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趁着清仓去淘点物美价廉的东西,谁知被当成了“冤大头”,气得加拿大网友怒骂:“难怪破产了!”
近日,一位网友发帖吐槽自己在 Hudson’s Bay 清仓活动中遇到的一件奇葩事:
网友听说在 Hillcrest Mall 的清仓甩卖会上,家具通通五折出售后,火速赶往现场,并看上了一个玻璃架子,只见标签写着原价 150 加元,折后 75 加元,乍一看确实很值。

谁知,在网友四处搜寻,希望能找到一个玻璃磨损较小的同款商品时,却发现其中一个明晃晃贴着宜家的标签。
网友也是一头问号:宜家的商品怎么跑来 Hudson’s Bay 的清仓来了?
更离谱的是,网友根据标签在网上搜索了这款架子,这一看更傻眼了:
目前这款宜家官网正在打折的架子仅售 59.99 加元,还是全新的。

图源:Reddit
再看看 Hudson’s Bay 所谓的清仓价,这不就是拿顾客当“冤大头”吗?
别说标的原价 150 加元了,你连折后价都不如人家在宜家卖的便宜……

图源:IKEA/Reddit
还有一位人在埃德蒙顿的网友更是在 Hudson’s Bay 的清仓活动“惊喜”发现了一个折后只卖 8 加元的玻璃花瓶,拿起来一看,底下一元店的标签甚至都没撕,清晰写着售价 $4。

图源:Reddit
这类帖子一经发出,瞬间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再看看评论区才发现,这样的操作真不少见。
“我看到一个随身的行李包打五折后,从 400 加元降至 200 加元,但我搜索了同款背包,发现它在制造商的官网卖 50 加元。”
“上周我在温哥华的 Hudson’s Bay 发现一些行李箱标价是网上的四倍左右,打完折还是比新秀丽的建议零售价高。那里的单个行李箱甚至比网上整套的行李箱还要贵。”
对于这种情况,不少网友都讽刺这样行事作风的公司难怪会倒闭。
还有人调侃,他们应该回归皮草贸易公司的本质。
不过,如果近期计划去 Hudson’s Bay 清仓会,需要注意目前决定清仓出售的商品和价格的都不是 Hudson’s Bay,而是受雇处理清算的公司。
因此,这家清算公司可能在一边出售库存的同时引进出售其他商品 – 比如宜家和一元店 – 并从中获利。
已有不少网友表示,在清仓会上看到不少宜家的商品,却比在宜家原价还贵。
早前Sears Canada破产清算时也因雇用了清算公司,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参加这类清仓会时,千万别一心想着捡便宜,最后反而踩了坑。
信源:Reddit、IK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