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乡LaChic 文/熙妈】Kelly12年级了,住在homestay(寄宿家庭)与住家父母相处甚欢,要知道这是多么可遇不可求的幸运,她甚是满意。不曾想,有一天突然接到一个来自当地教育局工作人员电话,说住家违反了每家收留孩子的名额限制,需要她和另一名孩子不日搬离。而住家父母也是一头雾水,家里留学生数量确实并未超标,只能电话邮件来来回回去解释申诉。这真是晴天霹雳,恰逢疫情反扑的时候,孩子一是经不起折腾,二是到哪里能找到如此满意的住家?远在中国的亲妈焦虑的睡不着觉,不停与Kelly的法定监护人联系,终于在交涉了两天后,孩子们得以继续住下去,而教育局工作人员始终没有明确说明到底哪里出了状况。
这只是成千上万的小留学生的日常情景之一。随着出国留学生的低龄化,父母不能跟随陪读的孩子基本上都选择homestay的方式在异国生活。这个过程充满了运气与人品的比拼,就像歌中唱的: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
01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几乎每一名小留的妈妈都是这样想像理想的homestay:距离学校很近,最好走路几分钟可达;如果住的远也行,住家父母可以一脚油门接送一下;住家最好是友善的西人中产家庭,孩子可以享受免费的口语锻炼机会;住家父母能在节假日为孩子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伙食要好,不限量供应,随到随有;住家父母最好能随时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如果能辅导个功课那是再好不过了。
不好意思,你想多了,就上述这些要求,亲生父母也未必做的十全十美。
首先,住家基本都是居民区的独立屋,很少会恰好在公车站旁边,更不可能恰好就在你的学校旁边,所以如果距离车站五分钟步行距离,然后公车20分钟之内到学校距离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住家父母有的还有全职工作,或者自己也有孩子要照顾,顺便接送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有的家庭条件允许可以付费提供此项服务也是可以的。要知道,申请寄宿家庭资格的人大部分还是为了补贴一部分家用,西人中产以上家庭是很少会从事这项产业的,并且如果住在西人家庭,孩子在饮食方面实际上也面临极大挑战,毕竟每天就是面包、三明治、沙拉之类,很多孩子新鲜感过后就开始想念国内的一日三餐了。因为生活成本的限制,食物也不是无限量供应,随到随取的。有的家庭提供作业辅导,相应的收取一些费用,一般会低于外面的培训机构,但孩子又觉得是鸡肋,感觉效果并不理想。
当然,申请寄宿家庭资格是要经过严密审核的,比如房间设施的标准,定期提交无犯罪证明给相关机构等要求,但并不排除有的家庭确实仅仅是把这个当作一个生意,凡事用金钱衡量,毫无爱心,甚至对待留学生苛刻无情,给孩子们的海外求学生涯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灵伤害。也见过留学生甚至吃饱饭都成为问题的案例。想一想,仍在长身体的少年人远离父母,独自在海外求学,本就令人怜惜,竟然饭都吃不饱,更别说应有的呵护与体贴了,多么让人痛心。这样对留学生没有同理心的家庭也不配拥有寄宿家庭的资格。所以,不幸碰上这样的家庭最好的选择就是及时离开,寻找更好的去处,毕竟当地教育局或专门从事寄宿家庭申请的机构都能提供更多的选择。
02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不懂我
有的家长在孩子出国前翻遍网上关于寄宿家庭的信息,第一条就觉得怎么自己得到的报价与网上提供的不符呢?比如,在加拿大BC省,网上的信息大多还停留在每月950刀的水准,这与现实中1200-2000刀不等的报价差的有点远啊。事实上,这里一份海鲜豆腐汤都已从五年前的七八刀涨到12刀了。
日益上涨的生活成本让房东们大呼吃不消。Lynn做寄宿家庭好几年了,有一天无意中听到家中一个孩子对别人抱怨自己的寄宿费比别人贵,她觉得非常
委屈。首先,自家房子将近三百万,交了首付还有每月的月供,加上不停上涨的地税,平时的修修补补、园艺保养、日常维护都是真金白银的堆砌啊,平摊到每个房间都是不小的成本。一日三餐的采买烧更是辛苦,尤其疫情期间,每隔两天就要心惊胆战的跑超市采购,烧完三顿饭,累的腰酸腿疼,还要洗洗涮涮。“我的劳动不是成本吗?如果我去帮别人家烧饭,每一顿都会收几十刀呢”她抱怨道。家里在餐桌上给孩子准备了厨房纸擦手,结果孩子们大手大脚,一扯一大团,她最后不得不跟他们要求限量使用。这都是未来国际化人才的后备军啊,环保再循环要不要了解一下?
