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中国15年来成功吸引八成海龟“人才”回国 甚于欧法

2025-10-01 |作者:珍妮特 | 来源:RFI

正当法国咨询公司Syntec联盟警告人才流失至海外时,与欧洲和法国情况不同的是,中国却成功说服其前侨民回国,因为吸引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中国如何用15年多时间成功吸引约八成的留学生“人才”回国,海龟人才蜂拥国门,引发法媒关注。 

XVM98e8d900-f35b-11ea-9e52-3d3af47c4cfe-20251001-102501-68dd63edbd064
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指示,美国国务院将与国土安全部合作,积极撤销中国学生的签证,包括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系或在关键领域学习的学生。 2025年5月28日 © shutterstock
 
根据法国全天候新闻台 BFMTV指出,去年,意大利前总理马里奥·德拉吉在其关于欧洲脱离接触的报告中发出警告说:欧洲大陆正在急剧失去他们的“大脑”人力资源。 

德拉吉特别引用了欧盟委员会2020年发布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列出了受这一现象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希腊(入境人数为10人,出境人数为6人)、意大利(入境人数为10人,出境人数为7人),以及法国,该国入境人数为10人,出境人数为9人,呈现净“赤字”。相反,美国的结果(至少在唐纳德·特朗普上任之前)呈正增长,入境人数为12人,出境人数为10人。 

中国是长期面临这一问题的国家之一。在那里,这些大脑留学生被称为“海归”,字面意思是“海龟”。这个富有诗意的绰号指的是那些出国证明自己后再回国的中国学生。 

从1978年开始,邓小平开放了中国经济,并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当时,中国的大学缺乏哈佛或剑桥那样的声望。对于这些经济精英来说,出国留学往往意味着永久的离开。1978年至2006年间,只有四分之一的中国留学生回国。中国正经历着人才的流失。 

2008年金融危机的转折点: 

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改变了这一格局。面对这场猛烈的冲击,西方失去了吸引力和竞争力。 

近二十年后,情况发生了逆转:每年有50万到70万中国留学生,超过80%的人回国。中国当局不再谈论“人才流失”,而是人才的“循环”。人才的聚集将助力中国崛起成为科技强国。 

中国的大学和研究实验室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占据了显著的位置,正如飞达咨询创始人、北京大学毕业生李春燕所解释的那样: 

如今,中国的大学正在培养优秀的工程师。例如,清华大学相当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或法国的巴黎综合理工学院。而且,看看那些从清华大学毕业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他们并不一定需要出国深造。 

在中国,人工智能先驱们远赴美国,前往美国最好的实验室。回国后,这些“海归”们意识到,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拥有无与伦比的数据量,因此为训练和开发人工智能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这可能在全球人工智能争夺战中带来决定性的优势。

Fungo Ads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若有文字、图片及视频等素材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中国15年来成功吸引八成海龟“人才”回国 甚于欧法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