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中国如何疏导热钱洪流

2020-09-24 |作者: | 来源:

  美联储局9月初启动QE3,引发的热钱洪流正在席卷亚洲,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更成为一众热钱重点冲击的目标,从过去几个星期国内人民币汇价屡创新高,一定程度已反映出热钱急速流入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中国财金当局经历过QE1的教训,可说是早有准备,正为了这个原因,自今年6月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骤增的情况,仍坚持不肯进一步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去释放流动性,只以短期的逆回购措施来向市场提供资金,避免热钱大量流入时,因过于充裕的流动性,再度引发通胀热潮。

  很明显中国在应对今次热钱洪流时,主要仍是用围堵的方法去减低其伤害,这就是人行行长周小川所提出的“池子”理论,基于中国采取制性结汇制度,以正常途径流入的热钱,可以外汇占款的方式,制性圈定在金融体系内,避免其在市场内流窜,但是对于那些从地下渠道流入的热钱,这些措施却难以发生效用,况且外汇占款的数量激增,会令广义的货币供应M2水涨船高,除非又再收紧存款准备金率,否则仍会令市场的流动性增加,所以中国应从更积极一面去考虑,采用有效的疏导方法,可能对中国更为有利。

  政府担保提升吸引力

  疏导热钱洪流的可行方法,主要是在实施“池子”理论的围堵措施同时,积极发展内地的债券市场,特别是急须资金的地方政府基建项目,还有重点发展的行业和企业,只要切合国家发展政策的要求,本身的经济效益又足以偿还本息,应由过往以国家提供资金和银行提供融资的方式,改为经由发行债券集资作为主体融资渠道,主要对象应以内地的老百姓为主,使他们可以取得较银行存款为高的利息收入,亦避免银行大量提供融资,导致货币供应进一步激增。

  当然,为了保障认购债券市民的利益,作为债券发行安排者的金融机构,在审批有关项目时必须严格执行尽职调查,确保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足以偿还本身,个别重点项目更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提供担保,这样将可有效提高债券的吸引力,吸引部份国民的存款抽离金融体系,抵销热钱洪流涌入的冲击,当然这些热钱如愿意作中长线投资,亦可参与认购这些债券,这一方面可引导民间资金投入经济建设,同时又可壮大中国尚在起步阶段的债券市场,而基于目前存款准备金率仍然高企,就算热钱突然撤离,亦可透过降准的行动来维持市场流动性的稳定。

本文发布于: 2012-11-7 06:49
Fungo Ads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中国如何疏导热钱洪流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