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对许多人来说,代表正式结束了2020年的魔幻上半年。而对约克大学舒力克商学院(Schulich School of Business, York University)而言,还有一层特别涵义,那就是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担任了32年商学院院长的Dezso Horvath今天正式荣休。
今天上午10点,上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舒力克商学院教职员工、学生和校友在电脑旁,欢送这位世界上“待机时间最长”的商学院院长开启他的人生新篇章。欢送会上,来自院长咨询顾问团、应届毕业生、各地校友会、教职员工等代表分享了他们认识了解的Horvath,感谢他对商学院作出的卓越贡献,并为他送上祝福。
今天的《环球邮报》刊登了一篇关于Horvath的文章,回顾了他任职30余年的历程,并赞誉他为商学院的“建筑师”。
图源:The Globe and Mail
1943年出生在匈牙利的Horvath,在13岁时随家人移居瑞典。电子专业本科毕业后的他,进入跨国企业ASEA(即现在的ABB)担任研究员,随后他又获得MBA和博士(管理学及政策)学位。
1977年,Horvath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开始在约克大学商学院教授商业战略课程,深受同学好评。当年他的学生、RBC前首席财务官、如今瑞尔森大学(Ryerson University)名誉校长Janice Fukakusa评价道,Horvath有一种坚韧不拔(tenacious)的精神。
1988年,Horvath接手商学院院长职位后,就带领学院走上了国际化道路。1990年,学校首创IMBA项目,招收有海外工作经历的学生。如今这一项目(每名学生必须讲至少两种语言,并需要在第二语言国家进行为期12周的实习)已成为舒力克商学院特色之一。
1995年,约克大学商学院获得Seymour Schulich(西莫尔·舒力克)捐赠,更名为舒力克商学院。
在Horvath领导下的舒力克商学院,曾被包括Forbes、CNN Expansion等机构评为“加拿大最佳两年制全职MBA项目”。舒力克与西北大学凯洛格(Kellogg)商学院合作的Schulich-Kellogg EMBA项目被《经济学家》评为世界第八、加拿大第一。
图源:dezsohorvath.com
目前,舒力克商学院与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80所顶级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中国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中欧国际商学院。10年前舒力克还在印度成立了商学院分校区。
2016年,院长Horvath、前麦肯锡全球管理合伙人现任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鲍达民以及舒力克商业史教授Matthias Kipping合著了Re-imaging Capitalism(反思资本主义),通过企业的不同选择对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提出了资本主义必须从季度性资本主义向长期资本主义转变的洞察,为企业管理者提出“关注长期发展目标”、“改革激励机制”、“致力于建立使命驱动的长期性组织结构”等建议。
2018年5月底,舒力克商学院携手北京大学光华学院在北京进行了一场论坛活动,为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中文版做预热。
两年前,Horvath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采访时,谈及他在商学院任职前几年的“最大成就”,就是“设法让全体教师接受改变是常态,创新是常态”。他说,即便是现在,许多商学院仍不明白,它们必须“定期创新”,才能避免“过时”。
当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MAC)的报道指出,近60%的两年制MBA课程的申请人数逐年下降——但总体来说,管理类教育的需求并未缩水时,Horvath已在舒力克商学院开设了多门一年制硕士学位项目,包括金融、财务、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房地产与基础建设、人工智能和商业分析。
如今,在全球90个国家遍布了舒力克商学院32,000多名学士、硕士。
任职32年的Horvath见证了商学院创建以来近80%的学生毕业。明天开始退休的他,计划写两本书,其中一本关于他如何打造舒力克商学院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