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专家:改善加中关系的努力与所遭遇的问题在角力

2025-07-11 |作者:Yan Liang | 来源:RCI

加美贸易出现停滞后,加强与中国贸易往来的呼声日渐增长,但为什么改善关系的努力没有预期顺利?

WASHINGTON, DC - MAY 06: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R) meets with Canadian Prime Minister Mark Carney in the Oval Office at the White House on May 6, 2025 in Washington, DC. Carney, who was elected into office last week, is expected to meet with President Trump to discuss trade and the recent tariffs imposed on Canada. (Photo by Anna Moneymaker/Getty Images)

今年五月,加拿大总理卡尼在白宫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试图与美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照片:Getty Images / Anna Moneymaker

 

许多人注意到,加拿大与中国近期的贸易关系呈现回暖与摩擦交替的两种态势。

六月底,加拿大宣布禁止中国监控设备生产公司海康威视(Hikvision)在加拿大运作。 海康威视随即向法庭提出上诉,要求联邦法院暂停关闭令,直至法院作出裁决。

此外,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渡轮公司因为与中国签订建造四艘渡轮的合约,受到人权机构与工会权益机构的双重压力。目前,联邦政府将就此进行调查,因为加拿大基础设施银行(Canada Infrastructure Bank)批准向该交易注资10亿元。

而另一方面,新任总理卡尼在六月初与中国总理李强通话,强调两国沟通常规化。卡尼还表示,取消中国对加拿大农产品,包括菜籽油、油饼等的关税是当务之急。

去年10月,加拿大宣布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引发了中国对加拿大农产品的报复性措施。

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部长西度(Maninder Sidhu)最近表示,两国已同意召开联合经济贸易委员会会议,以解决其中一些问题

阿尔伯塔大学中国学院荣誉院长侯秉东教授(Gorden Houlden)接受加广中文采访,分析加中关系目前呈现的矛盾状态时表示,持续了两年半的孟晚舟以及两名麦克事件是两国关系的关键转折,那一段时间,加中关系极其低迷,可以说是历史性的低谷 — 是自1970年10月加中建交以来最糟糕的时期,严重损害了政府间的信任,也影响了加拿大公众对与中国建立良好、密切关系的支持。不过,当你身处海底时,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往上走。

在我看来,这(目前呈现的状态)就是一场战争 —— 或许战争这个词用得很重,其实就是改善关系的努力与改善关系的困难之间的冲突,是政治价值观判断问题与经济问题的冲突,很难在这两种倾向之间达成妥协。我认为,在加中双边问题上,这类问题会被持续讨论。

引自 侯秉东
阿尔伯达大学中国研究所名誉所长侯秉东教授(Gordon Houlden)。

阿尔伯达大学中国研究所名誉所长侯秉东教授(Gordon Houlden)。照片:Radio-Canada / submitted by Professor Houlden

他认为,事情之所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有两个原因。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加拿大和中国有一些共同的利益,无论是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还是大流行控制等。而且,双方的经济利益从未消失。

统计显示,随着与美国特朗普政府发起与加拿大的关税战,4月份加拿大对美国的出口下降了15.7%,但当月对美国以外国家的出口增长了2.9%,其中对中国、英国、阿尔及利亚和巴西的出口增长最为显著。

同时,自去年5月,跨山输油管道(Trans Mountain Pipeline)投入使用后,中国已经成为了加拿大原油的最大买家。

但侯秉东教授认为,两国经济交往中存在消极的一面,那就是公众信任的缺失。

侯秉东教授举例说,如果对公众进行民意调查,加拿大是否应该提供低息贷款,让BC渡轮与中国签订建造合约?我想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 尽管这可能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但它必然会遭遇加拿大公众的负面情绪,不仅是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恢复公众信任最为困难

有分析称,孟晚舟、两个麦克事件,以及过去两年的外国干预调查,严重损害了加拿大公众对中国的看法。

新一任总理卡尼在竞选时曾明确表示,中国是加拿大安全的最大威胁。

现在,他如何能从这个判断走向与中国关系回暖、促进双方贸易呢?这也是个难题。

侯秉东教授表示,恢复公众信任是最为困难的。目前,加拿大和美国关系急剧恶化,或许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而且,无论如何,加拿大是一个贸易国,必须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

他还举例说, 1989年天安门事件期间,公众舆论也受到了严重损害。但到了1994年,前总理克里田就率领着贸易代表团访问了中国。

侯秉东教授建议说,加拿大政府需要与民众进行一次成熟的对话,或许是一次磋商,或许只是让公众成熟地认识到,我们是一个依赖贸易的国家,远比美国或中国更依赖贸易,或许我们必须考虑到,在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中采取一些务实的态度。

这意味着有时,我们会做出一些并非总是让我们感到满意的决定,加拿大公众也不会完全满意。有些事情我们不会做,比如,不会放弃我们的基本价值观,但我认为,有时政府,加拿大政府,不得不做一些有争议的事情。

引自 侯秉东
two michaels at parliament

两名麦克事件被视为加拿大人对中国看法的转折点。今年三月,康明凯(右二)和麦克.斯帕佛(左二)获释后首次露面,出现在美国总统拜登在加拿大议会发表演讲现场,受到全场起立鼓掌欢迎。照片:La Presse canadienne / ADRIAN WYLD

他分析说,相对来说,中国政府不像加拿大那样受到公众舆论的束缚。所以中国反应很快。比如,中国和澳大利亚关系经历了低谷,但随着澳大利亚政府更迭,两国很快有所转变。你可以看到,中国也渴望与加拿大取得类似的改善。

与亚洲贸易离不开中国

在孟晚舟和两名麦克事件以及疫情期间因中国清零政策导致供应链中中断之后,加拿大开始就新的印太战略进行咨询。

2023年11月,出台了《印太战略》,当中批评中国是“世界上越来越具有破坏性的大国,显示出加拿大决心改变此前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战略,增强与理念相近盟友合作,实现供应链结构的多元化。”。

侯秉东教授称,加拿大现任外交部长阿南德正在参加东盟(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会议。但我们也要明白,中国是亚洲经济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其经济规模或多或少相当于亚洲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

他还提醒说,现实情况是,如果你是一家目前主要与美国进行贸易的加拿大公司,你去泰国和马来西亚开设工厂,并开始活跃起来,你很快就会被卷入中国的供应链。

他表示,从目前双方透露的信息看,显然都希望尽快改善两国关系。从两国外交部长的公开评论、到高级官员的评论、以及从中国大使的评论中,都看到这一点。但说到落实,我们会不断遭遇BC渡轮、海康威视这类问题。

所以我认为与中国进行对话很重要。但只要存在价值观问题,只要加拿大公众舆论仍然非常矛盾,就必然会如此。我认为改善两国关系并非不可能,但会有些困难。

引自 侯秉东
Mélanie Joly et Wang Yi se serrent la main.

2024年7月,加拿大前外长乔美兰短暂到访中国,并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了会谈。照片:Ministère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de la République populaire de Chine

Yan Liang

Fungo Ads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若有文字、图片及视频等素材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专家:改善加中关系的努力与所遭遇的问题在角力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