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关键时刻》章节试读
自由贸易还是制裁贸易——加拿大何去何从?
文 / 半张

由美国主导的贸易战到处构筑壁垒,世界经济正面临自由贸易与制裁贸易的对决。加拿大这样一个高度依赖贸易的国家,不仅面临前所未有的打击和挑战,也正在经历生死存亡的抉择与涅槃。
贸易自古以来就是加拿大的命脉。早在1867年建国之前,原住民与早期定居者已就鱼类、皮毛等产品进行交换。随着时间推移,贸易在国内及全球范围内不断发展。如今,贸易在加拿大经济中占比高达67%。
加拿大坚定支持自由贸易。目前已与51个国家签署15项贸易协定,几乎覆盖全球经济的三分之二。在七国集团(G7)中,加拿大是唯一与其他所有成员国均签有贸易协定的国家,这使加拿大企业能够触达全球15亿消费者。
然而,如今加拿大贸易正面临严重威胁,源于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2025年1月重返总统职位后,特朗普向包括加拿大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发动贸易战。2025年3月,他对加拿大出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能源产品10%)。更令人担忧的是,他多次威胁要将加拿大“吞并”为美国第51个州。随后,2025年4月2日,他对全球185个国家施加“对等关税”制裁,正式开启了一场全球贸易战。
这场贸易战震撼金融市场,席卷全球各地。如今,世界各国屏息观望——美国正在将自由贸易推向贸易限制。对于加拿大而言,这正是重新审视既有贸易关系、保障未来繁荣的关键时刻。
渔业、皮毛与森林:加拿大的比较优势
贸易为何如此重要?贸易是经济增长、繁荣与全球联结的关键。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研究了贸易如何使各国专注于自身优势,获得无法自主生产的商品,并推动创新。
本质上,贸易之所以高效,在于专业化与比较优势——通过输出本国强项、进口所需资源,各国均可受益。
那么,加拿大在贸易中具有哪些专业化与比较优势?早在建国之前,原住民通过捕鱼和狩猎维系生计;欧洲定居者随后带来了皮毛与鱼类贸易,将这片土地与世界连接。正是这些早期产业构成了加拿大经济的基础。直至今日,自然资源仍是其最大贸易优势。
自然资源对加拿大经济有多重要?从森林、渔业,到石油、天然气与矿产,加拿大自然资源不仅创造就业、带来收入,更支撑着全国各地社区。2024年,农林渔业、采矿及油气领域的出口额达2690亿元,占加拿大全部出口额7200亿元的37%。
自由贸易还是保护主义:加拿大的选择历程
自由贸易是指跨越国界买卖商品与服务时,不征收额外税费或附加限制;而各国为保护本国产业设置税费与壁垒时,即为保护主义。
加拿大的贸易政策始终着眼于为本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打开海外市场,强化关键贸易关系,同时寻求新机遇,并确保贸易成果惠及全体国民。受经济波动、政治变化与全球趋势影响,加拿大常常在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之间摇摆。
早期国家政策以保护主义为主导。1867年建国后,加拿大希望培育本土产业,减少对外国商品的依赖。1879年,由保守党总理约翰·A·麦克唐纳推出的《国家政策》,包括维持高额进口关税、建设横贯全国的铁路以及推动西部移民等措施,促使贸易由南北(与美国)转向东西(国内)。
不过,加拿大并非一直拒绝自由贸易。1854至1866年的“互惠条约”允许与美国之间无关税贸易自然资源。条约到期后,加拿大又回归了数十年的保护主义。20世纪中期,加拿大开始转向自由贸易。经济大萧条和二战之后,各国渴望经济合作。加拿大参与创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1947年),推动全球贸易壁垒下降。1965年,加拿大与美国签署《汽车协定》,实现汽车及零部件免关税贸易,开启两国更紧密的经贸关系。
20世纪80至90年代,加拿大全面拥抱自由贸易,拓展市场并吸引外资。关键协议包括:
- 1989年《加美自由贸易协定》(CUSFTA):两国大部分关税取消;
-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将贸易区扩大到墨西哥,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区之一。
这些协议标志着加拿大从保护主义彻底转向自由贸易。
