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历次战前有这句警告,今天首次出现在对台问题上

2020-10-15 |作者: | 来源:幕府山

⭕️屏住呼吸看时间

今天,人民日报发文关于海峡对岸的事情。作为一号媒体,它所释放出来的信息多数时候在鉴证历史。
 
内容大致在说,某些搞台独的顽固分子小心,这边已经再三警告了,再不回头后果自负!
往常的严正申明、严正交涉、严正警告,诸如此类的只是表明态度。但是这一次不同,出现了“勿谓言之不预也”,这句话的杀伤力是惊人的。
“勿谓言之不预也”意为:事后别后悔,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1949年解放北平,人民日报第一次用该句措辞
1948年11月29日,解放战争三大决战的平津战役正式开始。经过激烈的政治军事博弈,到了1949年1月,解放军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分割包围在北平、天津等数座城市,完全掌握主动权。
 
天津解放后,为了进一步促成北平和平解放,毛主席以林彪、罗荣桓的名义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林彪、罗荣桓为敦促和平解决北平问题致傅作义函》的文章。
文中写道:
“城破之日,贵将军及贵属诸反动首领,必将从严惩办,决不姑宽,勿谓言之不预……”
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使用“勿谓言之不预”。随后,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率军起义,北平得以和平解放。
⭕️“勿谓言之不预也”的严重性
1950年9月30日,周总理曾经警告美国,美军越过北纬38°线,中国将出兵朝鲜。“勿谓言之不预也”被再次使用。但是美国麦克阿瑟置若罔闻。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1953年7月27日,美国节节败退,至北纬38°线后,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
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论。这篇社论就侵入“麦克马洪线”以北的印军“向我边防哨兵进攻,造成我边防军官和士兵的伤亡”发出了异常严厉的警告:
“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自己的国土任意被印度侵占,决不能坐视自己的边防人员惨遭杀害!是可忍,孰不可忍!”
那时候的原话是这样的:
“局势是险恶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正告印度当局,勿谓言之不预也”。
1962年10月20日,中国政府、中央军委实施的对印自卫反击作战开始。
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毙伤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传说,差点因为通信不畅,我军直冲印度首都,还好中央及时喊停。
1967年7月3日,苏联间谍在我国窃取情报,新华社就发文提出警告,结尾使用了“勿谓言之不预也”,随后多次抓捕苏间谍。
 
1969年,珍宝岛战争爆发。整个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边防军毙伤苏军230余人(苏联公布的苏军伤亡数字为152人),毁伤坦克装甲车辆19辆。
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的社论《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也用了这样的警告:
“我们要严正警告越南当局,如果你们仗恃有苏联的支持, 得寸进尺,继续恣意妄为,必将受到应得的惩罚。我们把话说在前面,勿谓言之不预。”
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公开下达了准备开始自卫还击作战的通知。关于全军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的命令传达到全军士兵。
这一仗打出了中国几十年的周边和平,美国人因越战陷入泥潭,但越南在中国军队面前却只能是挨打的份。
从那以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和加强,并在后来的几十年里,腾出来足够的生存空间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加速社会发展。
从过去的历史看,“勿谓言之不预也”是中国大陆的“顶格警告”,后面就没有口水仗和废话了,一个字“打”!

海峡对岸,台独别有侥幸心理,因为新中国建国后,这句警告送给过美国、苏联、印度、越南,目前从任何角度看,对岸都不具备赢的可能性。而且这一次纯属国内事务,别国插手只会引火烧身。美国也无力回天。

作为个人,还是希望能够和平解决,枪炮无眼,不管什么结果都是血的代价。但是对岸有些滚刀肉非作死……这事就不得不进入“梧桐”的倒计时。

 

注:由于微信公众号出现新的排序机制,您可能阅读不到我们的推送。如担心无法收到最新的北美新闻或深度报道,可回到本号首页点击右上角,将公众号加星标,感谢诸位读者。

 

本文所有内容未经版权方许可,请勿转载。

fungo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历次战前有这句警告,今天首次出现在对台问题上
分享:

相关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