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华人艺术在温哥华

2025-10-14 |作者:网易艺术 | 来源:環球書法藝術網

1885年的一天,一個16歲的中國男孩來到溫哥華,給他開洗衣店的叔叔打工。當時這個城市才剛開始鋪設市中心的街道。男孩的名字叫李玉田(後來改為李鐵夫)。不久他去了英國和美國學畫,成為最早在西方學習藝術的中國人。我一直很喜歡這個故事,因為李鐵夫到海外落腳的第一個城市竟然是溫哥華。

從1886年溫哥華建城時起,華人移民就是這個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很少有人知道上世紀以來華人藝術對溫哥華的文化生活所作的出色貢獻。自二十世紀初起至今,在本地曾舉辦過許多重要的傳統和當代中國藝術展覽,使溫哥華成為北美介紹華人藝術最活躍的一個城市。華裔人士對本地藝術界的發展也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遺憾的是,許多有關的歷史資料都沒有妥善地整理和保存下來。

0-20251014-104759-68ee8ccf3d117

Vancouver in 1880s 1880年代的溫哥華

溫哥華美術館(Vancouver Art Gallery)創立於1931年。僅僅兩年之後,1933年6月在西喬治亞街當時美術館的白色建築中,就舉辦過一次規模相當可觀的中國繪畫展覽。92件展品包括宋、元、明、清和現代名家,如李公麟、馬遠、文征明、黃慎、唐寅等人的作品,絕大部分都來自當時麥基爾大學中國學系主任江亢虎博士的家藏。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知名人物,他與清宮和北洋軍閥都有不同尋常的關係。他能收藏到這類博物館級的作品是有可能的。展覽第一周的觀眾多達3500人。江亢虎還在溫哥華做了兩次有關中國藝術的講座,並受到本地華人社區的熱烈歡迎。

0-20251014-104759-68ee8ccf40bae

江亢虎收藏展

0-20251014-104800-68ee8cd0380d9

Jiang Kanghu(Kian Kang-hu)江亢虎1883-19540-20251014-104800-68ee8cd007a6a

June 1399,VancouverArt Gallery 1933年的溫哥華美術館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覽中有 10幅畫均出於一位女畫家楊令茀之手 。她是民國時期最早出國展覽的女藝術家之一,例如1926年的美國費城博覽會和1928年東京的中日藝術家聯展。她不僅擅長傳統水墨,也曾在故宮創作過許多歷代帝王肖像。在溫哥華展覽的就有兩幅宋代皇帝和元代王后的畫像。想必她的作品給溫哥華觀眾留下很深的印象。1936年她再次被邀請前來參加溫哥華建城五十周年的藝術展覽會。

0-20251014-104800-68ee8cd071364

民國時期最早出國展覽的女藝術家之一 楊令茀 Yang Lingfu(1887-1978)0-20251014-104800-68ee8cd0dc849

民國時期最早出國展覽的女藝術家之一 楊令茀0-20251014-104801-68ee8cd104b82

楊令茀 Yang Lingfu 主要作品之一

二戰以後溫哥華逐漸走向一個現代城市。但是藝術市場仍很薄弱,藝術家展示作品的場地很少。1965年一位年青的華人移民黃博施(Bau-xi Huang)決定創辦一家畫廊,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黃博施勇氣十足,因為他的儲蓄只勉強夠支付畫廊第一個月的開支。但他的主意是正確的,很快畫廊就得到許多藝術家的支持而存活下來。在1960年代博施畫廊已代理一批最優秀的加拿大藝術家如David Mayrs、Ian Wallace、Jack Shadbolt、Toni Onley等,成為加拿大舉足輕重的重要畫廊。現在博施在多倫多和西雅圖都有分店,去年剛剛慶祝了它的五十年慶。這樣長命的畫廊是十分罕見的。

