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拉扎里迪斯来说,iPhone是一款打破了所有规则的产品。它的操作系统占据了700MB的内存,使用了两个处理器。而黑莓手机整个运行在一个处理器上,系统只占32MB。不像黑莓,iPhone有一个全功能的浏览器,这意味着它可能会对整个移动网络造成巨大负担,黑莓只有一个基本功能的浏览器,限制了数据使用。
拉扎里迪斯回忆当初的一次采访说道,“我当时说,‘他们如何得到AT&T的允许呢?它将会压垮网络。’”事实上,后来它确实压垮了AT&T的网络。
在公开场合,拉扎里迪斯对iPhone的各种缺点表示蔑视,但在内部,他有所担心。
“如果这个东西成功了,我们将和一款Mac竞争,而不是诺基亚。”
最初的iPhone由AT&T独家运营,和另一个巨头Verizon没有合作,看到iPhone发布后,Verizon的高管在07年6月和RIM接触,希望他们能开发一款“iPhone杀手”——全触屏,没键盘的手机。2008年感恩节前,黑莓Storm上市了,这款手机没能“杀死”iPhone,用户怨声载道,退货率很高。
黑莓转而放弃了Storm,继续投入进全球扩张中去,一年后,市场调研机构comScore的报告显示,美国消费者三个月内最想买的五款智能手机中有四款都是黑莓。
没有得到“iPhone杀手”的Verizon转向了Android——摩托罗拉的Droid系列。但是Droid和其它Android手机并没有伤害到iPhone,而是开始蚕食Palm和微软的份额,然后还有RIM。到2011年末,Android占据了美国市场的47.3%,而且黑莓只剩下16%。
黑莓衰亡幕后故事(一):一场智能手机用户推动的转变
iPhone出现后是RIM的一个战略混乱期。RIM的前全球销售副主席称当时的行业状态有些“精神分裂”。之前运营商曾努力把移动数据用量控制在可预测范围内,iPhone受到瞩目后,它们转而希望有更多的数据用量。
游戏规则改变了,RIM也需要新的武器。
Storm发布后的那个夏天,RIM收购了Torch Mobile,一个为手机开发浏览器的软件公司。但RIM的技术是基于Java的,操作系统还是1990年建造的,iOS和Android都是基于新软件平台和标准的系统,更容易开发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拉扎里迪斯说,“这实际上意味着我们身处一个没有未来的位置。”想要生存,RIM需要改变自己的DNA。
智能手机用户正迅速地把关注点转移到软件应用上,而不是只根据硬件来选择设备。这对RIM来说是个不利的转变,它擅长的是为企业用户开发高效率低能耗的产品,但这些产品对普通大众缺乏吸引力。
RIM仍然在聆听用户需求,认为自己比用户更清楚他们的长期需求,一个RIM前内部人员说,
“用户或许会说,‘我需要一个更快的浏览器’,但我们会说,‘你或许需要一个更快的浏览器,但你不会希望付更大的账单。’用户说我需要一个超大的触摸屏,我们会说,‘你会想要这个,但你不会希望手机在下午2点就没电。’RIM会说,‘我们更懂,用户最终会理解的。’”
试着满足消费者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用户群,最终可能会两者皆失。2010年RIM在奥兰多的一次大会上向众多财富500强首席信息官宣布计划把摄像头、游戏和音乐应用加入到产品中时,他们并没有准备好这种转变。一个参加了会议的前RIM高管表示,大公司不喜欢在企业手机中加入私人应用。
与此同时,用户其实没那么在乎电池续航和安全性,他们需要应用。在这方面iOS和Android要比基于Java的黑莓系统更容易开发。
据开发过黑莓应用的公司Vmode的企业家Trevor Nimegeers表示,黑莓的应用相比那些使用现代语言开发的应用要“丑”,而且它的模拟器经常无法把真实的用户体验模拟出来。此外,RIM对开发者控制严格,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Nimegeers说:
“开发者需要被拥抱,而不是被控制。”结果,像Instagram和Tumblr这类热门应用无缘黑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