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乌克兰当局声称击中黑海口城市赫尔松(Kherson)以东60公里和东北65公里两个城镇的俄军弹药库,俄方则指责乌方攻击民居和仓库,造成至少7位平民死亡。不过,双方似乎都同意这是乌军利用美制「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HIMARS)所造成的打击。
事实上,这次攻击只是乌军近来频繁宣称击中的俄军弹药库的最新一项。从这些受袭地点与乌方控制区前线的距离来看,的确有HIMARS的影子。
根据美国华府智库战争研究所(ISW)的分析,俄军在夺得乌东顿巴斯卢甘斯克(Lugansk)全州之后,已进入了「作战暂停」的阶段。这并不是说俄军已停止攻击,而是让人员能够重整和休息,却同时继续各种炮轰攻势,以为未来的下一波进侵作前置准备。
争战的前线依然集中于乌东顿巴斯另一州顿涅茨克(Donetsk)的几个乌克兰城市;而位处乌克兰东北部俄乌边境附近的第二大城哈尔科夫(Kharkiv)一线,俄方也开展了一些攻击。不过,这些战线若非极其缓慢的消耗战,就是双方的长久争持。而且,事实上,即使顿巴斯地区全面落入俄方手中,这也不会构成对乌克兰的致命打击。
大规模反攻即将展开?
更值得留意的是南方战线赫尔松的发展。赫尔松是俄国开战数日就马上夺下的城市,守住了第聂伯河(Dnieper River)的黑海出口,也是俄军在这条南北分割乌克兰的河流西岸的唯一据点。其附近基建,对于克里米亚的供水也有关键影响。
过去两个月来,乌克兰军队已一直向赫尔松发动局部性的反攻,在前线取得一定战果。踏入7月,乌方似乎已决定要发动大型攻势,希望在形势不如人的消耗战中,缔造首个成功大型反击的胜利。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乌克兰国防部长雷兹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就表示乌方希望召集百万大军作反攻。而近来美制HIMARS已开始运用到战场之上,据报连番击中俄军设施,更惹起部分俄罗斯军事评论人的关注。雷恭尼科夫就认为,乌军在使用HIMARS之上已经通过测试。另有一些分析则认为俄方暂时未有反制HIMARS之力。
乌克兰副总理韦列舒克(Iryna Vereshchuk)7月10日就再度呼吁赫尔松州,以及同属南部战线的扎波罗热州(Zaporizhzhia)上的平民,即使要往南走向俄控克里米亚方面,也要离开两州的俄军占领区。这是韦列舒克继6月20日和7月8日之后的又一次平民撤离呼吁。
赫尔松的战火愈演愈烈,可以从几个方向证明。一方面,根据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全球火灾监察系统,赫尔松一带的俄乌前线正出不少异常火灾情况,应该是由双方交战所造成。另一方面,俄乌双方的消息都显示,单在7月10日,乌克兰对于一处赫尔松市俄军基地的攻击,就导致多位俄军指挥官阵亡——此等消息并不寻常。
目前,美国对乌供应的HIMARS共有12台。如果乌方持续有效利用,美方不排除会加紧供应。这种被视为「赛局改变者」的武器在战场上出现,似乎解释了为何乌克兰当局会希望在此时开始发动较大规模的反攻。
问题是:一种具优势的武器,并不是战胜的充足条件。
乌克兰敢否豪赌?
目前,乌方主要使用HIMARS作为攻击俄国后方军备库和指挥中心的武力。这只是消耗战和扰敌战的一部分,却不是重新攻占俄方控制区的全部。
据估计,乌克兰开战至今每日兵员死亡人数大概为100人,当中主要是以往受过训练的部队。此刻在战场上的不少兵员,很可能是开战后才拿起枪支的新兵。这一种凑合而成的军队,能否有效作出反攻,是一个重大疑问。眼见乌军在训练上的问题,英国已开始了大型的乌军新兵训练计划,希望能达至每120天完成1万人训练的规模。
同时,面对俄军的大炮火力,乌方到此刻也未有有效的应对办法。即使HIMARS以至其他北约国家的火炮本身可以反击俄国火炮,但乌方透过无人机侦测对方位置的能力经常被俄军电子战干扰,难以构成所谓的「杀敌链」。这正正是顿巴斯战场上的情况,如果此情不改,换到赫尔松、扎波罗热的反攻也是一样。
而且,乌方此刻严重欠缺能较安全运送士兵的装甲车,不少人员依然依赖民用车辆作交通。在反攻战中必需的推进中,这将构成明显的劣势。
有分析也认为,由于欧美国家在冷战以后已没有进行「工业式战争」的准备,例如美国一年可生产的155毫米弹药量,只能足够供应乌克兰数周之用。如果乌克兰要大增西方弹药的消耗,谋求重夺俄军控制区的话,就有可能要面对「弹尽」的风险。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日前就表明,美国的「根本目标」是要让乌克兰在战场上取得最有力的可能地位,从而使之能在未来的谈判桌上拥有更多筹码。这,很明显不是要乌克兰透过反攻而夺回领土,而是希望乌军能挡住俄军推进,迫使后者长此下去不得不停火寻求谈判解决。
从近日的战争形势来看,乌克兰似乎确有意图要对赫尔松发动大型攻击。但在胜算不在把握之中奋身一试,若然失利,这可能会变成乌克兰军走向溃败的开始。
原文網址: 赫爾松之戰:烏克蘭奮力一試反攻俄軍的關鍵考驗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9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