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凌骏、文慧责编丨汪 航今天(7月8日),甘肃天水幼儿血铅异常来源查明。官方通报显示,系后厨违规添加彩绘颜料制作食品所致。
截至7月7日晚10时,天水市麦积区培心幼儿园251名幼儿已全部检测。根据血铅标准认定,血铅异常233人、正常18人。
目前,有关部门已组建专家组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工作。联合医疗救治专家组研究制定医疗机构统一救治方案,对血铅异常患儿采取脱离污染源、健康教育、卫生指导、营养干预、住院驱铅等措施治疗。
儿童铅中毒,危害有多大?临床救治措施有哪些?会有后遗症吗?围绕这些社会关注的专业问题,“医学界”请教了多名参与过铅中毒临床救治的医学专家。
铅化学元素/图源锐景
铅对儿童无安全剂量,损害多器官
血铅是指血液中的铅含量,是评估人体铅暴露水平的重要指标。
2006年发布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及《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中提到,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为100-199微克/升属于高铅血症,等于或高于200微克/升属于铅中毒,并依据血铅水平分为轻、中、重度铅中毒。
轻度铅中毒的血铅水平为200-249微克/升;中度铅中毒的血铅水平为250-449微克/升;重度铅中毒的血铅水平则是等于或高于450微克/升;当血铅等于或高于700微克/升时,可伴有昏迷、惊厥等铅中毒脑病表现。
一位长期从事职业病防治的专业人士告诉“医学界”,一般情况下,儿童血铅含量过高,主要的来源是玩具、含铅颜料等,孩子在学习或玩耍过程中少量接触、误食,导致铅在体内堆积。
“但像此次大规模的儿童铅中毒,且血铅含量如此高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该专家表示,“即便是在相关高危职业的成人中,随着近年来国家职业病防治工作力度的加大,临床上也不怎么再会碰到。”
该专业人士表示,理论上,血铅只要存在,就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目前业内已有广泛认知,即铅中毒并无绝对安全的数值。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铅暴露临床管理指南》建议:只要血铅超过50微克/升,就有必要采取干预措施。美国则把血铅的参考水平下调到了35微克/升。
然而,越来越多的医学证据表明,血铅浓度即使低于50微克/升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尤其是对儿童来说。
专家介绍,铅中毒通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中毒,会影响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肾脏功能等。此次事件中,有家长对媒体表示,过去几个月,其女儿出现了性格改变,无故发脾气、暴躁,同时还出现了脱发现象。
而据“极目新闻”昨日报道,在西安市中心医院检测的70名血铅超标幼儿里,8人血铅检验值206-249微克/升、255-294微克/升14人、305-349微克/升11人、353-399微克/升19人、400-448微克/升12人、466-479微克/升3人、大于500微克/升3人。其中,血铅检验值最高为528微克/升。
上述专家告诉“医学界”,相关血铅含量已是“较为严重”,“部分孩子的血铅含量,已经接近和成人职业病患者群体相当的程度。此外,一些孩子性格等的转变,或许还意味着他们的神经系统已经受到影响。”
临床如何救治?有后遗症吗?
铅中毒后,临床有哪些有效的救治措施?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广州化学中毒救援中心)职业病科副主任陈育全从事职业病防治、中毒临床诊治工作近20年。
他告诉“医学界”,儿童轻度的铅中毒,一般是无症状的,多进行观察即可,但要找到暴露源头,远离接触源,也可适当使用一些钙剂锌剂等辅助排铅。
“如果是中度铅中毒,没有强烈要求一定要进行驱铅治疗,可以先进行驱铅试验,再根据试验结果来判断是否进行驱铅治疗。”陈育全介绍,驱铅治疗是通过驱铅药物与体内铅结合并排泄,以达到阻止铅对机体产生毒性的作用。
对于重度铅中毒,陈育全建议,应及时进行驱铅治疗,“儿童的驱铅治疗,一个疗程一般为5天。具体时间因人而异,需要边治疗边监测。通常来说,结束一个疗程后,检测其血、尿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做第二个疗程或更多疗程。”
“当患儿体内的铅水平逐渐下降,相关的中毒症状也往往会随之得到缓解和改善,一般不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陈育全说。
前述专家同样表示,若患者达到了铅中毒的标准,临床上会根据严重程度,使用口服或静脉注射“驱铅药”的方式,促进铅在体内的排出,“这种治疗方式,主要是遏制血铅对人体的进一步损害。”
而经治疗后,孩子能多大程度恢复、是否会有后遗症等,该专家指出,这取决于他们具体的中毒程度、持续时间等,“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如果治疗时,已经出现了不同脏器和系统的严重损伤,尤其是神经系统,其中一些恢复起来极为困难。”
因此,陈育全提醒,排查暴露源头并远离是治疗最关键的因素,如果经治疗排出后还继续接触铅,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能远离源头,即使不进行治疗,虽然速度较慢,但体内的铅也会持续下降。”
“生活中毒患者,一般通过皮肤接触或消化道摄入。主要情境包括生活在污染较重的环境,长期经口触碰颜色较深的玩具,长期接触锡制器具,轻信游医的偏方等。”陈育全说。
幼儿园血铅异常事件:进入儿童体内的铅能彻底清除吗?
