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崔永元往事

2020-09-23 |作者: | 来源:

拍《手机》之前,冯小刚把崔永元请到自己家里,给他包了顿饺子,那天刘震云也在。
冯小刚告诉崔永元,要拍一个和谈话节目主持人有关的贺岁片,节目叫有一说一,主持人叫严守一,想听点素材。刘震云补充说,主持人是一个农村背景的孩子,小时候跟手机一点关系都没有,都是在乡下用有线大喇叭。

崔永元也听出来这暗示的就是他和实话实说,还觉得挺好玩,“我把自己工作中的一些苦恼啊什么的都讲给他了,他当时咬着手指头听。”
《手机》在2003年底上映,前一周冯小刚和崔永元吃饭还叫他去看看,“你肯定喜欢这个电影。”
冯小刚和刘震云都没告诉崔永元,这部片子的主线除了手机,还有偷情。严守一得病后,他那范冰冰演的情人最后成了节目新主持人,而崔永元因抑郁症在2002年9月离开实话实说后,换成了女主持人和晶,“不光影射我,还影射和晶,怎么不让人愤怒呢?和晶是个弱女子,我好歹还是个男子汉啊,我不拍案而起,谁拍案而起呢?”
这是现在这段宿怨的缘起。
今年4月7日,崔永元听说了《手机2》,给刘震云发了短信,“我还是觉得不妥,毕竟‘手机’给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手机2’依然会引起不必要的联想和议论……不是当事人,永远不会理解这种痛苦……”刘震云让他宽心:“新的作品名字是:《朋友圈》”。过不久,电影的宣传海报出来了,仍然叫《手机2》,主演还是葛优、范冰冰、张国立,宣传语写着“老友重聚”。
崔永元的“旧伤口”显然不如宣传效果重要,同情没有IP值钱。
和十四年前不同,现在的崔永元有着一千多万微博粉丝,不再需要用报纸上的文章来反击,在和方舟子的转基因大战中也锤炼了网络撕逼的技能。于是“变成渣子速度偏快了一些”的刘震云、“不要脸”的刘震云女儿刘雨霖和“偷税”的范冰冰成了第一轮炮灰,曾经被崔永元鄙视的那些见风即雨的媒体,现在他用起来得心应手。
借用一句《手机2》的宣传文案:“十八年后,手机又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波?”
李挺诺夫用白岩松斯基的书《痛并快乐着》垫脚、硬挺着入睡的那个夜晚,时间在紫玫瑰夜总会告诉领导,新东方时空开播已经万事俱备,就差钞票“收买崔永元”。
价钱谈不好,崔永元愤而离席,说:“我揣一颗平常心,别一支签字笔,我大江南北,照样吃香的喝辣的。要我说呀,怎么着也得加两万!”
这是2001年中央台新闻评论部年会上的节目《分家在十月》。
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青年》的主持人柴静就坐在下面,当时还在犹豫要不要进央视评论部的柴静心想,年会还可以这么玩?
时间是崔永元在北京广播学院的同学。上学那会,崔永元一直失眠,上午的课常常不去,起床后就经常在洗漱间里碰到逃课的时间,久而久之两人成了朋友。
那时候广院的学生,毕业最好的三个去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时间去了中央台,崔永元去了中央广播电台。
1992年,参与创办过《东方时空》的时间要打造一档人物栏目,试了几十个主持人都不行,他就想着把崔永元挖过来。虽然崔永元是央广的老记者,却也常常跑到中央台给朋友们干点策划撰稿,《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他都写过。
崔永元有点怵,回家照了照镜子,感觉挺没自信,想想以自己的形象,当主持人差了点,红不起来,于是借口出镜头没什么意思,把一个形象同样不怎么样,但是“从来没有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的广院师弟白岩松推荐了过去。
来自内蒙古的白岩松也是广院新闻系毕业,小崔永元四届,毕业后好不容易留在了北京,正在《中国电视报》干着不痛不痒的活。
1993年春节后,崔永元打电话告诉白岩松,他中央台的同学要搞个新节目,挺缺人,要不要过去帮帮忙。这个在北京亚运村租套房子当演播室的节目,后来定名叫《东方之子》,白岩松在这档节目成了名嘴。
白岩松的成名,让觉得自己更好看点的崔永元找到了自信。三年后时间想做一档脱口秀,他问崔永元还有没有白岩松这样的人推荐,崔永元说,只剩下我自己了。时间后来说崔永元:“看到自己往日的小兄弟一飞冲天,心理开始失衡。”
这档脱口秀定名为:《实话实说》。

