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状况是怎么造成的?
有人说,是华社投票率低。有道理,又没有道理。
有道理是说,政客们在意选票,因为华社投票率低,所以就不在意华社。但是,这也没道理啊。替华社打抱不平、反对种族歧视,是政客们应该做的,是对选区、选民、加拿大民众和社会负责啊,并不需要去与选票划等号。
有人说,是华裔的民族性太软弱,所以华裔政客们比较含蓄,又是少数族裔,不敢“兴风作浪”。
同样,有道理,又没有道理。倘若是华裔的民族性的问题,那么政客们应该含蓄到底,而非对某些国际问题跃跃欲试、生怕表态晚了耽误了前程。但是对于加拿大国内事务、对于他们本来应该投注于全部(省、市议员)或主要精力的事务(国会议员)视而不见(装瞎)。
有人说,出了事儿应该及时联系各级议员,他们太忙,不能什么都顾得到。
还是有道理,又没有道理。且不说“泼咖啡案”我们联系过一些议员,就算没有联系过,新闻报道了这么多次,他们看不到吗?Sam Cooper等人对华社的污蔑从去年到今年,华社当时要打官司的事情连Sam Cooper都知道,华裔议员们不知道吗?倘若如此迟钝,还怎么关注社区事务?难道都跟特鲁多总理一样,自己不看新闻、等着团队汇报?
仍然有道理,又没有道理。华裔的确来自于地球各个角落,各地区学的历史课本不同,加上语言、信仰、意识形态差异,导致华社内部百花齐放。可是,只要身体外貌特征不变,对华裔的歧视就是“统一”的。华裔社区与华裔政客难以剥离,荣辱与共、唇齿相依,即使不愿意承认,也是客观存在。华裔政客如果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那是认知能力欠缺;如果不愿意深想,那真是要好好想想。
说来说去,难以回避症结所在——华裔民选官员们的价值观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判断是非、进行取舍?
列治文新科议员贺博斯(Andy Hobbs)是移民来了几代的白人。上任伊始,他就推掉了其他会议、欣然参加了关注组就“泼咖啡案”举办的第三次新闻发布会,登台呼吁停止对亚裔、华裔的歧视,谴责种族主义行为,敢于为华人鸣不平。
我们感谢他的到场、赞扬他勇于发声,他颇感意外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啊。我一辈子都在与这些坏事做斗争。”又问他,怕不怕因为替华人说话丢了某些人的选票?他不屑地说,“那些人的票我也不想要,我不在乎。种族歧视就是不对,我不会为了要选票去支持错误。做正确的事情不需要考虑,不需要条件交换。”
因此,谈到大家最关心的第二点,“如何让政客们在意我们”。要从观念培养入手。观念培养,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华裔选民们要先树立自己的政治观念。我们要坚信,尽管政治表现常常如一潭浑水,但我们仍然希望能找到其中的清澈。尽管不少政客表现出尔虞我诈,但我们仍然赞赏真诚、正直。就像现实生活中,难免有人偷鸡摸狗,但我们要认识到无论多少人偷鸡摸狗都是错误的,不能失去判断力。只有我们鼓励持守,才能遇到有持守的民选官员。相信爱情,才会遇到真爱。
第二部分,华裔选民在投票时要敢于确定自己的标准问题。选举前,对选区内全部候选人提出同样的、我们最关注的问题,要求他们给出答案。
2018年本省市选时,我曾发电邮向三联市几十位议员候选人提问,“如何看待大麻法案,当选后如何规划本市的大麻店?”除了现任高贵林港的市长要求面谈之外,其他所有电邮送达的候选人都给出了答案。我继续提问,是否可以将他们的回复公布在中文媒体上,他们也都未拒绝。事后还有候选人问我文章传播情况(点击率)如何。
这些答案中,有些是我满意的,有些是我不满意的,可是所有的问答都有意义——对于答案满意的候选人,直接投票;那些回复不满意的候选人,至少让他们知道部分选民最在意的是什么。
这种做法可以算2019年《穆斯林投票指南》的简易版。2019年联邦大选前,由加拿大社科院出资支持劳里埃大学三位学者完成了这份轰动一时的指南。指南列出来几个关于穆斯林宗教信仰的议题,并详细给出各大政党党领对这些议题的表现、打出分数。
虽然在穆斯林投票联盟的网站上,英文流利的阿訇说,“联邦大选临近,我强烈地建议大家去投票。投票是一种能为我们带来改变的重要手段。我们先要改变自己,才能改变环境。我不能让你们去为哪个政党投票。请你们阅读各党纲领,明白他们的立场,为那些你期望的社会变化去投票。”——可是相信这份投票指南给与不少选民以指南!
华裔没有一致的宗教信仰,不过也能根据较为大众化的议题制定相对有影响力的“投票指南”。左右观点、意识形态、打不打疫苗这些不去争论,但是对于长期以来华社被歧视、被边缘化、被逐渐麦卡锡化,不能不警惕。比如,询问各候选人是否能立即对“泼咖啡案”、7月28日华裔被辱骂肤色案、华社不断被Sam Cooper等人抹黑这些赤裸裸的种族歧视行为表态。
第三部分,对政客的要求应一以贯之,不能前紧后松。有了试金石问题,政客也表态了,还要监督政客当选后的表现。决不能因为他们当选了、成了官员,选民对他们就放松了要求,从监督变成了恭维。当政客表现不好时,我们应该勇于批评。让他们知道,他们再执迷不悟,将失去我们的支持——必须时刻让民选官员们清楚地认识到,表现不好,下次不选;而非让他们以为一旦上位,就能为所欲为,视选民如蔽履。
想做好第三部分,就不能没有第一部分——选民要相信政治的清明、对政客的表现不佳才能不姑息纵容,才不会主动替政客开脱、原谅他们。
双管齐下,假以时日,状况一定会改变!
本文仅限作者观点,不代表高度见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