近年来,加拿大积极将视野拓展至美国之外,与全球主要伙伴签署新协议,以增强企业触达市场的能力,应对经济变化。关键协定包括:
- 2017年《全面经济与贸易协定》(CETA):与欧盟27国达成,简化商品与服务贸易程序;
- 2018年《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与10个太平洋沿岸国家合作,打开增长迅速的亚洲市场;
- 2020年《美墨加协定》(CUSMA):更新NAFTA,保持与美墨贸易强度,并新增数字贸易与劳工权利规则。
尽管这些协定为加拿大经济注入增长活力,也带来挑战,如保护本土文化(影视、音乐)免被外来内容淹没,以及确保贸易伙伴遵守公平工资与环境标准。加拿大的策略是在捍卫工人、产业和环境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自由贸易。
总体来看,加拿大的贸易政策经历了从保护、自主发展到全面开放的演变。尽管围绕自由贸易的讨论依旧激烈,但贸易对加拿大经济与未来增长依然至关重要。
自由贸易乃万能之药?不太可能
许多加拿大人既热情又务实地认识到,自由贸易并非万能。当我们回顾贸易政策历史,便能看到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之间的不断博弈。
虽然自由贸易确实带来诸多经济好处——如出口增加、就业提升与接触新市场——但也引发了对本土产业衰退、收入不平等和环境恶化的担忧。
批评者认为,像NAFTA、CETA这样的协定多数惠及大型企业,牺牲了工人和小企业的利益;他们还指出,这些协议在争端解决中往往由国际仲裁机制而非法院处理,削弱了国家主权。
而自由贸易支持者则强调其带来的经济增长与竞争力提升。他们认为,加拿大是一个小而开放的经济体,依靠贸易实现繁荣,无法退回保护主义怀抱。
这种分歧也常体现在选举中。1988年的联邦大选便是典型实例。当时,总理布赖恩·穆尔罗尼领导的保守党与美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遭到自由党和新民主党的反对。自由党领袖约翰·特纳担忧协定将使加拿大“美国化”。最终,穆尔罗尼政府以多数优势在1988年10月1日选举中胜出,获得169席多数,自由贸易协定于1989年1月1日生效。
根据2022年大卫·科莱托(David Coletto)的民调分析,加拿大人对加美自由贸易的态度经历了从反对到支持的明显转变(图表略)。
有效与否?一些实证证据
加拿大人有充分理由相信并支持自由贸易协定(FTA)。加拿大政府在2022年的一项研究中,对自由贸易协定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计量经济学结果指出:
“有充分证据表明,自由贸易协定具有创造贸易的作用,并发挥了其预期效应。加拿大的自由贸易协定项目显著推动了加拿大与协定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增长,其增长幅度超过了与非协定国家的贸易增长。”
报告还指出,不同自由贸易协定对贸易增长的贡献程度各不相同。例如,《加智自由贸易协定》(CCFTA)使加拿大与智利双边贸易增长速度比无协定情况下快12.2%;《加哥自由贸易协定》(CCoFTA)则使加拿大与哥伦比亚之间的贸易增长平均快了5.8%至7.9%。
此外,与哥斯达黎加、秘鲁、韩国、乌克兰及美墨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均在加拿大出口与进口两方面促进了双边贸易增长(图表略)。
所有这些发现表明,自由贸易协定作为制度性工具,确实在促进贸易方面发挥了作用。对加拿大而言,在某些情况下成效显著,在其他情况下则有限。这也说明,影响贸易关系和绩效的因素不仅仅是协定本身,还有诸多变量在起作用。
信任破裂,贸易崩溃
信任与特殊关系是贸易成功的关键。过去,加拿大通常在对英或对美贸易中享有较好的市场准入,但从未能同时兼得。然而,通过多边协议如《关贸总协定》(GATT)和《美墨加协定》(CUSMA),加拿大终于实现了同时进入这两个关键市场的理想局面。
然而,近期的全球变局打破了这一理想。加拿大第24任总理、自由党领袖马克·卡尼在一次视频讲话中直言不讳地指出:
“如今的全球经济,与昨日已经完全不同。”
他接着说:
“自二战以来,加拿大一直依赖一个以美国为支柱的全球贸易体系。虽然这个体系并不完美,但几十年来确实为我们国家带来了繁荣。而如今,这个体系已经结束。我们与美国日益加深的经济一体化关系已经结束。美国肩负全球经济领导责任、缔结建立在信任和相互尊重基础上的联盟、倡导自由开放贸易的八十年时代,已经结束。”
