,选举总统不仅要看谁会说、谁给出的承诺好,还要看整个国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图源:Google
错,错,错,这只是皮相之论。只要看看美国GDP走势,看看美国世界500强企业的利润,看看美国科技发展,看看美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就会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美国仍然是当今无可争议的第一强国。
美国的最大问题不在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下降,而在于内部贫富不均和族裔待遇不公。美国现在所谓的社会撕裂,就是穷人与富人的撕裂、左翼与右翼的撕裂。
不明白这两点,就不明白美国的隐痛,就不明白2020届乃至下一届美国总统选举的真正意义。
图源:纽约时报
在这种社会传统下,美国底层民众是不会甘于贫穷,任由社会顶层逍遥自在的。十年前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是底层青年反抗大公司贪婪不公和社会不平等的一次预演。这次疫情期间的暴乱,也隐含着底层抗争的影子。
与亚洲国家相比,美国贫富分化还有一个更大的不同。他们中的很多底层白人,原来都是收入可观的工人阶级一员,过的是悠哉悠哉的中产生活,可是最近几十年,随着企业纷纷流向国外,不但中产生活成了泡沫,连一个全职工作都不好找。他们心里的郁闷和怨恨,比那些生下来就受穷的人更强烈,更需要渠道发泄。
这些失落的底层白人和经济窘迫的年轻人,构成了当今美国社会的“火药桶”。只要他们的收入提高不了,美国社会就安定不了;只要他们的生活改善不了,社会撕裂就弥合不了。
图源:Google
美国现在的种族歧视,与半个世纪前不可同日而语。那时的种族歧视,才是赤裸裸的,没有任何公平可言的。现在的种族歧视,只是个体行为层面的,不是法律和体系上的。
但是,种族歧视制度的消失,并没有解除人们内心的隔阂。相反,随着权利话语和网络媒体的发展,这种隔阂似乎越来越深了。
对于部分白人来说,几百年传下来的文化传统,人性固有的偏向,都让他们很难从灵魂深处放弃歧视意识。再加上很多白人失去了中产阶级地位,心情郁闷低落。碰到特殊情况,就会把怨气撒到不惯的少数族裔身上,甚至造成乔治·佛洛依德那样的意外死亡。
若放在单一民族国家,这样的事情就是警察滥用权力,完全走法律程序即可。可是,在带有深深种族歧视记忆的美国,零星存在的权力滥用,很容易被纳入种族歧视范畴,成为主流种族打压少数族裔的“铁证”。
再加上现在的民主党,完全依赖少数族裔汲取选票,不得不站在少数族裔的立场推波助澜,极力将星星之火提升为燎原之势。
这样说,并不是否认美国社会存在真正的种族歧视,而只是指出其中隐含的泛化现象,即不管具体原因如何,只要是白人警察打死了有色族裔,就从种族歧视角度讨伐一气。
图源:Times
以前的社会撕裂,大都是单一性的,比如南北分裂、种族分裂等,但是现阶段美国的社会分裂,则是贫富对立、种族对立和政党对立三重交叉,剪不断理还乱。
这种国内的复杂分裂,而不是整体的国力下降,才是今日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才是美国动荡的深层根源。按理说,这次美国选举总统,甚至包括下一届总统选举,都应该是为化解社会撕裂、重回正轨做准备。谁有能力为化解分裂打一个好的基础,或谁能直接化解分裂,谁就应该上台执政。
明白了上述背景,再与特朗普、拜登的竞选纲领分别对照,就能知道哪一派上台,会对未来美国更加有利。
这些问题将在接下来的系列文章里进行讨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作者简介:胡乐,中国高校执教十余载,现为大温半个媒体人。专修中国历史,涉猎北美政法经贸知识,喜爱足球,醉心写作。
作者:胡乐
责任编辑:马家辉
出品:北美报告
微信ID:Canadanews
最近读者都爱
看这些文章哦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