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中美往返增班终于迎来新突破。
当地时间5月3日,美国交通部发布新的指令,对2020年6月份的原指令进行第四次调整,允许中国航空公司每周运营12班往返美国的航班,指令即刻生效。
此前,中国航空公司每周运营8班中美往返航班,美国航空公司每周运营12班中美往返航班。新指令生效后,中方承运的中美航班每周将增加4班。
这意味着,中国航司和美国航司运营的中美往返航班数量将实现对等,达到每周24班(1个往返计算为1班)。
除了增航,中方承运航司也从4家增至7家,除了国航、东航、南航、厦航4家航司外,新增首都航空、海南航空、四川航空。
过去三年时间,受新冠疫情影响,中美航班大范围削减。2020年1月底,由于中国疫情较为严重,美联航、达美航空、美国航空等先后暂停了中美航线运营。国内航空公司在民航局“五个一”政策限制下,只保留少量中美航班的运营。
而上一次中国航司增加美国航班已经是2020年8月。此次增航是3年来首次,也是新的突破。
图自:微信图库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方最新指令中,并没有提及外媒近日报道的美国官员和部分航司所要求的“中方航司不准飞越俄罗斯领空”的条款。也就是说,中方增加每周4班的中美航班,依然可以飞越俄罗斯领空。
早在今年2月,外媒就曾报道称,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建议美国政府禁止中国及其他非美国航司在执飞美国航班时飞越俄罗斯领空。
5月1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再次提及这个,称美国同意将中国赴美航班从每周的8个班次增加到12班次,但前提是中国航班不得飞越俄罗斯领空。
根据《金融时报》的说法,俄乌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加拿大、英国、欧洲纷纷宣布,禁止俄罗斯飞机进入领空,俄罗斯随后采取对等措施,也禁止相关国家的航班进入俄罗斯领空。
这导致美国航司无法使用俄罗斯领空,往返美国与亚洲时就被迫绕道,飞行相关航线时要比竞争对手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燃料,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因此,美国航司积极游说美国政府及国会,希望美国政府出台命令,“禁止任何自美国起飞、降落、中转的航班(不仅是中国航班)飞越俄罗斯领空”。
要知道,如果实施此禁令,则相关航班的飞行时间将会大幅增加。
以上海飞纽约航班为例,如果经过俄罗斯的话,飞行时长为15小时。而航班绕飞阿拉斯加的话,飞行时长就要长达18小时了!对航空公司来说,3个小时的燃油成本毫无疑问相当可观。
新华社对此发表署名文章表示,美国这种做法是“自己有病让别人吃药”。
如今,靴子终于落地了!
据航空资讯博主@北美票帝整理,目前中美航班情况如下——
图自:北美票帝
后续中方怎么加航班?@北美票帝预测:
-
国航在保持北京/深圳-洛杉矶各1个航班的基础上,增加1个北京-纽约往返航班;
-
东航在保持上海-纽约两个航班的基础上,增加1个上海-洛杉矶往返航班;
-
南航在保持广州-纽约/洛杉矶各1个航班的基础上,增加第二个广州-洛杉矶往返航班;
-
厦航在保持厦门-洛杉矶2个航班的基础上,增加第3个厦门-洛杉矶往返航班;
-
川航、海航暂时应该没有机会。
不过,以上仅仅是预测,要以实际申请和运营为准。未来几天,中方航司应该会提交申请,或直接等待批复,希望6月份能赢来好消息。
航班增多,机票价格是不是有希望降下来呢?
就目前机票价格来看,以国航洛杉矶直飞北京为例,7月至11月价格在¥14000至¥18000之间。
图自:携程
而8月和9月留学生出行高峰月份,国航北京直飞洛杉矶票价则逼近人民币20000元。
图自:携程
对于北美华人来说,增加航班当然是好事,但有人注意到,目前最新的航班规模相比于庞大的中国留美市场仍然显得杯水车薪。
从美国官方发布的2022年11月国际学生数据来看,2021/2022学年美国高校的新增中国学生规模为29万人。按中美之间每个直飞航班400个座位计算,每周24个航班的座位数9600个,运送30万中国新生赴美则需要近8个月(31周)时间。
而根据美方要求,留学生入境美国的时间只能是报道日期前一个月内。所以,这么多留学生只能选择8月、9月和10月赴美。如此航班运力,如何承载这个庞大的留学大军呢。
这么看,即便增航到每周24班,直飞航班数量仍然高度稀缺,天价机票在所难免。
不过,对于加拿大华人来说,中美增航是个利好消息。
此前,关于中加增航已经反复多次。
3月份的时候,中国民航局官网曾批复加航的增航请求,官网页面赫然显示,从6月1日起, 从每周4班增加到1天1班(1周7班)。
但半个月后,增航又突然取消了。从加拿大航空公司4月11日发布的2023年夏秋航班计划来看,2023年3月26日-10月28日提供上海-温哥华直飞航班,每周四班,并没有增加至每天一班。 所以说,增航失败!
4月21日,民航局官网再次更新,原本6月1号开始的加航增航,现在显示被延期到了10月1日。
图自:中国民航局官网
希望这次是真的增加。毕竟,如今的高票价,一家四口回一趟国的机票花费动辄就小10万人民币了!
新闻源:界面新闻、澎湃新闻、北美票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