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近期外国留学生遭锁定与签证拒签案例引发恐慌,新泽西州史蒂文斯理工学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伊朗裔校长法瓦丁(Nariman Farvardin)却展现意外乐观态度。这所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闻名、6000名研究生中三分之二为国际生的学府,2025年春季班申请人数逆势成长35%,秋季班申请目前亦有相同涨幅。
据「富比世」报导,位于新泽西州霍博肯市的史蒂文斯理工,凭借与纽约曼哈顿仅一河之隔的地理优势,以及傲人的实习就业网络,持续吸引来自中国、加纳、尼日利亚等地的STEM学生。法瓦丁指出:「申请时程显示,川普胜选前的2024年11月截止,已见强劲需求,新政府政策实际影响尚待观察。」
多年来,美国高等教育高度依赖学费收入,国际生成为关键金流;根据大学理事会数据,全美近4000所大学中,国际生贡献10%-50%净收入。2023-24学年国际生人数达110万创新高。
「富比世」联系了22所国际生占比逾25%的大学,仅四所愿受访,这也意味着这些学校深怕凸显困境。全国大学招生咨询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nd Admissions Counseling)首席执行官佩雷斯(Angel Pérez)直言,「校方的焦虑已难以言表,尤其当学生看见校园逮捕与遣返威胁,谁还敢实现美国梦?」
教育顾问拉德(Larry Ladd)警告,国际生占比5%到40%的学校,带进的收入占比可能达10%到50%。这解释了为何财务吃紧的小型院校尤其脆弱,若国际生萎缩,恐引发倒闭潮。史蒂文斯理工的亮眼数据背后,实则掩盖着美国高等教育「富校愈富、穷校愈穷」的残酷现实。
最新分析显示,全美至少有34所大学极度仰赖国际学生学费维持运作,这些学校不仅国际生占比超过20%,学费收入更占总营收50%以上。若国际生源急剧减少,这些院校将首当其冲面临财务危机。
高风险院校典型案例:波士顿霍特国际商学院(Hul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全校3300名学生中,70%来自海外。以工作室艺术课程闻名的顶尖学府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2700名学生中有38%为国际生。伊州理工学院(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国际生占比也高达47%。有不少中国留学生就读的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国际生比率也达35%。
上述这些院校在大环境变化下,面临双重风险,即「收入结构单一化」:学费占营收过半,缺乏捐赠基金或政府补助缓冲;其次「地缘政治敏感」:艺术、商科等国际生集中领域易受签证政策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