0-20251014-104801-68ee8cd19464f

黃博施Paul Bau-Xi Huang(1933-)0-20251014-104801-68ee8cd1e2331

Bau Xi Gallery opened in1965 at 555Hamilton Street(1965年Bau Xi畫廊在溫哥華Hamilton街開張)二十世紀由華人移民黃博施創立的bau-xi畫廊

上世紀的最後二十年間大溫地區的華人藝術家人數有明顯的增長。不少藝術家屬於第二代移民:在本地出生或成長,而更多是從香港、臺灣、中國大陸或海外來的新移民。為了反映和探討他們所面對的一系列挑戰:文化身份、種族、傳統和社會參與等問題,溫哥華的一些藝術文化機構策劃了一系列重要的展覽。例如1989年中華文化中心的“華裔藝術家之蛻變”、1991年同一機構的“覓:加拿大華裔現代文化探索展”以及1995年溫哥華美術館的“在此處而非彼處”等。林蔭庭(Ken Lum)、黃柏武(Paul Wong)、曾慶偉(Henry Tsang)、顧雄等華裔藝術家的名字也頻繁地出現在溫哥華的藝壇上。還有許多華人藝術家的社團也相繼出現。其中規模最大的可能是1992年成立的溫哥華華人藝術家協會,至今已有24年的歷史。

0-20251014-104802-68ee8cd238b4c

In Transition,Chinese Canadian Artists inVancouver,1989,1989年在中華文化中心舉辦“華裔藝術家之蛻變”Chirese Cultural Centre 中華文化中心0-20251014-104801-68ee8cd1e2e03

Self Not Whole:Cultural Identity & Chinese -Canadian Artists inVancouver,1991覓,1991年的“加拿大華裔文化探索展”

0-20251014-104802-68ee8cd222a9d

9. 1995年在溫哥華美術館舉辦的“在此處而非彼處”的華人藝術家展覽0-20251014-104803-68ee8cd38363b

Paul wong,Windows 97 neon sculpture,1997 黃柏武97窗口霓虹燈裝置0-20251014-104803-68ee8cd377c24

Ken Lum林蔭庭的裝置作品

溫哥華美術館在1987年舉辦了去世不久的中國著名畫家李苦禪的個展,展出李苦禪紀念館提供的90件代表作,並出版了展覽圖冊。這在當時歐美的美術館中是非常罕見的。大部分西方主流藝術機構都是在九十年代末期才開始接觸中國藝術,而溫哥華美術館在這方面幾乎領先十年。以後該館又相繼舉辦了張大千和潘天壽的個展。成為海外唯一一家先後舉辦了三位二十世紀中國繪畫大師個展的西方美術館。

0-20251014-104803-68ee8cd3b3c69

Catalogue of exhibition Li Kuchan(1899-1983)李苦禪畫展圖錄June 1987 VancouverArt Gallery 溫哥華美術館

0-20251014-104804-68ee8cd4014b9

Chinese art in vacouver 中國藝術在溫哥華(李苦禪展出作品)

1990年代藝術市場也在緩慢地成長。一位剛從臺灣移民的收藏家陳秀從建立了亞太國際藝術公司並聘請我擔任總監。1995年我們在溫哥華會展中心和海濱酒店舉辦過兩場中國和亞洲藝術品的拍賣,早於其他大部分加拿大藝術拍賣會。亞太國際還出版了兩本紀念著名藝術家林風眠與方幹民的專著。

0-20251014-104804-68ee8cd4414a8

Auction catalogues by Asia Pacific Art Promotions亞太國際藝術公司出版的拍賣圖錄,19950-20251014-104804-68ee8cd4e619e

