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我妻之死》的作者也许是最不适合移民加拿大的人

2024-04-28 |作者:荞爸 | 来源:荞爸的澳洲来信

 
“写在前面”

前几日便在华人群里看到了《我妻之死》这篇文章,挺为女主唏嘘,疾病残忍,孩子无辜。对于那位丈夫,只觉得文笔细腻,尽力营造了鹣鲽情深的样子,至于真情几许,不愿评判。

直到看到他公布妻子临终的视频,又注意到妻子为省钱而在家中产子,联想起他到加拿大不愿考驾照,不愿找工作,而让妻子一力扛起学习、工作、照顾家庭(在加拿大,没有车几乎什么都干不了)的重任,对他的丧妻我真的不再有多少同情,只是为这位女主感到辛苦,但愿她爱得值得。

但我也不想再去道德审判这位男主,毕竟在这个渣男层出的世界里,他根本排不上号,哪怕他过段时间再婚,也是完全可以预见。

女性,要学会爱自己,这是个永恒的课题。

今天我想谈的,是以这位男主为代表的某类国内中产群体,确实不适合加拿大,以及补充一些自己对加拿大医疗的看法。

男主,北大博士,高校老师,体制内,文笔斐然,平时爱在公众号挥斥方裘,分析国际大事。虽然有过美国访问学者的经历,但英语水平仍然有限。这样的背景,来加拿大几乎是死结。

据说男主是学法律的,我自己刚好也是学法律的,加拿大与中国法系不同,且法律这个行业对英语要求实在是高,所以要实现工作平移,没有加拿大本地学历和足够的经验累积,那是痴人说梦。鉴于他的英语水平,即使想找个助理工作也几乎不太可能。

办公室工作找不到,那么只剩体力活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比如电工、装修、理发等,那么能找到的工作基本限于超市搬运工、仓库叉车工、洗车、洗碗、送外卖和开uber了。

可是,在国内有份受人尊敬的工作,自身学历又高的人,往往潜意识里标签自己是成功的,是被认可的,是与普通人不同的,于是自然而然的放不下身价。他觉得自己知识渊博,可是忽然到了陌生的国度,必然生活中出现了无数全新的问题;他觉得自己对国内外大事很有见解,可是摆在眼前的却是他看不上的柴米油盐;他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可是仍然认为自己是宇宙中独特的重要的存在,而不能接受自己与芸芸众生一样,去赤脚踏到土地上,重新开启一步一个脚印的生活。

关键是,他虽然学了法律,可是从他的文章来看,他并没有真的学会“平等”、“自由”等概念,所以,在价值观没有完全契合,技能又不匹配,英语不够流利,期待值又似乎很高的情况下,他和加拿大也许是错配了。

从现实角度,国内的蓝领技工如果可以来加拿大,那真的是瞬间跳入天堂,收入翻番,勤劳致富。

从理想角度,如果三观契合,那么加拿大的那些众人吐槽的点,也许就会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

以我的亲身经验而言,加拿大医疗确实效率不高,排队等到心焦。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

加拿大医疗|发病一年后才有医生“确诊”心肌炎

关于医疗水平,我暂时无法评价。但《我妻之死》文章里提到的治疗过程,已经有很多医学公号表示手段和效率都没有问题。

重要的是:加拿大是全民免费医疗,重大疾病的话,自己是不用承担费用的,包括检查、住院、护理、甚至靶向药……普通疾病的处方药没有额外的私立保险,是需要自己去药房付费购买。

可以说,在这边生病,是不存在看不起病的情况的,更不会因为生病,而发生一夜返贫的人间惨剧。不管官位几何、资产多少、只要在加拿大医疗系统里,就是人人平等。

并且,但凡住院,完全不需要家人陪护。护士全程照顾病人吃喝拉撒,无需任何额外的费用。加上根据劳动法,如果家人生病,劳动者都会有相对应的假期,所以不会出现抱着电脑、守在医院、一边被催ppt一边被催医药费的画面。

对于在国内有优先通道、家人看病可以没有难度约到主任、即刻住院的群体来说,加拿大的公平与效率让人难以接受;对于国内抱着孩子、搭着帐篷在寒风中彻夜排队看急诊的普通人来说,也许加拿大会是一个不差的选择。

但是,正因为是免费医疗,所以医生会倾向于不开那么多的检查,所以客观上有可能也实际发生过小病拖成大病的悲剧。

且,也许疫情相关,部分医护人员离开了医疗系统;同时,不断涌进的新移民和临时居民又更一步对医疗系统造成了挑战。所以,这个效率问题,目前肯定无解。

“写在后面”

加拿大真的不完美,呆得越久了解得也越深刻。只是人不能既要又要还要,否则,不幸福的,肯定还是自己。

Fungo Ads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代表本站支持其观点。若有文字、图片及视频等素材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我妻之死》的作者也许是最不适合移民加拿大的人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