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2021年华联杯母亲节征文佳作奖欣赏—天空有朵美丽的云:母亲琐忆

2021-05-30 |作者:塬上的人 | 来源:她乡LaChic

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是母亲带着我和妹妹在农村度过的。后来,我们跟着她到北京,她在一个工厂当工人直到退休。她的名字里有个云字,我记得有时候她地里活做累了,就和我坐在田埂或锄把上看蓝蓝的天空和白白的云朵。她是世界上千万个母亲中平凡的一个,然而,每当我回忆起她那些故事来,都会觉得她是那么伟大。

那奋力向前拉车的姿态,成了我记忆中永远的画

母亲特别能吃苦耐劳,这可能是完全循承了她家的家教。母亲说,在她小时候遇到“遭年景”(遇到年荒等自然灾害)的时候,除了田耕农活,我外祖母不分白天黑夜地纺线织布,以至落下了眼病。外祖父背了布去集市上卖,这样才使他们全家度过了那些难关。吃苦耐劳、节俭持家成了外祖家的传家格言和熬过年荒的法宝。

母亲一生也是这样,虽然从老家偏远的农村来到大都市北京几十年,但她从来不讲究吃穿,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农村人那样极为简朴。才到北京时候,有两个工作可以选择,一个是做较为轻松的国营商店售货员,一个是去工厂当非常辛苦的工人。当时很多家属都选择了去商店工作,而她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去工厂上班,她说这样可以学到一项技能。在糕点厂上班时,她十分勤苦和努力,几乎每年都被评上工作先进。

母亲退休的时候,我感觉到那是她最不安的日子。退休意味着就可以安享晚年,别人都盼望退休,可是她却感觉不知所措,十分茫然。当我们劝她好好休息时,她却万分遗憾地说,上班虽然累些,但干起活来,他绝对不会落在别人后面。

母亲上班时,工作之余记下了很多做点心的笔记。退休后,她试探着跟我们说过好几次,想用在厂子里学的技术做些东西到外面卖。我劝她说:“又不缺那几个钱,在大街上摆小摊儿,大院熟人看到了多不好意思,多没面子!”她却反驳说:“那怕什么,靠自己辛苦挣钱,不偷不抢,怎么会失脸面呢?!”母亲遇事从来不会强(qiǎng)可而为,她看到我们不太同意,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母亲的退休生活并不比上班轻松,她又开始象一架没有间歇的机器一样,以另一种模式运转起来。她除了做好买菜、做饭和洗衣等家务后勤,又开始做起了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她还特意买了裁剪方面的书,戴着老花镜,比对着密密麻麻的尺寸研究。她做事特别认真投入,很久听到一声咳嗽,我才意识到她在别的房间做活儿。

母亲利用旧衣物为家里每个人都做了很多鞋垫,鞋垫都是她一针一针手工纳出来的,为此,不知道手扎破了多少次,用坏了多少个顶针。我的大部分裤子都是她做的,穿着非常合身。每当她看到我穿着她做的衣服,或是看到自己做的鞋垫放在家人的鞋里很合适,她总是特别开心。家里的很多被装和套垫,都是她利用旧的布改做而成的,有的还绣上各种花卉图案,看起来朴素又大方。

母亲是那种典型的传统的中国妇女的性格,有些内向然而坚韧,从来不愿烦劳别人,即使遇到很大的事也情愿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扛起。在没有随军到北京之前,她带着我和妹妹在农村非常辛苦,但她从来也没怎么提起过。

