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布会上,徐直军表示:“外界认为华为有品牌、有技术能力,理应造车,不过华为(造车)这一课题在经过内部多年慎重的讨论之后,还是决定参与造车。”
实际上,华为参与汽车产业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当时华为成立了“车联网实验室”,主要开展汽车互联化、智能化、电动化和共享化的技术创新,延伸华为“端、管、云”的ICT能力,面向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应用场景储备技术。
2019年5月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和业务边界: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提供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帮助车企造好车。
在去年10月30日,华为在上海首次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旨在通过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以创新的模式与车企深度合作,打造精品智能网联电动汽车,为消费者提供极智、愉悦、信赖的出行体验。
换言之,其实华为早已经在准备:不造车,但技术入股!“中国的苹果”开始动手了!
要知道,现在全球的科技巨头都有造车计划,前不久小米也正式宣布进军造车。反应到A股市场普XX、京XX等标的直接一字涨停。
那华为技术入市,又能带来什么样的“高潮”呢?
我们已经从众多概念股中,整理了一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华为加速进军汽车智能化核心受益企业”研究资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识别下方二维码获取完整资料。
2)和华为存在竞争关系的厂商则可能面临压力。
事实上,A股市场早已经开始对华为入局“造车”有所动作:
XX汽车:2021年4月6日,XX股份与华为签署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而早在2019年,XX股份就与华为达成全面合作,双方深入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在工业互联网、ICT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XX股份的股价也是屡创新高!
基于上述讨论,我们今天整理了一份“华为加速进军汽车智能化核心受益企业”研报资料,扫码可以领取完整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