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习惯小费文化的中国人来说,在美国给小费是一件“压力山大”的事情。不管你是第一次来美国,还是疫情几年后终于能故地重游,恐怕都免不了对这里不断变化的小费感到疑惑。
By Zhan Juan
五一长假,我的朋友圈又重新热闹起来,听说从淄博的烧烤摊到敦煌的骑骆驼项目都在大排长龙。随着各国恢复签证业务和航班,取消检疫措施,相信中国人将能很快前往美国和其他国家出游。对于不习惯小费文化的中国人来说,在美国给小费可能是一件“压力山大”的事情。不管你是第一次来美国,还是疫情几年后终于能故地重游,恐怕都免不了对这里不断变化的小费感到疑惑:怎么现在在美国买杯珍珠奶茶都有小费选项了,该给吗?有些酒店仍然没有恢复每天打扫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给服务员小费吗?对这些疑问,时报最近的“小费指南”给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指引。
首先可以记几个“指南”中列出的数字,它们基本上代表着服务业的共识。据说本杰林·富兰克林曾说,“多给小费看起来像蠢驴:少给则更显蠢气外露”,如果你给的小费明显过低或过高,可能都会落入富兰克林所说的群体。在餐厅吃饭时,通常的小费区间是消费额的15%-20%;打车或者坐优步时,小费大体也是这个比例;住酒店时,行李员每帮忙搬一个箱子可以给几美元,保洁服务员的标准是每晚一到五美元,如果客房不是每天打扫,可以考虑在提供服务的日子和退房当天一次性给五美元;参加旅行社时,每天大体上可以给导游七到10美元。以我的经验,如果你参加的是华人旅行社组织的跟团游或者常见的游学夏令营,在参团前就会约定每天司机和导游的小费数额,倒是不用再费心计算了。
这篇文章还触及了一个大家都关心的新问题,那就是在店家没有提供服务的情况下要不要迫于压力给小费?如果你这两年在美国生活,肯定会发现这种场景越来越多:在咖啡店点完餐或者自己去餐厅取外卖,通过平板电脑刷卡支付时,页面自动跳出了小费选项。我丈夫总会在店员的注视下迅速选择付小费,因为他脸皮薄;而我多数情况下选择“跳过(skip)”不付小费,因为我坚持小费与服务对等原则。这篇指南采访的专家站在了我这一边:“克服尴尬,不给小费。”
当然,这些数字都是建议,具体的小费额度仍然要取决于你自己的感受。细看这篇文章和读者评论会发现,对美国小费文化感到焦虑的不仅仅是初来乍到的客人,美国人同样对现如今不断膨胀的小费充满疑惑。有读者质疑,现在很多景区餐馆在账单中偷偷加进了服务费,这种情况下还应该再给小费吗?住民宿时客人已经付了清洁费,民宿老板还要索取小费,这有道理吗?一些餐馆甚至开始加收员工医疗保健费和后厨赞赏费,这些本该由雇主承担的费用,怎么都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
对于华人来说,给小费恐怕还多了一重族裔包袱。坊间流传着亚裔给小费“抠门”的传说,但华人真的小气吗?我的两位朋友跟我讲述了截然不同的体验。朋友A说,她的母亲刚来美国不久,外出吃饭时总喜欢把小费按人民币汇率乘以7,算下来大呼不值,老是为了她花钱大手大脚生闷气;朋友B说,他的父母是老移民,特别在意外界对华人的偏见,给小费时一掷千金,去景点时轻言细语,两代人同样会因此闹别扭。
时报不少读者提到,提供小费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的服务人员工资极低,需要靠小费补贴,这一点无论是与亚洲还是欧洲国家相比都非常特殊。他们分享了他们在亚洲和欧洲旅游时不需要付小费的舒爽感受,有条高赞评论写道:“我第一次在中国一个小城市的一家餐馆给小费时,小费被扔了回去。给小费是一种侮辱。这意味着工人靠顾客的施舍而不是雇主支付的工资为生……美国的小费制度是有辱人格的。它强调了我们经济体系的失败。”
我的感受没有这么极端,在北京的恶劣天气里叫外卖时给送餐员一个红包再递一瓶水,在美国住酒店时为保洁留几块钱再写一张感谢的字条,这些举动既能让我自己感觉良好,我相信也能给对方带来一些快乐。小费越来越复杂,但有时它仍然可以很单纯。
你对小费文化有什么看法?出国旅行时有没有因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