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6天之后,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简称惠誉)16日又下调中国六大国有银行信用评级展望至负面。
去年3月31日,中国工银在香港举行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公布2022年度纯利为3604.8亿元人民币,按年升3.5%。(图片来源:中新社)
惠誉16日在官网公布,将中国六大国有银行——工银、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降至“负面”。
惠誉表示,中国六大国有银行这次评级展望的修订,是在4月9日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之后进行的,这反映中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面临更不确定前景的背景下,中国公共财政展望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
惠誉指出,中国国有银行的发行人违约评级(IDR)与中国主权紧扣,因此相关银行若出现风险,中国政府几乎肯定会出手支持。惠誉下调中国主权评级展望,显示该机构认为中国额外支持国有银行的能力也将受影响,因此自然反映在国有银行的评级展望上。
据中国财政部官网消息,对惠誉近日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中国财政部迅速做出回应,称惠誉的指标体系未能有效前瞻性反映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对推动经济增长、进而稳定宏观杠杆率的正面作用,惠誉的决定“令人遗憾”。
对于惠誉指出的财政可持续性风险,中国财政部称,2024年赤字率按3%安排,整体看是适度、合理的,有利于经济稳增长,也能较好控制政府负债率,为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惠誉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但仍维持对中国信用的“A+”评级。惠誉称,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依然稳健,在全球货物贸易市场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外部融资强劲,人民币的储备货币地位提升。
另据中新社报道,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近期发布的2024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从去年的第七位跃升至第三位,在新兴市场专项排名中位居榜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