我记得我们从祖父母大家庭分出来过时,母亲申请划了宅基地后要盖新房,由于父亲远在千里,任何事情都要母亲一个人承担。

新屋院子的围墙和盖房的土坯用土都要从村外的土壕(专门用于挖土的地方)里用架子车往回拉。土壕象个很大的露天采煤场,有条长长的斜坡路延伸到壕底。每次去拉土的时候,她让我带着妹妹在小河的一边等,她拉着车过桥在对岸的壕里去取土。每次装完土遇到那个大坡,她很吃力地一步步向前拉,一条腿向前跨出个大大的弓步,两手紧握着两个车把提在腰间,像个奋力向前的奔跑者。拉车的绳带深深地勒进一个肩膀,她又像一头拼劲拉着犁的耕牛。有时候,我看到母亲再怎么用力也拉不动了,她又怕车往后倒滑,就拉着不动停在半坡歇一口气,然后再奋力继续向上,向前。

远处,是望不到边无垠的旷野与天相接,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高;近处,河水翻着水花滚滚地从眼前流向远方。天底下,她那奋力向前拉车的姿态,构成了我记忆中一幅永远难以褪去的画。每当我回忆起母亲拼力向上拉车的样子,总是禁不住潸然泪下。为了我们的新屋,不知道母亲一个人拉了多少车土,付出了多少汗水,但我从来没有看到母亲因为辛劳而说过一个苦字。

有时候想起来,母亲不是忙于工作,就是完全沉浸于家务,生活单调且枯燥,可她的胸怀却十分宽广,似乎在辛劳中找到了无限的乐趣和意义。母亲时常教育我们,她坚信一点,人的精力是无限的,只要勤劳、不怕吃苦就没有做不成的事。这些话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的观念,母亲生了我们,她吃苦耐劳的精神似乎告诉我们应以何种方式立生、立命。

“狼剩饭”口中默念着什么,磕了很多头才起身离去

我的外祖母信佛,她一生心怀悲悯,即使在生活十分贫困的时候,她和我外祖父有好几个孩子要养,他们还是收留了一个孤儿。他们经历过兵荒马乱和那个物质极为匮乏时代,缺粮断粮挨饿是常有的事。后来提起往事,外祖母只是说,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无依无靠的那么小的孩子饿死吧!

我母亲也是十分善良的人。她很小的时候,村子过国民党兵,挨家逐户搜吃的。我母亲怕他们把她平时极为喜爱的一只鸡抓走,就把它藏在一个反扣的方斗下,然后静静地坐在上面。等兵们走了以后,她翻开斗时发现鸡已经死了,她非常伤心,哭了很久很久。后来提起这个事来,还常常责备自己的过失。

母亲喜欢大自然,爱看电视里的野生动物的节目。每当她看到那些羚羊和角马被狮子或鳄鱼突袭猎杀的时候,总是担心不已,甚至不忍心再看下去,希望那些草食动物可以逃生而去。有时候,她会不无幼稚地叹惜着说,世界上如果没有那些残忍凶恶的动物就好了。

母亲对待乞人的态度一直很特别。虽然在城市中假装乞讨的人屡见不鲜,但她一直认为,人若不是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谁愿意丢失颜面去乞讨?!很多次母亲买菜回来,若路过过街地下通道遇到乞讨的人,常常就会把预先买好的两个又大又可爱的西红柿施给乞丐。还有几次,她还特意返回到商店里给乞丐买一袋鸡蛋糕或面包。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村里来了个要饭的,一家挨一家地乞讨。这个乞丐似乎已经没有力量站起来,而是盘坐在地上移动,破袄里的棉花似有了生命一样,从张开的缝隙中露出来,开得一大朵一大朵的。他的后颈上有几道深深的血痕,有人说他是野外路上狼吃剩下的。当时庄稼地里还偶有狼出没,如果遭遇狼的人没有被狼吃掉,人们就叫他们“狼剩饭”。或许是这个原因,围观人比平常看一般乞讨的人要多。围观的人那引起的颈确真似一个个吊起的鸭,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却像在挂起的鸭林中穿来穿去。于是,“狼剩饭”就象带动着一个巨大的蜂巢一样在村子里移动,在各家门前走走停停。当时的农村是极为贫穷的,人们大多掩门而拒,不施舍一点吃食给他。无论会不会乞到,“狼剩饭”都会在每家门前多停一会儿,怕错过任何一个施主的怜悯。不过十多家下来,他也只讨得了一点点汤样的稀饭。