虽然冯小刚老跟部队大院的王朔他们混一块玩,但冯小刚只是当过兵,真在部队大院长大的是崔永元。
比冯小刚小5岁的崔永元1963年出生在天津,家里四兄妹中排名老三,四岁的时候随父亲进了京,他父亲是一支工程兵部队的政委,驻扎在丰台。
崔永元和姜文同岁,但他小时候在部队大院的日子并不像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那么艺术和狂野。也许是因为模样不好,也许是因为丰台太远,他的青春期回忆里,没有撩妹没有打架没有青春期的荷尔蒙爆炸,公开提及的,不过是看战士怎么杀猪,在院子里如何炒板栗,吃了几只麻雀,看了几部电影,读了几本小人书,挨过几顿打。吹过最大的牛逼,是上课的时候敢背着书包就走。
在丰台上完小学和中学,1981年崔永元考进了现在叫中国传媒大学的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记者。
在央广的十年,有九年是在《午间半小时》,总共拿了十六个奖,其中两个新闻最高奖一等奖。
他告诉媒体:“我们没有领域限制,就是你爱采访什么采访什么,所以我就特别自由,我采访保险可以采访半年,我把保险搞得个门清,所以到现在我都不上保险。我在国家体委泡了半年多,所以整个足球黑幕我全明白,到现在我都懂。我到边防采访了几个月,我知道这个国家有很多人什么都不计较,在那儿为了我们的和平,那样地工作着,我特别感动。”
在部队采访时,崔永元去一个高山上看哨卡,由于道路不通,于是哨兵用望远镜看他,他用望远镜看哨兵,一个在这边哭,一个在那边哭。
虽然崔永元比白岩松到央视晚了三年,但靠着当时还少见的脱口秀风格,崔永元很快名声鹊起,与白岩松不相上下。
实话实说刚开播,引起争议最大的,是主持人的相貌。有个厨子写信说:“我们全家互相问,中央台怎么了,欺我中华无人吧。姓崔的,你要知趣,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有一次一个嘉宾小朋友说:“叔叔,你长得这么难看,还当主持人啊。”
从小到大,也没人夸过崔永元帅,第一次失恋时女朋友的理由就是:“我受不了那些风言风语。”
除了这个,还有节目的生存。实话实说的策划有十个人,有学分子化学的,有学人口学的,有学油画的,有学中文、新闻的,还有学医的。他们爱看的是《南方周末》和《三联生活周刊》一类,在潜意识中会在选题和价值上去比较,忘了央视的特殊,忽略了宣传导向,一度导致节目被停播。最终经过磨合,团队“把握了大局。”
最终崔永元的离开,也与“大局”有关:“这里有政策和制度的原因,个人能力微不足道,无法逆转,我们可以容忍《实话实说》说得不是那么精彩,但是我们不能容忍在《实话实说》里说假话。”
让他离开的,还有抑郁症。
崔永元从少年时就开始失眠,这是遗传,母亲、姥姥都有睡不着觉的毛病。他总结说,失眠的人心眼小,不太好接近,失眠的人有时表现出双重人格,当着人春风扑面,独自时形影相吊。
后来又是抑郁症,压力越来越大,朋友越来越少。观众知道后,送方子的,送药的,让他信教的,都来了。没啥用,病情越来越重,严重的时候他到了自杀边缘,需要24小时的看护。医生不得不说,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你在下决心之前,先咨询一下我。
住院、吃药、心理治疗,终于活了下来。
镜头前嬉皮笑脸的崔永元,有的时候很严肃,严肃到不合时宜甚至近似偏执。
白岩松说,一次出差的晚上,他们在房间里等人玩牌,电视上正播着1983年的片子《城南旧事》,崔永元看了一会,突然严肃地感慨:“现在不知道谁还能静下心来搞这么好的东西。”其他人都没接话。
超女大火那两年,他又被指说超女庸俗,惹一身骚。在后面的采访中,虽然只看过10分钟超女,他也没服软讲和,反而讲起了公共电视和商业电视,讲起了电视的教育和责任。他甚至不愿承认超女的高收视率,“如果说它收视率高,你一定要把最科学的数据拿给我。”
在中央台,虽然不允许,主持人以公益活动的名义走穴赚钱也不少见,崔永元大红大紫那些年,他打着包票说,从来都没接过商业活动。2003年,深圳的楼盘皇庭世纪请他开盘,开发商投其所好打出了情怀牌:“他说在深圳,如果他做大户型,会特别挣钱,但是他做小户型,都做一室一厅,两室一厅,最贵的30万,便宜的10万都不到,是给深圳那些白领准备的房子。”崔永元觉得开发商是真的在为深圳打工的人建房子,一感动,去了。
崔永元恐怕不知道,这个面积40-120平的楼盘,根本就没有不到10万的房子,它成了2003年第四季度深圳销售面积、销售金额的双料冠军,卖到后来开放商单价涨了1000块。当地报纸上的卖房广告打出的标题是:《崔永元作秀皇庭世纪》。
2013年崔永元又和方舟子撕起了转基因,撕到后面,崔永元专门跑了趟美国,拍了个纪录片放网上,因为是政协委员,两会上崔永元还交了关于转基因的提案。尽管在很多人看来,崔永元有些业余和偏执,但他孜孜不倦坚持到了现在,哪怕是方舟子招惹周小平被封杀后。
2005年,南方人物周刊写了一篇对话《病人崔永元》,在问到他是否有道德洁癖时,崔永元说:我不是有什么道德洁癖,我没有特别高的要求,我要求的只是道德底线。比如你是医生,我给了你红包,你做手术时就应该认真些,不能把纱布放在我的肚子里,但是现在不是,拿了钱还会不小心把纱布留下;再比如你绑架,问我要钱,我给了你钱你一定要把亲人还给我,你不能拿了钱又把人弄死。现在都堕落到什么程度了?低于法律的底线了,但是就是这个都算过高要求。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怎么会不觉得惴惴不安呢?怎么能睡得着觉呢?
十三年后,大家睡得都还好吗?
本文发布于: 2018-6-6 23:25
Fungo Ads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崔永元往事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