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微博上一条「34岁女生花70万(人民币,下同,约9.7万美元)去英国留学一年」的话题登上热搜,网友热烈讨论这样的花费到底值不值得?有人说「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才是重点」、「花钱买梦境的典范」,也有过来人分享心路历程,称「差点就被留学天堂的诱惑给套牢了」。
观察者网报导,网友「人形炮塔」发文表示,很多人会问「都34岁了,怎么还想着去留学?」事实上,对那些曾经被「人生低谷」困住的人来说,在看似平稳的职场里,年龄焦虑逐渐加重,突然觉得「是不是该换个地方,换个人生呢?」尤其是看到一些人「留学归来」,甩掉了曾经的普通,直接升级成「高端菁英」,简直太让人心动了。
但25岁去美国留学的「人形炮塔」以自身经历表示,去到国外那一年简直是惊悚的「成长」之旅,面对的是层层叠叠的竞争和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学业压力。更令人郁闷的是,留学一年花了70万,换来一纸学历证书和一颗已然浮躁的心。等到回国找工作时,才发现市场上「海归」多得是,学历再好,也未必就能让你顺利逆袭。
「人形炮塔」直言,留学是「看似便捷」的信道,但很多时候,花钱换来的不过是一个「漂漂亮亮」的标签,回国后面对的,往往是另一个更深的「迷茫」。
从花费上来看,70万换成国内的某些职业培训课程,不仅能学到有用的技能,还能享受很高水平的教育资源,「人形炮塔」认为,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是否真能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能力,否则没必要去花那么多冤枉钱。
「人形炮塔」表示,70万或许可以获得看似光鲜的「留学标签」,但能否带你走向成功,恐怕还得看能不能吸取到那些知识背后的「养分」。而且别忘了,终究是得回到现实,面对那些早就开始自己事业的人,是否能在职场上脱颖而出,或许更重要的是自己本身的内核竞争力,而不是一张外国文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