我不时地数着还有几家就该到自家了,心里更担心那又脏又臭、还有几分可怕的“狼剩饭”在家门前久停不走。不一会儿,他带着那个“蜂巢”移动到我家门前。我钻到人群前,站在紧挨他的后面。家的大门从里面紧闩着,门槛没有安上。我知道母亲在家,心里怪她怎么忙得忘记安上门槛,更希望“狼剩饭”快些离开。当他第一个头磕下去刚抬起时,忽然从门槛那里有一碗稀饭推出来,里面还有一个粗面馍。那碗被推出来不远,手很快地就缩回去了。尽管那只是一刹那,我知道那就是母亲熟悉的手。

母亲的手我最熟悉不过,冬天她会用自己的大手把我脏兮兮的小手包在里面焐热,她甚至还会用手焐热我冰一样的双脚;每当我和村里的小孩打架带着泪和哭叫声回来,母亲也会用这双有些粗糙的手为我擦眼泪……

我不知道“狼剩饭”口里默念着什么,不记得在我家门前磕了多少个头,他喝完了稀饭放下碗,小心翼翼地把馍揣进怀里,然后又深深地磕了一个头起身,在地上挪移向下一家了。

没过一会儿,母亲打开门出来,姑姑慎怪我母亲不该给“狼剩饭”馍,因为那是干食,是当时人们平常都有些舍不得吃的粮食。那只碗也是当时家里正在使用的,不过母亲很爱干净,还是远远地扔了。

母亲即使到北京多年后做饭时偶然摔碎一个碗,也总会自语地自责半天。后来我想,在那个贫苦的年代,她绝不会用个破旧的脏碗给乞丐盛食的,因为那样她会着实于心不安,用她的话来说,“那是要遭罪呢”。

我想起《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心存善念,必有善行;善念善行,天必佑之。”母亲固然不知道这些古书上的文字,但心存善良是母亲留给我们的另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它教导着我们以什么样的心做人处事。

她拿起我的录取通知书,却漫不经心地放下

我母亲虽然文化不高,但很多古代故事都是我小时候她讲给我听的。有一类故事是鼓励人读书的,她会添加些自己的语气并编些悬念情节,听起来极为生动,最早播下了我读书的兴趣。她做饭时,常常在灶台风箱边的地上划出一小片空地,用树枝在地上写划来教我认字。

我上学以后,她在工厂上班很累,但时时会过问我的学习情况。随着课本内容难度不断加深,她已无法看懂。看到我堆起的厚厚的书本和卷子,她会关切地感叹:“一定是很难啊!”然后,她会用她知道的一些事例来鼓励我。有时候,发现我成绩不理想了,她又帮不上忙,却又比我还着急。我会感觉到她那心情会比我还沮丧和无助,她总是自己念叨,这可怎么办?怎么办?为了让我们集中精力学习,她和父亲承担了所有的家务。

我参加高考的时候,当时大学的录取率非常很低,如果想考上理想的大学需要付出很大努力。那时候我常常复习到很晚,母亲都是等我睡了她才休息。虽然,她从来没怎么劝我累了就早点睡,但我能够体会到,她既想让我多花精力在功课上,又想让我多休息,怕累坏了身体。那时候,真的感觉她老了很多。

高考成绩下来后,得知我考上如愿的大学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她那么高兴。从小学到高中,从来没有去过我学校的母亲,说她自己替我去学校拿成绩单。或许,这就是在我小时候她给我讲过的故事中,一个历尽千辛万苦的母亲看到自己孩子中了榜的那种兴奋吧!