Auction catalogues by Asia Pacific Art Promotions亞太國際藝術公司出版的拍賣圖錄,1995

1995年香港慈善家王梁潔華女士決定在溫哥華市中心她家擁有的物業尼爾遜大廈開設一間畫廊。她徵詢了策展人侯瀚如等友人的意見,制定了支持和推介當代華人藝術的目標,並邀請我來主事。從1996年起,一間商業畫廊精藝軒和非盈利的梁潔華藝術基金會酒先後在同一地址建立。精藝軒由於展出巴斯基亞(Jean-Michel Basquiat)、激浪派漢森父子(Al and Beck Hanson)和一系列海內外當代華人藝術家的作品,如侯瀚如策劃的“不確切的快感”首次向北美介紹馮夢波、張培力、朱加、嚴培明、王度、楊詰蒼、沈遠、黃永砯、周鐵海等,很快成為加西最引人注目的畫廊之一;而作為海內外第一個專門贊助當代華人藝術的公益機構,梁潔華藝術基金會也因資助和協辦上海雙年展、侯瀚如和小漢斯策劃的“移動城市”巡展、以及獲得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的蔡國強“威尼斯收租院”等許多重要活動而聞名海內外。

0-20251014-104805-68ee8cd568363

Annie Wong,Dick Chen and Zheng Shengtian In Beijing梁潔華、陳定中與鄭勝天在北京0-20251014-104805-68ee8cd57dda1

Art Beatus’s pening exhibition精藝軒開幕展覽0-20251014-104805-68ee8cd5015c6

1999 Venice 蔡國強

0-20251014-104805-68ee8cd5b8177

Chinese art in vacouver 中國藝術在溫哥華(黃永砯)

梁潔華基金會也是1997年“中國二十世紀名家國畫展”來加的主要贊助者。出人意料的是前來參加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親自到溫哥華美術館主持了剪綵儀式並觀看了畫展。參加開幕式的還有國畫大師關山月和兩國的外交部長。50幅展品包括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潘天壽、李苦禪和傅抱石等許多大師的畫作,也有活躍於當今畫壇的優秀藝術家的精品。

0-20251014-104806-68ee8cd6783a7

Chinese President Jiang Zeming at the opening of the Painting Exhibition of Twenty Century Chinese Masters,Vancouver Art Gallery,1997(1997年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出席溫哥華美術館“中國二十世紀名家國畫展”開幕式)

大約與此同時加拿大藝術家蔔漢克(Hank Bull)和我開始籌畫一項全市性的活動叫做“江南:中國現當代藝術”。一位卑詩大學研究生夏蔚也參加了我們團隊。經過三人的多次討論,我們決定舉辦這個雄心勃勃的計畫,以較大規模在溫哥華展示來自中國江南一帶(滬寧杭三角洲)的傳統與當代藝術。這項倡議得到本地藝術界的積極回應。1998年春天,由大溫地區12間美術館、畫廊、藝術家專營空間、大學和文化機構參加的“江南”計畫正式開幕。

0-20251014-104807-68ee8cd738dd3

Participate of jiangnan project:Curator Hank bull, Zheng Shengtian and Artist Zhou Tiehai, Geng Jianyi“江南”策展人蔔漢克、張勝天與藝術家周鐵海、耿建翌

1998年5月, 作為“江南”計畫的一部分,潘天壽畫展首先在溫哥華美術館開幕。這是潘天壽至今在海外的唯一一次個展,展品全部由潘天壽美術館提供。潘天壽是現代中國藝術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繼承、創新和藝術教育等方面都有巨大的貢獻。精藝軒舉辦了題為“中國現代藝術的三代人”的展覽,介紹了三位女藝術家丘堤、龐濤和林延的家庭傳承和變化。其他的11個展覽分別介紹了1980年代以來在國內外崛起的藝術家黃永砯、徐冰、陳箴、穀文達、張培力、周鐵海、耿建翌、丁乙、申凡、陳海燕、施慧、梁紹基、胡芥鳴、陳研音、施勇、楊振中等。本地的華裔藝術家,傳統和當代風格兼有,如林蔭庭、黃柏武、顧雄、周士心和陳風子也在不同的展場展出。活動以一項盛大的國際研討會結束,應邀演講的都是學術界的領軍人物:來自中國的有栗憲庭、高名潞、範迪安、張晴和廖雯;國外學者包括蘇利文(Michael Sullivan)、甘思偉(James Caswell)、李鑄晉、安雅蘭(Julia Andrews)、沈揆一、梁莊愛倫(Ellen Johnston-Laing)、文以誠(Richard Vinograd,)、侯瀚如等。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稱讚說這是他歷來所見到的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當代藝術活動。

