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诗省的西敏寺跟伦敦的西敏寺的英文名字同样是Westminster Abbey,是西部大教堂修道院的意思,因为卑诗省在加拿大西部,伦敦在欧洲西部,从教宗管理全球教堂的角度来看,是这样命名的。
卑诗省的西敏寺位于米臣市(Mission),距离温哥华约1小时30分的车程。修道院建于600多呎高的山上,在7号公路上可以望见修道院的钟楼突出于山岭之上,不过从温哥华来的车要在7号公路拐过这山,回头才可以看到这景象的。
修道院占地70公顷,大多数为种植用的农地,畜养了40条牛,还养猪和鸡,全为供应院内住宿人士的食用而设,所有工作由驻院的30位僧侣分担,他们同时还负责修道院的中学和学院的教育工作。建筑物自1953年兴建,建筑师是挪威人,名Asbjorn Gathe,从宿舍开始盖到学校,最后完成的是教堂和钟楼,已经是1982年了。他们的中学和学院是为培养僧侣而设,只收男生,全年寄宿。有房间给朝拜人士作短期住宿之用,只限男性,夫妇俩同住的也接受。


卑诗省的西敏寺
教堂的建筑很独特,从平面图看是用传统的十字形为基础的,外墙与众不同地以曲折站立的屏风形式,围绕着十字形的周边,形成曲折的外墙,薄而强有力地支撑着整个屋顶。到里面看,每屏墙都镶嵌着一面瘦长而尖顶的彩色玻璃,不见人物故事,只见横竖的短直线起伏有致,抑扬顿错地谱出韵律来。每面彩色玻璃自下而上由深色转为浅色,由暗转亮。
从一面到另一面彩色玻璃的变化,是从暗多亮少渐变为暗少亮多;从蓝绿的冷调子,转到中性的黄,渐变为红橙的暖调子。每面彩色玻璃都由很多片小玻璃组成,因此可以制造极微秒的变化,置身其中,心灵自然得到美妙的感受。
这教堂的结构,用的是“预铸混凝土”的方法。教堂的屋顶连天花板也是预铸的,由于面积大,容易塌陷,因此设计从天花板向下延伸梁板,交错成井形从而强化屋顶,更丰富了视觉效果。梁板的线条连接到墙柱的顶端,于是墙柱的线条一口气从地面划到天花板去,非常有气势,而同时也跟传统的哥德式建筑接上了轨。
驻院僧侣之中,有一位神父名叫Dunstan Massey,他制作了一系列灰白色的混凝土浮雕,嵌到墙柱上面,内容都是圣经故事,人物的大小接近真人,造型简洁而写实。“墙柱”这名词,是我临时把墙和柱凑合而成,因为那是预铸的柱子,承受着屋顶的重量,但却像墙一样宽阔而薄,中央还开了人行的平顶拱门,浮雕就镶在拱门上的“墙柱”,也只好如此了。
这所修道院的开放时间是:礼拜天2时至4时30分;礼拜一到六是1时30 分至4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