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赫斯特是美国主要的机器人制造商Agility Robotics的联合创始人,也是公司的技术负责人,他说,找到技术熟练的员工一直是他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赫斯特说,他在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读研究生时,是仅有的两名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之一。
中国快速拥抱自动化的做法让一些中国工人担忧。
现年27岁的耿元杰(音)在极氪工厂驾驶叉车,他已在那里工作了两年。他说,自己之前在大众工厂工作,那里的机器人数量要少得多。现在他周围都是机器人,上12小时的班时几乎没有能谈话的同事。
极氪工厂里一辆运送汽车车身部件的自动平板车。中国的自动化进程部分受其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的驱动。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能感觉到,全都自动化,”耿先生看着一个自动平板车拉着汽车零件从他的叉车前驶过时说道。他表示,自己只有高中学历,这也许让他没有足够的资格去学习机器人编程课程,他担心自己的工作有朝一日将被机器人取代。
“(被替代)这种不是一个人担心,所有人都担心,”耿先生说。
一个多世纪以来,自动化一直对世界各地的工作岗位构成威胁,甚至导致一些岗位消失,这有时会导致自动化发展的放缓。在中国,阻碍自动化发展的障碍几乎比任何其他地方都少。中国没有独立的工会,中共的统治几乎没有给人留下发表异议的空间。
中国自动化进程背后的另一个因素是人口危机。
中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数量与1987年相比已减少了近三分之二。与此同时,18岁年轻人中现在有三分之二进入高等院校读书,这种接受教育的程度已让新一代人渴望从事工厂劳动以外的工作。
“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结束,”咨询公司艾睿铂的亚洲工业主管戴加辉(Stephen Dyer)说。“他们现在面临人口萎缩的问题,唯一的出路是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