他连续三个“已经结束”的声明,道出了一个核心真理:信任破裂,贸易就会崩溃。正如那句名言所说:“信任需要数十年建立,只需一瞬破裂,却要用一生去修复。”
支持国货!经济民族主义的象征
面对特朗普的关税,许多加拿大人感到必须团结一致。一种广受欢迎的回应方式是:“支持加拿大制造!”于是,从超市到酒类专卖店,从“美式咖啡”到“加式咖啡”,人们正用钱包投票。
不过,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经济爱国主义需要付出代价。一项2025年的调查显示:在相同价格下,75%至100%的加拿大消费者在所有价格层级中都会选择加拿大产品。但如果加拿大产品贵10%,选择率明显下降——当商品价格为10加元时为79%,100加元时为69%,1000加元时降至52%。若价格溢价提高至20%,选择率进一步下降:10加元时为68%,100加元时为51%,1000加元时仅45%。
调查还发现,选择加拿大商品的消费者不仅受价格影响,更受原则与身份认同驱动。价值观与情感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尽管有些人为了省钱会改变选择,但也有不少人愿意为支持本国产品付出更多。
该报告总结道:“在当今经济中,爱国主义有时确实代价高昂,但对许多加拿大人而言,这依然值得。”——一个加拿大人,选择站在加拿大一边。
建设加拿大:我们没有“牌”,但有工具!
加拿大人不只是消费者——我们也是国家的建设者。
我们知道,美国总统可能会像对乌克兰总统说的那样:“你们手上没牌。”的确,我们或许并非握有所谓“王牌”,但我们有建设更强大加拿大的工具。
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最大的财富其实是我们的人民。
在历史的长河中,来自不同背景的加拿大人凭借技能与创造力,共同塑造了这个国家。以下是两个典型例子:
第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是建设联结加拿大的太平洋铁路。19世纪80年代,数千名华工冒着极大危险,在落基山脉修建了铁路最艰险的一段。这不仅是一条铁路,更是一条将加拿大从东岸连到西岸的动脉,促成全国贸易,加强国家防御,凝聚了国家认同。
如果没有这些工人,会怎样?历史学家一致认为:就不会有这条铁路。而没有这条铁路,会怎样?加拿大可能始终处于分裂状态。历史证明,每一记锤响、每一颗钉子,都是移民工人构筑今天加拿大的重要一环。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菲沙河沿岸的无名英雄。在列治文斯蒂文斯顿造船厂旧址博物馆,一座保存完好的“华工宿舍”伫立在水边。其中,一条展览横幅写道:
“华工曾占罐头厂生产线工人总数的90%,工资通常仅为白人同工的一半。若没有华工的体力劳动,加拿大的罐头产业不可能在初期生存下来。”
这段话揭示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华工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渔业与罐头产业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他们的辛勤、坚韧、灵活与不怕吃苦,是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些华工,渔业与罐头产业可能早已难以为继,相应的就业岗位也不复存在。渔业与罐头产业如此,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亦然。
王牌欺人,工具筑路,人民建国。
结语
加拿大人或许应感谢特朗普——是他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贸易关系,是他迫使我们重新选择贸易伙伴,是他让我们更加团结,并推动国家涅槃重生,迈向未来繁荣。
我们的贸易政策已经从过去的保护主义逐步转向现代自由贸易协议。尽管关于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的争论从未停止,加拿大总体上选择了自由贸易,以保障经济稳定。
但这种选择也带来了挑战:加拿大必须在处理全球贸易复杂性的同时,应对新的地缘政治重构,并倾听人民的忧虑。
最终,自由贸易或保护主义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在于如何处理独立与平衡。加拿大的历史告诉我们,成功的贸易政策需要灵活应变、适应变化,同时在全球合作与本国利益之间寻求共赢。