0-20251014-104807-68ee8cd729ed8

“Uncertain Pleasure”exhibition at Art Beatus curated by Hou Hanru,1997 精藝軒展出“不確切的快感”侯瀚如策劃

“江南”計畫的成功對社區是極大地鼓舞。建立一個專注於亞洲藝術的藝術空間的想法得到了黃光遠(Milton Wong)、賀芳霓(Stephanie Holmquist)等一批中外贊助人的熱心支持。1999年溫哥華當代亞洲藝術中心(簡稱Centre A)在市中心的Homer街開幕。自此以後這個中心舉辦過一系列亞洲和中國的重要展覽,尤其是在搬遷到西喜士定街原火車站高大寬敞的建築以後,陸續介紹了楊詰蒼、沈遠、陳界仁、袁廣銘、楊福東、邢丹文、隋建國、王天德、葉偉立(Wei-li Yeh)、徐浩恩(Howie Tsui)等許多來自中國大陸、臺灣和香港的傑出藝術家。

0-20251014-104807-68ee8cd76627b

International Symposium:Let’s Twist Again Organized by Centre A 2007 溫哥華當代亞洲藝術中心舉辦的國際研討會

0-20251014-104807-68ee8cd77cecf

China Trade,curated by Zheng Shengtian 中國生意鄭勝天策劃 Centre A,2006溫哥華當代亞洲藝術中心

除了Centre A 之外,本市的其他藝術機構也對增進太平洋兩岸的藝術對話做出了可觀的貢獻。溫哥華當代美術館(Contemporary Art Gallery)曾邀請蔡國強前來製作一個現場裝置和行為作品“水墨畫表演”。溫哥華美術館則自1997年起,在二十多年來持續舉辦了華人藝術家朱金石、黃永砯、王度、張洹、宋冬等人的個展,或在他們的公共藝術場地展出了張鷗、林明弘、徐震的傑出作品,大大增進了本地觀眾對當代華人藝術的興趣。

0-20251014-104807-68ee8cd7eea23

Chinese art atVancouver Art Gallery 溫哥華美術館展出的華人藝術(Zhu Jingshi Tao of Rice Paper,1997-1998朱金石 宣紙之道)

0-20251014-104809-68ee8cd93ebd0

Chinese art at Vancouver Art Gallery 溫哥華美術館展出的華人藝術(Song Dong:Waste Not,2010-2011 宋冬:物盡其用)

2012年溫哥華觀眾迎來了又一個規模和“江南”相近的藝術活動。由Centre A發起的華人藝術系列展覽“黃燈:中國新媒體藝術”借用了藝術家汪建偉前一年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辦的個展標題。最早提出“黃燈”這個概念的越南策展人Dinh Q Le。他說:“許多藝術家把政府對當代藝術的態度比喻為黃燈,吃不准你是該繼續下去還是完全停止。”這個比喻也很形象地表達了華人藝術家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這一系列展覽從2012年3月到6月在Centre A、溫哥華美術館、貝爾金美術館(Morris and Helen Belkin Art Gallery)、素裏美術館(Surrey Art Gallery)、斯科特畫廊(Charles H. Scott Gallery)和共和畫廊(Republic Gallery)舉行,推出了不同年齡層的15位藝術家汪建偉、榮榮與映裏、楊福東、闞宣、曹菲、黃然、陸揚、張樂華、Remon Wang、林縝和葛非。兩部電影:侯孝賢的“金城小子”(劉小東)和Alison Clayman“永不後悔”(艾未未)也在同時上映。

0-20251014-104809-68ee8cd953d63

Michael Lin Georgia Street Plaza 2010 林明弘:喬治亞街廣場

0-20251014-104809-68ee8cd96b70a

A Master ofPast,Present and Futuer, Chang Dai-chien’s first exhibition in Canada 2000-2001無人無我,無古無今:張大千加拿大首展

