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系持续紧绷,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启第三任期后,两国领导人首次有机会在20国集团峰会上会面,双方是否将举行面对面会谈?外界如何解读两国关系动态?
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传将出席11月中旬的20国集团峰会(资料图片拼图)
(德国之声中文网)为期两天的20国集团峰会将于11月15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彭博社周二(11月8日)报道,印尼总统维多多(Joko Widodo)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拜登将亲自出席。
《南华早报》引述消息来源指,双方正在努力安排两位领导人会谈,盡管目前双方都尚未发表官方声明确认行程。
华盛顿史汀生中心的中国议题专家孙韵告诉《南华早报》,中国内部已确认习近平将参加G20峰会,但在双边关系前景悲观的情况下,有关习近平和拜登可能会面的谈判尚未决定。她表示:“我的预测是,在中共二十大之后,中国会短暂释出善意,但一旦出现危机,事情(双方关系)就会回到旧轨。”
若双方顺利促成此面谈,将是拜登成为美国总统以来,第一次与中国领导人举行面对面会谈。而这两年的实体外交中断主因包括新冠疫情的爆发,以及北京和华盛顿地缘政治升温。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告诉《南华早报》:“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它希望美国在一些领域减少压制,例如技术方面。而美国则希望与中国开辟合作空间。”他补充,由于双方都坚守自己的主张,不愿意当先出面缓颊的那一方,容易导致对立与冲突。
中方态度软化?
上周三(2日)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NCUSCR)的年度晚会上,习近平提交了一封信,内容表示中国预备要与美国合作,并从中“找到正确的方式与对方相处”。这是习近平获得中共总书记第三个任期后,向美国发出的第一个信息。而拜登也针对这次峰会承诺 ,会“合理谨慎地管理(与中国的)竞争关系”。
《南华早报》报道,部分专家认为中美双方近期的对话语气都比先前缓和。不过有分析师说,这些互动只不过是基本的外交礼节,缺乏能解决两国关系的核心问题的实际方案。
另有专家推测,北京还不确定美国中期选举后,拜登的处境和立场将会如何演变。这可能正是习近平还在犹豫发布正式出席声明的原因。
(彭博社、南华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