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令人惊异的华裔针灸师年入百万

2020-09-25 |作者: | 来源:

卑诗省报4月4日报道:列治文一名华裔针灸师于2011年4月1日到2012年3月31日期间,向省府申领128万余元省医疗补贴,遭省卫生厅及卑诗省中医针灸管理局立案调查,管理局已决定对他进行纪律聆讯,并限定聆讯完成前此针灸师每天不得服务超过30名就诊者。从2008年4月起,本省每个家庭如果年收入低于2万8千元,每人可获10次MSP(Medical Services Plan)补助,每次23元,范围涵括中医、针灸等服务。要达到一年申领128万的数额,意味着此家中医针灸诊所每天平均看300名病人,接触到几千名低收入病患。
省府卫生厅发言人杰斯(Ryan Jabs)表示,此事正依据“诚实申报计划”(Billing Integrity Program)进行调查,仍未完结,不能透露太多细节;省报记者致电该家诊所,接听电话者说,他不太会说英语就挂断了电话。
最近安省中医立法于4月1日生效,对所监管的中医诊所提出严格的英语要求:必须使用英法文或拉丁文书写病历、必须能让西医看懂中医病历、不能通过英文专业考试(含西医主课)的中医就不能转正,立刻出局;英语书写和口语不能达到流利英语标准的,不能营业等等。全加中医药针灸协会会长认为,中文是中医的根基,不读中文经典,难得中医精髓;但要在北美发展中医、走向加拿大医疗市场,中医的从业者需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准,至少要能用英文与病人及其他相关人士进行专业沟通。
《安省中医法》(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t)一出台,预计将会有超过2,000名过往从业人员,在英文语言方面遇到障碍,无法继续合法行医,面临失业。而对于生活在BC省的中医针灸师来说,家庭医疗保险计划(MSP)已涵盖了针灸治疗服务,对英语也没有太多苛求。中医针灸在加拿大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位,与业界前辈们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
大约在19世纪后期,华工来加拿大修建铁路,就有人将中医药针灸疗法带入加拿大,但多为自家治疗使用;20世纪20年代以后,华人的杂货店、海味店、中药材店里可以买到常用的中成药和一些药材饮片。但在BC,为病人扎针治病,属违法行为,要冒被抓捕的危险,中医针灸师们只能私底下偷偷摸摸地做。

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美关系改善、尼克松总统访华、随行记者对针灸麻醉的报道,轰动了整个北美及西方世界,在北美掀起了针灸热潮。很多执业西医开始学习针灸,应用针刺疗法。由各地中医药针灸人士构成的专业团体、学会和协会等机构,创办学校、培养中医药针灸学生、召开学术会议,致力于将中医药、针灸治疗推向主流社会群体,争取加拿大社会对中医的承认和保险公司对针灸治疗的认可,推动中医针灸的立法。加拿大中医针灸界在普及中医针灸疗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多年来的推动,中医针灸终于有了今日在BC省的地位。
俗语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时候,有些事、有些人迭加起来,就会对整个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一点歧路或误解积累起来,会使整个人生的努力和奋斗毁于一旦。加拿大是个多元文化的社会,申请医疗补贴在华人看来是聪明、追求极致,但每天能接待300名病人的中医诊所,是否能用英语向主流社会解释清楚,打消疑窦?而做人要时时懂得知足、学会感恩,任何事,瞻前顾后,把握好分寸感,不要成为欲望和金钱的奴隶,多做些回馈社区的慈善之事,非常重要。
《加西周末》2013年4月13日第183期
本文发布于: 2013-4-13 12:03
Fungo Ads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令人惊异的华裔针灸师年入百万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