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吃完饭后总是昏昏欲睡?是血糖太高吗?台湾基层糖尿病协会常务理事陈宏麟表示,「餐后嗜睡」现象跟血糖、荷尔蒙有关,还有吃太饱,体内大量血液集中在消化道系统,当大脑的供血量减少,就容易造成餐后疲倦。
陈宏麟指出,血糖是大脑的主要能源,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精神状态。高升糖指数(高GI)食物会迅速被分解吸收,让血糖在短时间内升高后又下降,也是让人想睡的元凶。他说,进餐顺序、摄取的食物种类会影响血糖波动,应该先吃蔬菜、蛋白质食物,最后才是碳水化合物,若空腹先吃淀粉,会导致血糖剧烈升高。
当血糖调节不良、数值上下波动区扩大,就容易得到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是可逆的。」陈宏麟说,许多民众没有定期检查的习惯,不知自己是糖尿病前期。若糖化血色素(HbA1c)介于5.7%至6.4%,即表示处于糖尿病前期,应积极通过均衡饮食、规律运动,以及改变生活习惯使血糖恢复正常。
糖尿病是台湾人十大死因之一,依据「2019-2023年国民营养健康调查」的统计,20岁以上国人盛行率为12.8%,等于每8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同时也是国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与吸烟、缺乏运动及不健康饮食等危险因子密切相关。
国健署表示,糖尿病初期常缺乏明显症状,若长期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建议民众掌握「顾血糖4招」,通过免费成人健康检查了解三高状况,并利用「科学算病馆」评估个人糖尿病的风险,加上饮食及运动,并戒除吸烟,远离糖尿病的风险。
1.定期健检
台湾自今年起,成人预防保健服务放宽适用年龄范围,提供30岁以上民众免费健康检查。民众可了解自身的三高数据,并将健检数据上传至「科学算病馆」,协助计算个人糖尿病风险,并提供个人化的健康建议。
2.均衡饮食
每天适量摄取六大类食物,包含全谷杂粮类、豆鱼蛋肉类、乳品类、蔬菜类、水果类、油脂与坚果种子类,多以「原型食物」为主,避免过度摄取精制糖类或含糖食物,选择高纤食物以稳定血糖。
3.规律运动
每周累积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如健走、太极拳、桌球或羽毛球等,并结合阻力运动及柔软运动。阻力运动有助于帮助胰岛素更好发挥作用,,柔软运动则能增强关节的活动范围,稳定血糖强健筋骨。
4.远离烟害
吸烟会使血糖上升,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其尼古丁物质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度,引发胰岛素的阻抗。戒烟除了靠意志力,专业协助也很重要,全台有近4000家二代戒烟合约医事机构,可多加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