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异乡之人归属何在?纽约客运行主编写华裔移民百年史诗

2025-05-16 |作者:世界新闻 | 来源:世界新闻网

 
2025年4月,在川普打开其第二任期的三个月后,现任「纽约客」运行主编的罗明瀚出版了第一本著作「异乡之人:华裔美国人百年间的挣扎与归属」。(记者马璇/摄影)

2016年秋,下着小雨的一天,时任纽约时报编辑的罗明瀚(Michael Luo)与亲友在曼哈顿上东区一家餐馆前察看是否有空位。这时,一名白人女子与他们擦肩而过,似乎因不满被挡路,这名女子在走过几步后朝他们大喊,「滚回中国去!」

那时,距离川普(Donald Trump)的第一个任期上任仅有数周之隔,罗明瀚能感觉到,这个他出生、成长的国家正在被本土主义(Nativism)笼罩。有着百年移民历史的亚裔美国人,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被视为「异乡之人」,而新冠疫情更激化了对亚裔的敌视;罗明瀚也开始反思,「归属感」之于亚裔,是否将永远是一个无解的议题。

现任「纽约客」(The New Yorker)运行主编(executive editor)的罗明瀚在此后的数年间,从散落全美各地的旧报纸、家族史、案件纪录等卷帙浩繁的史料中,慢慢挖掘并梳理出一部属于华裔美国人的移民史诗。2025年4月,在川普打开其第二任期的三个月后,罗明瀚出版了这本心血之作,「异乡之人:华裔美国人百年间的挣扎与归属 (暂译,Strangers in the Land: Exclusion, Belonging, and the Epic Story of the Chinese in America)」。

罗明瀚新作「异乡之人:华裔美国人百年间的挣扎与归属 」书封。(取自亚马逊网站)

跻身精英 仍觉得亚裔是他者

作为第二代台裔美国人,在2016年经历的那次种族歧视遭遇,对罗明瀚并不算陌生。他在以白人居民为主的郊区度过童年,「在那样的社区里,身为亚裔美国人,你总是有那么一点格格不入,始终带着一种被视为他者的感觉」。

这样的格格不入,以及少年时期运动场上偶尔带着歧视意味的侮辱,让罗明瀚也曾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真的算得上是一个美国人?多年后,身为记者的他也发现,「在新闻编辑室里,就像任何群体一样,总是有一个内核圈子和一些局外人,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内核圈子里的一员」。

但访谈至此,罗明瀚不愿再多说曾为种族歧视受害者的遭遇。他解释道,他父亲曾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工程师,拥有博士学位,母亲是一位会计师;而罗明瀚与他的兄弟则都毕业于哈佛大学。「我们的移民故事,是一段在社会阶层中向上流动的旅程」,罗明瀚说,他的经历印证了亚裔美国人作为模范少数族裔的叙事,「但这样的故事掩盖了许多现实,隐没了亚裔美国人经历的多样性;而亚裔正是美国所有族群中,收入最不平等的」。

早期移民 被美国召唤再驱逐

1848年,加州发现了大量金矿,由此引发的「淘金热」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淘金客,其中也包括飘洋过海而来的中国移民。接下来的百余年中,华人大量参与了美国的基础工程建设,如投身于第一条横贯大陆铁路建造的数万名华工;也通过维权塑造了美国的宪法,如推动了「出生公民权」的黄金德。

与此同时,在美华人移民却也世世代代承受着歧视与压迫。「异乡之人」以极为细致的笔法,回溯了那些曾被美国召唤、却又遭驱逐的华裔移民;仿佛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罗明瀚找到了常在历史数据中被忽略的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华裔主人公,以他们的真实经历,带领读者走过这段血泪交织的时空旅程。

新冠疫情开始后,居家办公的罗明瀚带着妻子与两个远程上课的女儿,搬到加州暂住了一个月。在这期间,他翻阅了大量存储于当地的报纸、回忆录等史料原件,并将所有人物故事按时间轴整理排布;罗明瀚表示,自己也得益于疫情期间,各大学与研究机构对于历史原件的电子化,为他省去不少差旅之苦。

在美国华人博物馆(MOCA)举办的新书发布会中,罗明瀚提到,「异乡之人」完成之际,他将每一章节分别打印,放在家中,以便再次审阅内容;耄耋之年的罗爸爸发现这些片段后,便开始一章一章读,慢慢地竟读完了全书,「就是那时候,我明白自己的写作结构是成功的」。

历史重演?异乡人成替罪羊

纽约时报对「异乡之人」的书评中写道,尽管书中涵盖的历史迄今已有至少半世纪,但读者能「不断从书中找到与当今世界的呼应」。川普政府上台三个多月以来,已经将矛头指向出生公民权、国际学生、无证移民等等,对反移民议程的热切昭然若揭。

罗明瀚认为,在川普第二任期的施政逻辑中,残酷仿佛不只是手段,而是目的本身;「这包括了对移民的残酷,对那些与他们所构想的美国形象不符之人的残酷」。在他看来,反移民的声浪背后,是由于美国人因经济停滞而急于将「异乡人」当作替罪羊,也是由于民主、共和两党对中共威胁的担忧,为在美华人移民蒙上另一层阴影。

纽约时报对于罗明瀚新书「异乡之人」的书评中写道,尽管书中涵盖的历史迄今已有至少半世纪之久,但读者能「不断从书中找到与当今世界的呼应」。(记者马璇/摄影)

今年正好创刊100年的「纽约客」,常被视作一本属于白人精英阶层的媒体,在近几十年中才有少数族裔编辑的加入。作为管理层一员,罗明瀚表示,多元化并不是一件能水到渠成的事,「达到真正的多元化,需要刻意而为之,也需要不懈的努力」。

在「异乡之人」序言的最后,罗明瀚写道,作为模范少数族裔,他有令人艳羡的学历和工作,本以为残酷的华裔移民史离他十分遥远;「当我开始深入这些历史档案时,不知不觉被深深吸引,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这段历史与当下的现实竟如此紧密相连。这不仅是华人在美国的故事,也是无数被当作异乡人的移民群体的故事。这是我们多元民主的历程,是关于『我们』的故事。」

在2016经历种族歧视后的数年间,罗明瀚从散落全美各地的旧报纸、家族史、案件纪录等大量史料中,挖掘、梳理出了一部属于华裔美国人的移民史诗。(记者马璇/摄影)
Fungo Ads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若有文字、图片及视频等素材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异乡之人归属何在?纽约客运行主编写华裔移民百年史诗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