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嘉宾齐聚;开幕展览《寻影觅迹》震撼人心。
当年华裔聚集的卑诗省温哥华市唐人街,全加拿大首个华裔博物馆(Chinese Canadian Museum) (新窗口) 选择在这一天正式对公众开放,也是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
华裔博物馆位于唐人街最古老也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永生号大楼之中。这座修建于1889年的大楼曾是著名华裔商人叶生(Yip Sang)的住宅。
周五上午,来自三级政府,华裔个人和家族捐赠者,以及社区人士三百多人齐聚在华人博物馆门口,见证博物馆正式开幕。
2017年,卑诗省政府承诺将会建立一座华裔加拿大历史博物馆。省政府已先后为这一项目注入共4750万元资金,当中包括2750万元用于购买永生号大楼,作为博物馆的永久馆址。而联邦政府在今年五月宣布为华裔博物馆投资518万元。温哥华市政府宣布未来三年将支持华裔博物馆。
华人博物馆董事会主席黄丽珠(Grace Wong)表示,现在停下来反思过去是非常恰当的,而且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撰写华裔未来的新篇章。
华裔博物馆的使命是:让加拿大华人故事产生共鸣,推动全民包容。
华裔博物馆的行政总裁李林嘉敏博士(Dr. Melissa Karmen Lee)则对加广中文表示,欢迎华裔观众来到博物馆,了解自己的历史,它不仅仅反应温哥华华裔社区,也包括了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等城市的华裔社区。
她还特别介绍,开幕展览是社区策展人嘉芙莲.卡曼(Catherine Clement)的《寻影觅迹:1923年排华法案》,侧重这项法案实施的24年当中,对成千上万华裔个人的影响与他们的悲惨经历,尤其是那些已经被遗忘的华裔单身汉
。
同时,博物馆还推出介绍华裔从1788年至今移民之路的《移民的艰辛历程》。
她表示,自己非常喜欢博物馆内以一整面墙壁展示的艺术家袁慧娴(Marlene Yuen)的作品《至此的旅程》(The Journeys Here),以及原住民玛斯琴(Musqueam)艺术家Susan Point的作品《拥抱多元》。
百年来的社会进步
周五上午的开幕式上,卑诗省省长尹大卫(David Eby)发言表示,一百年前,卑诗省是鼓动和推动通过《排华法案》的重要基地,而一百年之后,我们看到温哥华,还有多伦多,先后选出了第一位华人市长,显示社会的进步。
但他也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历史,因为百年前的《排华法案》是加拿大历史上唯一专门针对某个族裔而通过的歧视性法律。
作为温哥华历史上的首位华裔市长,沈观健(Ken Sim)表示,自己为这座多元文化城市感到自豪,相信华裔博物馆会真实传承华人的遗产,在历史上发挥作用。
感人至深的开幕展览
对公众开幕当天(7月1日)下午3点,开幕展览《寻影觅迹》的策展人卡曼将会在博物馆带领观众观看展览。
她在接受加广中文采访时表示,这个展览花费了她四年的时间,收集了数百张当年缴纳人头税的华裔证书(C.I. certificate),而整个研究过程中最让她难忘的反而是很多被遗忘的华裔单身汉 —— 因为排华法案,他们一辈子没有机会再回到自己的故乡,也没有机会成家立业。
很多唐人街长大的孩子们记忆中都有这样的叔叔
,他们会带着朋友的孩子们去看演出,请他们喝咖啡吃蛋糕,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
展览中,卡曼分别制作了《华人单身汉:可堪回首》以及《废除苛例,骨肉团圆》两部短片来加以介绍。
1923年的《排华法案》实际上是加拿大百年前一直要打造白人国家
政策的延续,目的就是阻止华裔进入。
早在1885年,华裔劳工参与兴建的太平洋铁路工程结束之后,加拿大立即开始向华裔征收人头税,金额从最初的50加币一路飙升至500加币,但依然挡不住前来加拿大谋生的华裔。
《排华法案》实施后,从1923年至1947年的24年间,所有在加拿大的华裔都要进行登记,并全面禁止更多华裔进入加拿大。当时,加拿大华裔拒绝庆祝国庆日,并称这是羞耻日。
我不仅仅希望人们了解历史,我希望人们感受历史,感受因为排华法案带给华裔的痛苦来感受这段历史,以最个人化的故事和经历来感受那段历史。
仅仅是开始
著名华裔策展人、艺术家郑胜天教授也出现在开幕式的人群中。
他表示,很高兴看到这样大型的华裔博物馆落成,希望这样一个全新的现代的展馆,能拉动整体唐人街的文化建设。
不过,一切才刚刚开始,大型博物馆未来如何管理运作,如何不改初衷,坚持下去,对整个社区,对博物馆团队,尤为重要。
Yan Liang,R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