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加息导致借款人月供平均上升350-700元,数万的加拿大人可能会违约拖欠

2023-01-16 |作者:王飞 | 来源:大中网

据多伦多星报报道,随着利率上升和房主无力支付月供,数以万计的加拿大借款人可能容易违约。

1月9日(周一),丰业银行即将上任的首席执行官说,该银行约有2万名借款人可能会受到影响,这占该银行贷款客户的2.5%左右。加拿大其他几家大银行的首席执行官也表示,他们的借款人中有一小部分面临风险,总数可能会达数万人。

除此之外,在今年和明年,这些银行的数百万其他借款人可能会面临财务上的痛楚,因为他们要重新续约固定利率贷款,或为浮动利率贷款支付越来越高的月供。

不过,银行家们在加拿大皇家银行(RBC)主办的为期一天的会议上强调,他们并未预期贷款违约潮会严重影响他们自己。

CIBC首席执行官多迪格(Victor Dodig)说:”这不是一个银行的问题。这是一个消费者生活方式的问题。更多的资金将不得不从可自由支配的支出转向月供支出。”

银行家们表示,在疫情期间建立起来的家庭储蓄、强劲的劳动力市场和近年来房屋价值的整体增长,或多或少为他们的大多数贷款客户提供一个缓冲。

BMO的怀特(Darryl White)说他的银行只有1%的借款人容易违约,而RBC的麦凯(Dave McKay)表示容易违约的借款人只有”较小的个位数”(low single-digit)百分比。

这些客户往往信用评分较低,拥有的房屋价值也不比其贷款高多少。

将于2月1日接任丰业银行CEO的汤姆森(Scott Thomson)表示,该银行估计有2万名如履薄冰的借款人,这对该行来说应该是一种 “可控的情况”。

根据加拿大银行家协会(CBA)的数据显示,实际拖欠贷款三个月或以上的加拿大人的数量在历史上是很低的,在过去2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仅有大约0.25%至0.5%的借款人有此遭遇。也就是说,在那一长段时期的任何一个月里,大约仅有10,000到20,000份贷款被拖欠。

说到更高的月供,CIBC首席执行官多迪格指出,今年重新续约的固定利率贷款持有人可望月供平均多支付约350元,而浮动利率贷款付款月供将增加约700元。

多迪格认为,好的一面是,通过了贷款压力测试(联邦政府在2018年初推出,以防范利率的快速上升)的大多数面临续贷的客户可以承受利率约为5.2%至5.4%的贷款。

这略低于他们面临的五年期固定利率贷款新利率(约5.45%),且与他们可能支付的浮动利率贷款(6.05%)相差不远。简而言之,这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一定伤害,但他们已经证明自己可能负担得起。

麦凯表示,加拿大皇家银行50%以上的浮动利率贷款持有者会面对”触发”(trigger),这意味着他们的月供资金里除了利息外没有再供款任何本金。

在这些情况下,借款人必须要做出改变,可能需要增加他们的月供。

麦凯指出,加拿大劳动力市场的恢复也应该有所帮助,并指出仍有”强烈的岗位需求”。(详情请阅读:加拿大12月增加超10.4万工作岗位,失业率只有5.0% )

他说:”我们在建筑业、零售业、酒店业和医疗保健业仍有大量岗位需求。因此,如果你在一个行业被解雇,立马就会有另一个适合你的工作向你招手,这与我们经历过的经济衰退大有不同。”

大银行的首席执行官们普遍表示,他们预计最坏的情况是温和的经济衰退,但他们他们已经为更猛烈的经济衰退做好了准备。

他们都认为,他们已经能够适应联邦银行业监管机构(金融机构监管办公室OSFI)在12月宣布的各大银行应该保持更多资本的新要求。

领导该监管机构的劳特利奇(Peter Routledge)在会议上发言时表示,OSFI提高了最低资本要求,是因为想要尽早采取行动,不要等到为时过晚。

他表示,OSFI已经准备好迅速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并且他还指出,本周OSFI正在启动对贷款承保规则的审查,将考虑是否需要采取超出压力测试的措施。

劳特利奇希望确保加拿大的各银行为比预期更糟糕的信贷损失做好准备,但他依然乐观,并说:”尽管你可能每天在各种杂志和报纸上读到糟糕的内容,我们并没有处于那样的时期。”

劳特利奇对加拿大的贷款拖欠率如此之低感到 “震惊”,他指出银行家协会 9月份的报告显示,当时只有0.14%的加拿大人拖欠贷款。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们并没有遇到美国和其他国家在2008年前后遇到的问题。”

fungo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若有文字、图片及视频等素材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加息导致借款人月供平均上升350-700元,数万的加拿大人可能会违约拖欠
分享:

相关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