甘肃天水某幼儿园血铅异常事件,引起了公众对铅超标问题的关注。
铅超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永久性和持续性。铅中毒不仅会对儿童神经系统造成损害,通常表现为智商下降,其危害还不止于此。不仅局限于儿童时期,也不仅局限于大脑。那么,铅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危害究竟如何?我们能否彻底清除进入体内的铅?
“铅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一般为 25-35 天,平均约28天。进入人体的铅,虽然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清除,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排出体外。铅进入人体后,会先通过血液进入其他组织,并蓄积在骨骼中,因此只能通过药物慢慢排出,但难以完全清除。根据国家规定,血铅含量的正常范围为0-99μg/L,这也属于安全范围。”一位职业病专家表示。
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水、食物甚至屋尘中的有毒化学物质。环境中的铅可通过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屏障进入人体,这些途径均可通过血铅水平(BLL)反映出来,血铅水平是暴露和积累的生物标志。但铅进入人体后,其蓄积及伤害的部位并不仅仅是血液。
国家食品风险评估中心的专家指出,“进入血液的铅主要是与血红蛋白结合,随后通过血液进入全身的其他组织,包括肝、肾、肺、脑、心脏及肌肉等,不过,约94%的铅会蓄积在骨骼和牙齿。血液中的铅仅占体内铅的很少一部分,且血管是吸收铅的初始容器,因此,铅中毒最先出现的特异性症状通常是贫血。“
工业活动排放的铅造成了大面积的铅污染。由于儿童对铅的敏感性较高,铅对儿童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然而,长期铅暴露也是损害成年人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但这一问题常常被忽视。许多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表明,即使是低水平的铅暴露也会对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包括心血管疾病、肾脏损害、认知障碍、免疫缺陷、生殖障碍、癌症等。
《柳叶刀星球健康》杂志的一项新研究显示,2019 年全球约有545.5万成年人死于铅暴露导致的心血管疾病,这一数字是此前估计的六倍多。该研究还首次提供了货币估算,估算了铅暴露导致的全球死亡总成本,以及五岁以下儿童智商下降的程度和成本。仅在2019年,该研究就估计认知损害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总损失达到6万亿美元(基于预计的未来收入损失和称为统计生命价值的经济指标),其中中低收入国家负担最重。
虽然环境铅暴露导致心血管疾病的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开展的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已经发现,因铅暴露导致的高血压在2019年造成约85万人死亡。且IHME的研究认为,铅暴露对高血压的影响已得到充分证实。
临床医生指出,事实上,进入人体内的铅,无机铅是不会被代谢的,其排泄率很低,最主要的排泄途径是通过泌尿道。使用螯合剂可以增强尿液中铅的排泄,这构成了铅中毒治疗方法的基础。
根据国家卫健委指导制定的方案,血铅中毒的治疗主要包括驱铅治疗、营养支持以及血液净化等措施。不过,针对已经蓄积到其他组织中的铅,会通过慢慢溶出,再进行清除。体内的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不停地进行蓄积、溶出、再蓄积的过程,因此铅的清除时间比较长。医学研究显示,蓄积到骨骼中的铅的半衰期约为20-30 年,所以排出时间漫长。
尽管铅对人类的威胁一直存在,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中国政府采取了有效的铅控制策略和政策,中国血铅水平显著降低,尤其是儿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研究——《预先计划的研究:中国普通人群血铅水平下降,2000-2018年》显示,中国各年龄段儿童血铅水平大幅下降,其中3-5岁儿童血铅水平在二十年间下降了78.4%。中国儿童血铅几何平均数由1991-1995年的88.74μg/L下降至2016-2020年的27.32μg/L。
不过,目前尚无针对中国普通人群的大规模血铅水平监测,由于铅对人体多器官损害的存在,仍需相关部门给予更多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