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这段时间说是水深火热也不为过,与美国关系尴尬的同时,更要尽力保证与中国的关系能够达成一个恰好的平衡,真是想稳住局面,却怎么动都不舒服。
美国大使:搞不懂你们气什么!
先看美国这边,据 Global News 报道,安省此前在美国投放了一则反关税广告,本来是想在舆论上争取一些压力,结果直接踩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神经。
广告播出后,特朗普立刻叫停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这决定直接把刚和特朗普谈过的卡尼砸了个眼冒金星。
不仅如此,美国驻加拿大大使胡克斯特拉(Pete Hoekstra)连续发难,在本周三(11 月 19 日)“再发雷霆”,直指加拿大这样的行为将会被视为“插手美国选举政治”。

图源:加新社
他强调,美国不会容忍别国在选举前几周跑来用广告攻击总统政策,这样的事情在此前也没有发生过:
“如果加拿大想要通过针对美国总统及其政策的广告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并开创一个参与我们选举政治的新先例,我建议你们认真考虑一下,这是否是实现你们在美国目标的最佳途径。”
不仅如此,他还直白回应,想要重启谈判并不容易,并表示,他不太理解为什么说“加拿大是美国的五十一州”会让加拿大人如此愤怒。
美国表达的态度如此强硬,加拿大这边更加难受。
先不说贸易谈判被迫暂停,目前的经济压力和加元疲弱,以及被关税折腾得够呛的出口行业。联邦政府显然不敢硬顶,只能稳稳端着姿态道歉。
加拿大总理卡尼亲自向特朗普致歉,表态自己绝对不会在谈判期间做出这样的事情。可是即便如此,美方谈判桌也没重开。
而安省政府一边坚持自己“广告起作用”,说共和党议员因为广告倒戈,一边又无法否认这件事已经在外交层面造成后果。
真的是联邦要灭火,省府要争表现,两边目标不一致,更让加拿大在美国面前显得进退失据。
旅行警告成乌龙
再看中国这边,据 CTV News 报道,近期,不少网友注意到加拿大政府网站上出现了“针对中国的旅行健康警告更新”,与基孔肯雅热有关,并提醒所有前往中国的加拿大人应该在出发前用于预防基孔肯雅热的疫苗,并时刻小心蚊虫叮咬。
眼下中加关系敏感,任何“新增警告”的信号都会被放大,不少人疑惑,这都发生好几个月了,为何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才发布?
引起不少网友的注意后,加拿大一位发言人火速联系了报道该警告的媒体,澄清该旅行警告并非是新的内容,实际上,中国早在八月就已经在名单内;而页面显示“11 月更新”只是技术格式问题。

图源:CTV News
真正的内容更新是在十月,新增的是孟加拉国和古巴,删除的是玻利维亚等几个国家;最近一次的改动只是把特定疫苗品牌名称替换掉。
解释写得极其细致,连页面结构为何调整、哪些国家何时加入、为什么显示日期变化都一条条讲清楚。
显然,加拿大不希望这件事被外界误读为“对华发出新的健康警告”,尤其不想让北京以为渥太华在这个时间点又突然增强风险提示。
两件事放在一起也能看出加拿大现在的尴尬处境,一边是美国,稍不小心就被指责干涉选举,贸易谈判动不动被按暂停键;另一边是中国,为了保证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连系统更新日期都要马上解释清楚。
真是两大经济体都不能得罪,国内又有各省自己的政治需求,联邦夹在中间,只能不断修补裂缝。
信源:CTV News, Global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