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常见的银行费用
联邦政府计划明年启动一次全国性审查,重点盯住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收费项目,包括ATM取款费和Interac转账费。预算文件的原话是——“我们会动用一切工具和机构,解决不合理的收费和加拿大人日常遇到的痛点”。听上去挺硬气的。
对很多人来说,最烦人的收费恐怕是转账户时那笔“转户费”。预算直接点名——投资账户和注册账户(像RRSP之类)的转移费用将被禁止,相关草案最迟2026年春天前发布。根据数据,这笔费用平均每个账户要150加元。政府还要求银行必须更快地完成转移流程,并清楚告诉客户过程和费用情况。
此外,渥太华还计划“探索”提高跨境转账费用透明度,尤其是外汇换算部分——毕竟很多人都有往国内或海外汇钱的需求,时不时被莫名的手续费坑一笔。
财政部长尚帕涅在预算演讲中说:“我们将从金融和电信领域入手,推动整个经济的竞争。”换句话说,就是要让银行别再一副“你爱用不用”的态度。
银行切换也要更容易政府还要和银行合作,让大家更容易把主要支票账户从一家银行换到另一家。过去很多人想换银行,但被繁琐的流程卡住,这次政府打算出手,直接简化整个过程。
支票兑现更快预算还提议修改《银行法》,将支票存入后立即可用的金额从100加元提高到150加元。同时取消过去常见的“电子存入或ATM存入比柜台慢到账”的规则。这个变化也会适用于信托公司和贷款公司。
加密货币也要进监管框架联邦政府准备立法,正式监管加拿大境内的“法币支撑型稳定币”(fiat-backed stablecoins)。这种币其实是和传统货币挂钩的数字货币,比如1个稳定币等于1加元或1美元。新法案将修改《零售支付活动法》,让支付服务商可以使用指定的稳定币进行交易。政府想要确保这类“数字货币”体系受监管,而不是灰色地带。
Real-Time-Rail:钱要“秒到账”预算还更新了加拿大国家级开放银行系统“Real-Time-Rail”的进展。这套系统预计明年上线,目标是让资金在账户间实时转移——工资、报销、房屋首付等都能“秒到账”。政府计划在2027年中之前立法,允许消费者对自己的银行账户有更多直接控制权,比如授权自动付款或数据写入。
反应如何?有意思的是,各反对党对预算的金融改革部分几乎没怎么评论。保守党领袖波利耶夫倒是照例炮轰整份预算“花钱太多、不接地气”,强调保守党要的是“让生活负担得起的预算”。
不过,站在普通加拿大人的角度,这些银行改革其实比看起来更实在。少交点手续费、支票早点到账、换银行更方便,都是直接影响日常生活的事。
再加上7月1日已经开始实施的联邦低收入税率下调,预计到2026年每人每年可省下420加元——虽然算不上“大红包”,但至少在日常花销紧绷的当下,也是一点实打实的宽慰。
总体来看,这份预算在金融领域的态度很明确:银行体系要现代化,但更要“人性化”。政府终于意识到,不光要让资本流动得快,还得让普通人的钱用得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