不久,我即将到外地上大学,她在高兴一些天后,又开始唉声叹气了。母亲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欣慰也有失落。她一天天地数着日子说着我要离开她了,不时地,她又会劝解自己说:“值得的,值得的,孩子这是去上学,是好事情啊。”

我离开家去外地上大学那天,兴奋而不安,而母亲整个人都似乎是失魂落魄的。她执意送我去火车站,眼睛红红的,但我始终不知道她在什么时候哭过。我劝她,她只是说:“你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离开过啊……”

火车要开了,我望着她走下那个长长通道的孤独背影,终于,我看到远远的她抬起右臂似乎是在拭眼泪。是的,我坚信,一定是!这时,我才忽然第一次感觉到,以前母亲那高大的身影现在竟然是那么弱小,那么无助……

虽然,母亲从来没有和我真正地谈起过对读书的看法,但我知道,她认定读书是立事立业之本。所以,不管她有多忙,只要可能,她都会始终如一地支持我多学些知识。

我在工作多年以后,想考自费研究生,母亲对此非常支持,说我还年轻,应该多学些东西,对工作也会很有帮助。我当时工资很低,母亲说她会全力支持我,但我知道,父母每月的退休费也很低。在攻读硕士期间,我好象又是回到了高中时代,父母全力地为我营造了读书环境,以让我全力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当我顺利地拿到硕士学位证书时,母亲真心地为我高兴,拿着证书看了又看。

又过了些年,我在工作上的压力不是很大,不必经常值班或加班。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加上我的个人兴趣,我想报考博士。我暗想,母亲从我小时候就希望我多看书,她也一定称赞我的这个选择。

经过一番努力,我拿到了某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我兴奋地把那精美的通知书拿给她看,母亲接过通知书,却漫不经心地放下。我十分不解,我想起了母亲在灶边地上教我认字,想起她欣喜地一遍遍看那个只有一公分多宽的我的高考成绩通知条……那些她对我劝学的事情历历在目。

过了两天,母亲故意问我:“是不是工作上单位要求学历啊?”我坦率地说:“不是,是我自己想读。”她平静地说:“你已经评上高级职称,工作已定,还那么费心上学干什么?!看看你这头发脱的……”顿时,我明白了,母亲以前劝学,是想让我择术立业,现在,我已经没有工作上的压力了,她其实不希望我再为学伤神。母亲爱子用心真是何其良苦!或许,她以前也根本没有希望我在事业上能够有很大成就或多么发达,而是更希望儿子有个很好的身体和平平安安的一生。

小时候听说的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同村的一个婶在田里锄地,天很热,她很渴,喝了地里一个半截农药瓶积的雨水。当她意识到自己中毒,就扔了锄头疯一样飞奔回家,抱起炕上熟睡的孩子就喂奶。她泪眼婆娑地哭着对孩子说,妈以后再也不能喂你奶了,你好好长大!她想到的不是自己生命即将终结,而是汲汲于此生再给孩子多喂一口奶。喂着喂着她平静地走了,可惜的是,后来孩子也跟着去了。

每次想到这个悲惨的故事,我从来不认为这个婶是个无知的村妇,而是被她那种伟大的母爱所感动。是的,人世间的母爱!母爱的确是无私的、无疆的,是一种深沉无比的爱。

古往今来,正是因为有了母爱,在这个地球上,人类才可以生生息息地存衍开来,延绵下去。从我的外祖母到我的母亲,不就是这样吗?!我相信这种动人的母爱像出生我的这黄土地一样深厚,已经遗传了千古,滋养了大地的芸芸人生。

有时候,在野外我依然会象小时候一样坐下来,仰望无比湛蓝的天空,欣赏那些变幻的象棉花一样白云,只是没有了母亲的陪伴。母亲和我看云的时候她还不到三十岁,我在想,要是可以穿越回去多好!没有母亲在一起看天、看云,我依然那样可以看很久很久,因为只有云知道。

Fungo Ads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2021年华联杯母亲节征文佳作奖欣赏—天空有朵美丽的云:母亲琐忆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