最忌讳的是,一方面对特朗普针对加拿大的制裁贸易义愤填膺,另一方面又以同样逻辑对其他贸易伙伴挥起保护主义大棒——制裁这里,制裁那里。这不是平衡,而是双标。
面对联结紧密又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经济,加拿大必须持续探索,实现这种自我与自主的平衡,建设一个更伟大的加拿大。
参考文献:
【1】Some authors argue that Canada was a product of free trade. For example, Fur Trade to Free Trade: Putting the Canada-U.S. Trade Agreement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White, Randall, Hunter, Sam: 9781550020373: Books – Amazon.ca,
【2】Canada – Trade (% Of GDP) – 2025 Data 2026 Forecast 1960-2023 Historical
【3】Canada Trade Data Online
【4】About Canada’s trade policy; and Peter Urmetzer (2003), From Free Trade to Forced Trade: Canada in the Global Economy, Penguin Canada.
【5】National Policy |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6】1988 Canadian federal election – Wikipedia
【7】David Coletto (2022), Free Trade at 35: Canadian Public Opinion, Then and Now – Policy Magazine
【8】Canada’s State of Trade 2022: The benefits of free trade agreements
【9】Canada Trade and investment agreements
【10】“The global economy is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today than it was yesterday.” — Mark Carney – YouTube
【11】What Price Will Canadians Pay to Buy Canadian? – Innovative Research Group
【12】From Tides to Tins | Salmon canning in BC
附录:《关键时刻—加拿大华裔百人会205政策建言录》目录
荣誉主编:胡元豹
主编:丁果
序言:国家面临挑战,华人一定挺身而出 / 丁果
怪兽横行的时代:过渡期的加拿大外交政策 / 胡元豹
同舟共济,在挑战中成长 / 吉米言
百年变局与加拿大的历史机遇 / 丁果
加拿大,北国坚强而自由 / 谢坚
过往与未来:加拿大与中国经贸关系再平衡 / 邵威
加美关税困境和因应之道 / 史丹利·云堡
如何应对美国对加拿大态度的转变? / 陈志动
自由贸易还是制裁贸易—加拿大何去何从? / 半张
全球贸易冲突将如何影响乔治王子市的未来? / 余星友
特朗普引发全球贸易战,加拿大华人应关注的重点 / 金荣洙
乱云飞渡仍从容;与沈观健谈关税战及其他 / 丁果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水资源与美加贸易战 / 钱路
从治疗到预防:老年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型 / 于卫东 阿登·亨利
中医药对加拿大全民健康的战略路线探索 / 高健莹
加拿大须重新定位,华人应有所改变 / 方君学 丁果
信心、创新与选择:加拿大科技创业者的出路 / 顾军刚
摆脱倚赖,发展独立影视业 / 陆毅鹏
房地产行业的困局与突围 / 刘毅
华裔慈善与加拿大可持续复兴之路 / 王安信
附录一 百人会民调 2025 综述
附录二《2025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华裔省民对加美关系的看法》调查报告
后记:以赤子之心,为加拿大未来建言/胡子修
购书方式—请电邮:ccs100ccs100.2018@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