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家长Jasmine有话说】我在自家楼下开了一个家居式私营幼儿园。我家车道上有两个停车位,路边还可以停四辆车。所以家长停车接送不是问题。
有一天却发生了状况。一个家长来接孩子,是个华裔妈妈,孩子和妈妈打了招呼,还没换鞋子,又来了一个家长。这个家长一进门,就直接对华裔妈妈开腔了。她说:“你的车把进车道的路堵了,别人停不进来。你不能这样停车。”
华裔妈妈带着孩子急匆匆走了。过了一天,她和我说,家里下个月有人来探亲,孩子有人看,不用来我这里了。
当然是托辞。但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她当天离开时变红的脸色,我看得明明白白。她的内心活动,我猜我也能猜得八九不离十。因为,我和她,来自同一个世界。
我们空降到新世界,不但要立足,而且要安居。而新世界的环境,规矩,习惯,都和旧世界大不相同。为了自身安全,也为了内心尊严,我们小心翼翼,生怕行错说错,被人看了笑话。至少,我自己是这样过来的。
带着孩子在路上骑自行车,我担心。孩子可以在人行道上骑车吗?会不会违反了附例?和孩子在公园玩,我担心。这么大片的漂亮草地,人可以在上面踩吗?在超市购物,我担心。我排队的时候和前面的人应该隔多远?在餐馆吃饭,我担心。为什么我们点的食物这么久还没有上来?这是正常的等待时间吗?我们的单子是被服务员忘了吗?
后来看来,我简直就是神经过敏。而我这份神经过敏是用什么药治好的呢?时间。
时间流逝,新世界的真实面貌逐渐通过种种具象呈现在我面前。而种种具象无一不在告诉我,新世界固然和我来自的世界有很多不同,人们天生的性情却没有两样。明白了这一点,我心里绷紧的神经不知不觉松弛下来。
人行道上确实是不能骑自行车。虽然后来,我每天送孩子上学,都会看到家长骑车在路上,孩子则在人行道上骑车的景象。在公园里为了抄近道而横穿草地,通常意义上不算文明行为,但是温哥华的草地却是不但允许,而且欢迎人们行走的。至于排队时的间距,我慢慢自然就对舒适距离有了感觉。而餐馆上菜慢,其实是他们在等全桌客人所有的食物准备好,再一起上桌罢了。
重点是,新世界里的人也是各种各样的,不存在所有人的行为模式和道德水准整齐划一的情况。例如让孩子在人行道上骑车的家长,例如横穿草地的学生(这样做仍然让我觉得不妥),例如排队时仍然有人贴着我后背站立,例如去另一家餐馆,果然被服务员忘了单。
无论在哪里,或许有意,或许无心,总有人“出格”,总有人“忘记”社会公德,区别只是比例问题,这样做的人是只占一两成,还是占到七八成?区别就在这里。
没有人不犯错。只要不是有意做错,那么我们大可不必过于苛求自己。如果自己错了,下次改过就好。就算有些旧习惯一时改不了,例如那个华裔妈妈,大概都是图方便,觉得反正只停一两分钟,堵住车道入口也不要紧。这也不过是人之常情。
但话虽然这么说,事到临头,我又不由自主化身族群形象代言人。那个出言指责的家长,平时性格很友善,也许那天偏巧不顺心。她说的固然是事实,她的表达方式却不能不说粗暴。在这点上,她是有错的。
但当她气冲冲说出那番话,我的第一反应是提醒孩子换鞋子和妈妈回家,这样妈妈的车就不必再堵在入口。我做出这样的反应,是因为我本能地把自己代入了华裔妈妈的位置。我身为移民的“玻璃心”瞬间被激活,我主动替这位妈妈“纠错”。
但这样以来,我越俎代庖,结果适得其反。这位华裔妈妈让孩子退出幼儿园,就成为再合理不过的事。
而我也不可能有机会告诉这位华裔妈妈,后来,这位指责她的印裔家长让奶奶来接孩子,那位奶奶也把车停在车道入口,堵住了整条车道。后来,另外一个孩子从欧洲来探亲的外公外婆来接孩子,也把车停在车道入口,堵住了整条车道。
而我也不可能有机会对这位华裔妈妈说,那天我的反应越了界,是我的错。
文:语冰
(编按:欢迎持正反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