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时差原因,2020的最后一天已是国内的元旦,于是,在长达两天的时间里,被朋友圈和各种群发的新年祝福信息轰炸,好像人间的热闹全挪到了线上。人们把对于新年的愿景不厌其烦的发了又发,每一个人都表达了与2020决裂的坚定,从未像今年这样那么急切的翻篇旧年以便开机浏览新的一年。所有人都盼望,这个“实鼠不易”的一年能够尽快“牛转乾坤”。 疫苗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很多国家都开始接种或列出了接种疫苗的日程。就在曙光初现的时刻,英国传来毒株变异的消息并已在世界各地有了零星病例。这让人们又开始提心吊胆,甚至会想,2021千万不要变成2020plus吧。看看,这是病毒带来的最大伤害,那就是对人们信心的摧残。在长期阴云笼罩下,许多人的心态已经失衡,加之财务面临的危机,真的对生活失去期盼。抑郁成为这一年的高频词汇,甚至一些本就抑郁的人士终于承受不住这最后一根稻草的压力,去往解脱之地。各类媒体推波助澜,每日里“重磅”“突发”刺激着人们脆弱的神经,轮番蹂躏那些早就陷在恐惧、焦虑、无助的灵魂。还有许多骗取流量的谣言信息满天飞,然后是各种“辟谣”,让本就惶惶失措的人们更加无所适从。这世界,怎一个慌字了得。 疫情对社区生态的毁坏也是毋庸置疑的。最近看到一则新闻,列举了几十个陪伴温哥华市民的餐馆、咖啡店、面包店因为疫情难以为继被迫倒闭的消息。有的门店已有几十年历史。可以想象,这个单子上的店名哪个不是承载了许多家庭的美好回忆?孩子的生日宴、夫妻的婚礼、朋友的聚会或是与初恋的甜蜜约会,那些画面只能存在于照片中了,再去已是物是人非,谁不会感慨伤怀呢?因为病毒,人们不得不戴着口罩面对这世界,再也看不到彼此的笑脸,陌生人见面打招呼的过去似乎都已远去。 背着书包去上学,多么美好的日常如今成了生死抉择,家长们揪着心盼放假,但是不上学也是另一种伤害。朋友家昔日活泼阳光的孩子经过半年在家网课之后连话都不爱说了。学校的生态也同样受到冲击。孩子们不能进行身体接触的体育比赛了,社团活动受限,合唱团也无法站在一起发声。他们在小小年纪就被迫去体会什么叫人生无常,这样的挫折教育力度来的过于猛烈了。 还有一个问题更是显而易见,这场疫情带来的文化冲突也是巨大的。关乎个人自由和集体利益的话题不断被讨论。一只口罩背后隐含了那么多关于文化、宗教、历史的因素也是令人无法预料的。人们不得不再次思考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利与弊。这都是我们在高速发展经济与忙于个人生计时无暇停下脚步反省的。跨年夜大约百余人聚集在市中心广场一边庆祝新年一边反对戴口罩,这条关于反智行为的新闻在华人圈收获骂声一片。但我也注意到一条评论:在任何时候都能听到不同的声音,有小害而无大灾。这是一条客观理性的话语,值得思考。罗振宇今年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主题是“长大以后”,其中有两点对我触动较大。他提到了对媒体界前辈张力奋对中国大妈的新观感,不是那个让你觉得尴尬的形象,而是无所畏惧、超常乐观,她们经历了太多困难却始终坚韧不拔,文化水平不高却怀有最强烈看世界的心态。罗振宇说,张力奋的这段话对他影响很大,那就是每当我们对事情有一个负面看法时,可能只是因为我们缺乏一个建设性的视角。
2020年底加拿大多家研究所做了一些民意调查,发现竟然半数以上的加人因为疫情对其所拥有的东西感到更加感恩。其中,BC省居民对于疫情过后最想做的事是和其他人拥抱!调查还显示人们觉得未来会改变一些生活习惯,比如储蓄,比如更加注重环保等等。看来,这场疫情让人们更加珍视人与人的情感联结,也懂得从中吸取教训,这不就是建设性视角吗?罗振宇还提到,当这个世界不停给我们出卷子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给自己出题目?只有自己出的题目才决定了我们每一年的样子。是的,在这个诡谲多变的2020,我们几乎每天见证着历史,对着每条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或感慨或震惊,不自觉就成了一名看客,所有年初立的flag都变成了啪啪打脸。我们忘记了在生命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给自己出题、解题,然后成长、蜕变。2021不会因为疫苗的到来一夜变好,前途是美好的,道路仍旧曲折。面对复杂,保持理性,心怀期待,也许这是迎接新年应有的姿势吧。-END-本文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意见她乡出品,欢迎转发作者|熙妈责编|林伯宴平台|她乡LaChic I D |chicvancouver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