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被盗用、莫名其妙被指“诈骗”还得支付银行发来的“天价”账单,不交就影响信用……
这名 BC 省男子真的是欲哭无泪:他甚至连这家银行的账户都没有!

图源:CBC
飞来横祸 被要求还钱
据 Global News 报道,Steve Jones 的噩梦始于今年年初。
2025 年 1 月,他收到了 CIBC(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寄来的一封信,告诉他信用额度已经被封锁。
联系上银行后,对方表示,他的账号因涉嫌欺诈被冻结,尽管 Jones 坚持自己根本不是 CIBC 的客户,但他们只是回复:
“是的,这是非常明显的欺诈行为,账户已被冻结,调查员会在五到十个工作日内联系你。”
本以为只是一场误会,很快就能解决,谁知 Jones 根本没收到任何银行的后续回复或者成功联系上调查员。
2025 年 2 月,他收到了 CIBC 寄来的一封最终逾期通知:
他必须偿还近 2 万加元的欠款,否则信用评分可能会受到影响。
心急如焚 即将重新贷款
对于 Jones 来说这真的是晴天霹雳,明明是他的身份被盗用,现在对方骗了钱还要他来还?
他的信用评分从“良好(good)”降到了“一般(fair)”,如果不还,这会对他今年九月的重新贷款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心急如焚的 Jones 再次联系了 CIBC 希望获得帮助,谁知道银行却告诉他没有之前的联系记录:
无奈,Jones 再次把自己所有信息给了这次的银行代表,对方指示他隔几天打一次电话以跟踪案件进展,但可能需要 8-12 周的时间才能恢复信用评分。
经过了数月的等待,这一次 Jones 终于想到了不能光联系银行,他马上去找了 Global News 的 Consumer Matters 栏目寻求帮助。
“因为我感觉根本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在 Consumer Matters 联系上 Jones 后,他很快接到了 CIBC 的来电,告知他的信用评分将在三到五个工作日内得到纠正。
实际上,这并不是 CIBC 第一次出现类似的事情。
莫名多出一笔房贷
据 Global News 报道,2025 年 2 月 14 日,居住在 BC 省兰里市的 Hailey Leo 在登录自己 CIBC 账号时发现自己的账号上添加了三个不同的电话号码,还把地址改到了阿省 – 而她并没有收到任何银行通知或警告。

图源:Global News
Leo 很快联系上了银行工作人员,欺诈部门冻结了她的账号,并在几个小时的等待后为她开了一个新的银行账户,向她保证,事情已经解决。
谁知道,11 天后她在登陆银行账户时却发现登录不进去,这一次仍然没有任何电话或邮件通知。
与此同时,CIBC 联系她说有人在阿省的萨斯喀彻温堡开了抵押贷款和个人信用额度,在抵押贷款上有她的名字。
“他们(CIBC)告诉我,在我 14 号联系他们以后,所有信息又被改回了原本那个人的资料,包括地址,然后他们以我的名义申请了一笔 26 万加元的房贷,在我本人根本没有申请的情况下,这是怎么发生的?”
更离谱的是,在 Leo 联系上 Consumer Matters 后,发现这并不是“身份盗窃”:
首先,银行在对 Consumer Matters 的回复中提到这起事件与身份盗窃无关。
其次,消费者事务部门联系了银行账户填写的电话号码,对方告诉他们,自己也叫 Hailey Leo,住在阿省萨斯喀彻温堡,她一直在 CIBC 办理抵押贷款账户的问题。
这让 Leo 更困惑了:“我希望他们能给我一个解释,为什么要直接关闭我的账户,当时他们只是解释这是欺诈行为。”
遇到问题别干等
对于 Leo 的遭遇,网络犯罪顾问 Claudiu Popa 表示银行在给出回应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会引发更多疑问,因为这没有回答任何问题,反而会加剧当事人以及其他银行客户的担忧。
“如今,我们看到了多重身份验证系统也被入侵,银行有责任对公众进行教育,而不是仅仅是说你有责任保护自己的账户密码。”
对于有和 Leo、Jones 相同经历的客户们,Popa 建议他们不要干等着银行进行调查,因为这一般要花费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
他建议应该联系:
-
银行服务与投资事务申诉专员办公室(Ombudsman for Banking Services and Investments)
-
加拿大隐私专员办公室(Office of the Privacy Commissioner of Canada)
-
加拿大金融消费者事务局加拿大金融消费者事务局(Financial Consumer Agency of Canada)

图源:加拿大政府官网
最重要的是,应该向银行尽快索取一份澄清当事人清白的正式声明,以确保信用评分保持良好状态。
信源:Global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