在与小留们相处的时候,寄宿家庭与原生家庭之间关于生活与教育的理念也是常见的冲突之一。国外长大的孩子大多会帮助父母做些家务的,洗碗、收拾垃圾、清理地板甚至剪草、洗车等等,因为大家都认同这是给予孩子成长与锻炼的机会。而小留学生们大多养尊处优的长大,来到寄宿家庭甚至带着“我是花了钱的”意识,当寄宿家长提出让他们参与家务劳动,很多小留是拒绝的。不仅如此,还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曾在一个本地寄宿家庭群里看到妈妈们发的各自家中小留的房间,那真是没有最糟,只有更糟。照片里的房间都像被打劫过的犯罪现场,衣服鞋子被子散落一地,夹杂着饮料瓶子零食袋子,的确看了想哭。有的寄宿妈妈说,最欢迎来自日本的留学生,房间整洁干净,孩子礼貌懂礼。看了这样的话,作为与日本有特殊情结的国人真的是百感交集,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教育哪里出错了?
03 培养共情与感恩,训练有效沟通,都是未来的人生财富
有人说,找到可心可意的寄宿家庭全靠运气了。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小留生原生家庭的教育成果。寄宿在别人的家庭本来就是一个锻炼孩子交际能力的绝佳机会。孩子会不会共情,懂不懂感恩,往往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留学生与寄宿家庭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关系,有留学生不满寄宿家庭离开的,当然也有寄宿家庭坚决不再接收某留学生的。
Helen在多伦多一个学院做国际学生事务的工作,受国内朋友拜托接受了其孩子在家中寄宿。孩子经常睡懒觉错过上课时间,Helen每天要苦口婆心叫起床。平时要求孩子跟着做家务,不曾想对方来一句:我妈都交了钱给你,为什么要我做你该做的事情?自己买了几升装的酸奶,死活不愿意放在冰箱里,说是怕被人偷喝,然后放在床头发霉。Helen怕她功课跟不上,主动免费给她补习英文,人家竟然推三阻四不愿意。最后,忍无可忍的Helen请她另谋高处,家长三番五次的说情。Helen这次铁了心,并且表示绝不再趟寄宿家庭这个浑水。
懂得感恩的孩子似乎总是有好运。Melissa在澳洲读书时,就深得住家父母的喜爱。在家中,Melissa总是主动去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晚饭后还弹弹古筝给大家听,每次假期从中国回来都会给住家父母带一些中国特色的小礼物。住家父母喜欢与她聊天,周末与家人去看演出或野餐都会带上她。她平时坐公车上下学,有时回家晚一些,住家父母就会开车去接,真的成为了亲人。Melissa也动情的说,住家父母给了她留学生活最温暖的记忆。
May在多伦多读大学了,她租住一位退休奶奶的一居室,平时力所能及的帮奶奶做些小事情,奶奶也凡事都想着她,动不动就送点食物过来。May的朋友圈常常是她与奶奶的秀恩爱日常。
有的住家父母会疑惑留学生有不满意的地方为什么不直接与我们沟通,却选择去找监护人投诉或和父母抱怨。的确如此,当事者直接的沟通是最有效的,所以,我们也许还要教会孩子如何处理矛盾,如何有效沟通,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会收获非常宝贵的处事经验。
人际关系就是心际关系,只有用心去感受对方,多一些共情与感恩,那么,无论是寄宿家庭,还是小留学生们,一定会收获自己想要的温暖与满足。
(*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于网络)
-END-
本文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意见
她乡出品,欢迎转发
作者|熙妈
责编|林伯宴
平台|她乡LaChic
I D |chicvancou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