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信息。
女事主。
在过往20年来,每年的10月是网络安全警觉月,旨在教育公众有关网络欺诈的危险性。多伦多的女大学生马尼拉(Elisha Manila)在近期的遭遇,再度提醒公众要保持警觉。
马尼拉说,她在收到了一条手机短讯后点击了短讯中的链结,她以为这一链结将她带到她的网上银行帐户。这一链结所通向的网站看上去与帝国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平台完全相同,但就在她登入自己的银行帐户后,骗子入侵了她的帐户,并透过电子转帐转走了3,000元。
马尼拉在过了一两个小时后收到了银行发出的一份电邮,她被告知她已成功地转帐了3,000元。她说:「我目瞪口呆,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沦为这些骗局的受害人。」
帝国商业银行的一名发言人在向传媒发出的一份声明中说:「考虑到这一事件的独特性和情有可原,我们已与我们的客户合作来解决问题。牢记冒名顶替的欺诈罪案正呈增加的趋势,并且可能影响每个人,是至关重要的。」
上述声明还说:「我们从不在短讯或电邮内要求客户点击链结来确认个人信息、完成交易或解决安全问题。客户在认识欺诈和保护自己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保护个人和银行信息的安全,不要与任何人分享,如果你感到怀疑,致电银行卡背面或网站的电话号码来联络你的银行。」
网络欺诈案增加35%
网络安全专家杨格(Greg Young)指出,有针对性的网络欺诈罪案增加了35%,他说:「如果你不预期来自某个地方的款项,这可能不是真的。」
帝国商业银行指出,为了避免自己沦为短讯钓鱼和电邮钓鱼欺诈罪案的受害人,人们不要点击在可疑的电邮和短讯中包含的链结。当人们登入自己的网上银行帐户时,应确保URL地址是正确的,并且不要与他人分享一次性的认证号码。
就在传媒介入了马尼拉的个案后,帝国商业银行向她归还了她损失的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