0-20251014-104808-68ee8cd8aaed2

Wang Du:Parade 2005王度:遊行

0-20251014-104809-68ee8cd94f9f1

Madeln Company Calm 2013 沒頂公司(徐震)平靜

0-20251014-104811-68ee8cdb0972b

Vancouver Biennale溫哥華雙年展(Ai Weiwei F-Glass,2015艾未未)

有鑒於這個城市對華人藝術發展的密切關注,第一份專注於華人藝術的英語雜誌在這裏創辦並不令人詫異。2001年,有遠見的臺灣出版家簡秀枝邀請林蔭庭教授和我組建一個團隊來編輯一本新雜誌,以滿足西方讀者對華人藝術資訊和批評日益增長的需求。在典藏出版社的支持和以華睿思(Keith Wallace)主編為首的編輯部的努力之下,《Yishu》(典藏國際版)自創刊至今已出版了14年。這份刊物密切關注當代華人藝術在過去十多年間的發展與變化,成為全球專家、學生、收藏家和藝術愛好者最主要的參考讀物之一。

0-20251014-104810-68ee8cda8d6ff

Yishu雜誌《典藏國際版》

溫哥華是北美通向亞洲的門戶,又具有多元文化背景,是發起和推進外部世界與中國對話的理想平臺。最近兩屆溫哥華雙年展給城市的街頭和公園帶來了不少引人注目的華人藝術家公共藝術作品,如嶽敏君、展望、劉建華、任軍、王書剛、鄭濟忠、艾未未等。2014年溫哥華美術館在何鴻毅基金會等機構的支持下,也舉辦了兩個重要的展覽:《紫垣擷珍》故宮藏品展和《開卷:當代與傳統》中國當代藝術展,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0-20251014-104811-68ee8cdb08785

Unscrolled:Reframing Tradition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Vancouver Art Gallery,2015 溫哥華美術館舉辦《開卷:當代與傳統》中國藝術展(Xu Bing:Background Story 徐冰:背景故事)

0-20251014-104811-68ee8cdb26a0a

Chinese art in vacouver 中國藝術在溫哥華 徐冰英語教室

與此同時,溫哥華美術館也正式宣佈了亞洲館(Institute of Asian Art)的成立,為這個主流藝術機構的發展掀開了新的一頁。溫哥華是亞洲以外亞裔和華人居民比例最高的城市。亞洲館的成立不僅符合本地人口結構的現實,也反映出我們對全球文化版圖中這一重大變化的歡迎。優秀的華人當代和傳統藝術作為加拿大多元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將會得到更頻繁和精彩的呈現,也將給本地多元族裔帶來更多鑒賞、互動、交流及研究華人藝術的機會。

0-20251014-104810-68ee8cdaf010c

鄭勝天先生近照

鄭勝天曾於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工作30餘年,1990年移居溫哥華。曾協同創辦溫哥華華人藝術家協會和溫哥華當代亞洲藝術國際中心(Centre A),任該中心及溫哥華美術館的董事,現任《典藏國際版》(Yishu: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總策劃和溫哥華雙年展亞洲資深策展人。其策劃與合作的重要展覽包括“上海摩登”(慕尼克,基爾,2004)、第五屆上海雙年展(上海、2004)“中國生意”(溫哥華,2006)、“轉世”(多倫多,2007)、“藝術和中國革命”(紐約,2008)和“黃燈:中國新媒體藝術”(溫哥華,2012)等。作為藝術家,他的作品自1960年代以來曾在中國、美國、加拿大和俄國展出,2013年獲加拿大艾米莉 · 卡美術與設計大學(Emily Carr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授予榮譽博士稱號,2015年被溫哥華美術館聘為亞洲分館藝術總監。

640-20251014-104812-68ee8cdc62e6e

環球書法藝術網 |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Fungo Ads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华人艺术在温哥华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