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为中国香港居民开设的特殊移民通道,本是为了帮助一些港人快速落户加拿大。
没想到,这一“好意”却成了部分人钻空子的机会,靠论文代写、抄袭和“买学历”蒙混过关。
最近,加拿大联邦法院接连审理了多起涉及香港申请人的案件,揭露出不少人通过可疑学历申请移民。
CBC 报道显示,至少有 7 宗案件因“虚假陈述”被拒签,申请人手里的硕士、博士文凭不仅来路蹊跷,连基本专业知识都答不上来。



在这些案件中,最让人哭笑不得的,就是一些所谓的“硕士毕业生”在移民面试时彻底“露馅”。
有一名申请人,自称毕业于英国某大学的 MBA 项目,手里拿着正规毕业证和成绩单,看起来毫无问题。
但当加拿大签证官开始提问时,尴尬的场面出现了,关于财务报表的基础知识,一问三不知,他完全答不上来。被问到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他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甚至连常见的商业管理术语,他都没听过。
签证官忍不住追问,“你真的修过这些课程吗?还是有人替你完成的?” 对方只能不断强调“我自己读的”,但回答问题时却漏洞百出。
面试记录显示,签证官最后直接指出,“我本不指望你每个问题都答对,但你几乎所有问题都答错了。”

还有一位申请人更是情况夸张。她提交的 MBA 论文与毕业证书的颁发日期竟然是同一天。
按常理,论文需要提前提交,经过导师批阅和答辩,才能顺利毕业。但她的材料显示,论文和毕业时间“无缝衔接”,几乎像是“交稿即拿证”,完全不合逻辑。
签证官质疑,“这是不是说明,你的论文是别人代写的,只是走过场提交一下?”

面对质疑,这些申请人都极力否认,声称自己确实完成了学业。然而,从他们的表现来看,文凭上的“硕士”身份,与他们的学术水平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
也正因为如此,加拿大移民局认定这些案例存在“严重疑点”,最终以“虚假陈述”为由驳回了他们的申请。
事实上,早在 2022 年《南华早报》就曝光过类似操作,香港有移民中介兜售“留学套餐”,花钱就能搞到英国名校的硕士学位,甚至还承诺“代写作业”,保证毕业。
有记者暗访发现,至少五家机构公开报价,几千加元即可获得“带学历的移民通行证”。一些申请人正是拿着这样的文凭去申请加拿大的工签和永居。
被点名的两所英国大学大学急忙“撇清关系”,奇切斯特大学和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都表示,学校一贯有严格的学术要求,并不与移民中介合作。奇切斯特大学甚至在丑闻曝光后,立刻终止了与香港某合作学校的关系。
温哥华移民律师 Richard Kurland 直言,这种情况对加拿大政府来说是“噩梦”。

因为同样的学历,有人是辛苦读来的,有人却是花钱买来的。加拿大移民官要如何区分?几乎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
他指出,这场丑闻提醒大家,只要有移民项目,就难免有人投机取巧。关键在于如何设计审核机制,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卡尔加里大学学者 Sarah Eaton 长期研究学术诚信问题,她强调,这并不是香港独有的现象,而是全球学历造假的冰山一角。

加拿大移民局(IRCC)没有正面回应具体案例,但表示将推动新规,对提供虚假申请咨询的机构罚款,最高可达 150 万加元。
与此同时,政府在 2023 年也悄悄调整了政策,取消了在加拿大境内港人申请永居时的学历要求。虽然官方否认这与造假案件直接相关,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为堵漏洞。
Sarah Eaton 指出,澳大利亚和英国已经把“学术代写”列为违法行为,但加拿大在这一领域的监管仍然滞后。由于缺乏严格的核查制度,加拿大很容易成为“可疑学历持有者”的理想目的地。

这场“学历造假风波”让人再次看到,移民政策一旦有“捷径”,就会被人利用。对真正努力学习、合法申请的申请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伤害。
而对加拿大来说,如何在吸引人才与防范欺诈之间找到平衡,仍是一道难题。
参考链接:
https://www.cbc.ca/news/canada/british-columbia/ghostwriters-immigration-plagiarism-academic-credentials-1.7634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