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由国际学者编制的最新全球最具吸引力城市指数(Global Power City Index,GPCI)综合分析,温哥华与其他主要城市相比实力正在下降。从2015年的排名第20位跌至现在的第36名,十分令人震惊。同一榜单上的另一个加拿大城市多伦多名次也在下滑,从10年前的第16名,如今跌至第24位。
据Postmedia报道,“全球最具吸引力城市指数”调查是由日本森纪念基金会城市战略研究所每年编制,指数使用包括经济、研究与开发、文化融合、宜居、环境、交通在内的70项指标,对全球48个城市进行排名。

在其最新发布的指数中,伦敦、英国、纽约、东京、巴黎和新加坡位居前五名。
墨西哥城、雅加达、开罗、南非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和孟买位列末座5名。
比“全球宜居城市指数”更全面
尽管该指数知名度并不高,但它比知名度更高的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编制的“全球宜居城市指数”(Global Liveable Cities Index)更为全面。
今年,经济学人智库将温哥华排在172个城市中的第十位。这一排名虽较去年的第七名有所下降,但仍是前十名内唯一的加拿大城市,也是北美唯一。
根据全球最具吸引力城市指数,对温哥华来说也不尽然是坏消息,譬如在环境议题上的排名就相当高,宜居性也不错。
令人不安的趋势是,温哥华在经济、研发、交通以及作者所说的“文化融合”方面表现不佳。
西门菲沙大学(SFU)城市项目主任甄瑞谦(Andy Yan)指出,全球最具吸引力城市指数比经济学人智库的宜居性排名更为“严肃”。他强调,该指数由一支国际学术“巨星”团队经营,其中包括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Alan Scott教授、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Saskia Sasson教授,以及日本明治大学的川宏雄(Hiroo Ichikawa)教授。
甄表示,“自2015年以来,目睹这座城市的衰落令人痛心。”温哥华在全球最具吸引力城市指数的排名下降,“对我们来说不是好兆头”,他同时指出,其部分原因可以归因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崛起”。
这个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提出,他认为世界上那些长期拥有发达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地区正在被一些发展中地区追赶。
甄担心温哥华的决策者正在浪费这座城市“天赋”的自然美景、资源以及创业精神,并怀疑多伦多是否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加拿大总体上都在苦苦挣扎
“看起来加拿大总体上都在苦苦挣扎。”

乐观的一面是,温哥华在环境指标方面排名第11位,包括空气品质、气候行动承诺以及清洁水源和绿地的可及性。
此外,温哥华在宜居性方面排名第18,与经济学人智库的结果大致相同,这比2022年的第31位有所提升。
宜居性方面显示,温哥华在预期寿命、“社会自由与平等”、“工作方式灵活性”和“人均总工作时间”方面表现良好。
但就租金成本、零售商店种类、医生数量和谋杀案数量而言,温哥华的宜居性并不理想。
当评估温哥华的经济时,其前景再次变得黯淡,排名为第26位。而在研究与发展的水平上,它的排名仅为第27位。
经济类别显示,温哥华与加拿大大部分地区一样,在决定大多数人生活水平的关键指标——人均GDP——上低于平均水平,而且没有太多大公司在此落户。但在“工作场所自由度”和熟练工人的可用性方面,温哥华表现较好。
全球最具吸引力城市指数并不计算当地工资与房价的比率,这多少有些遗憾,因为房价一直是温哥华和多伦多的致命弱点。
该指数的研发类别显示,虽然温哥华在整体“学术表现”方面表现不错,但在整体研究人员数量上得分很低,尤其是在研究与发展的投入资金方面更是低得多。
而温哥华在“可达性”(涵盖交通)这项指标的排名更加令人沮丧。在48个城市中仅勉强排在第38位。
此项指标之所以评分较低,主要是因为温哥华交通拥堵和“公共交通出行便利性”方面评分较低,独立研究指出,这在整个大温哥华地区都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最后,温哥华在“文化互动”(cultural interaction)这项类别中排名偏低,仅排在第42位。
总而言之,全球最具吸引力城市指数对温哥华和多伦多的表现给出了一份好坏参半的成绩单。
这两个城市排名在过去十年的下滑趋势尤其值得警觉。
图:GP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