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迢迢到美国读书,结果上课下课都与中国人为伍,所谓文化交流只限课余与中国同学上一上美式酒吧之类的活动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十多年前,认识一位著名的耶鲁大学教授,我当年是事业刚起步的助理教授,她很谦厚地到我的办公室借阅传播学的著作。走入群众的社会学家,一般都比较随和,很乐意聆听别人的故事。或者可以这样说:听故事正是他们的本业,从陌生的经验去丰富自己对社会的认知。
之后我们在学术会议偶然会碰面。最近耶鲁教授又到访香港,并邀约晚饭,地点在沙田的潮州酒馆。她说,这几天在香港,就是在听故事,年轻人怎么想?商人和企业家怎么想?今次晚宴她要听听香港的学者怎么想。
我说了点香港的情况,倒想听听美国大学的故事。她长期关注华人社会的发展,对美国大学校园大量出现中国留学生的现象很感兴趣。按她的观察,中国留学生的数目这几年大比例增加,到了十分显眼的程度。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留学美国。校园有所谓“国际学生”类别,有专门的部门协助国际生,由英语辅导、住宿安排等,照顾不可谓不周到,有时连冬天穿什么御寒、夏天放假如何安排活动,也印制小本子给学生建议。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国际生须付境外学费,是大学可观财源;其二、美国视训练国际生为广义上的外交——更多外国年轻人认识美国文化、认同美式价值,美国在国际事务上就更顺心顺意。
一直以来,国际生来自五湖四海,中国学生只是其中一个类别。这几年,中国学生人数暴增,不少大学要特别作出安排,因此技术上竟然把中国生从国际生之中分开来。大学收入依靠中国学生的学费愈来愈重,经济吃紧的大学,自然倾向大量收生,中国学生过多造成种种不良影响,也就因为经济效益而被忽略了。扩招问题繁多,例如学生英语不佳被录取,到美国校园落脚之后,必须再付费补习英语。当中国学生到了校园人数百分之二十以上,中国学生便有所谓“clustering(聚类)”的现象。为了沟通方便,中国学生活在自己人的圈子,不愿意付出额外的力气去认识不同国家的同学。更甚者,近年更出现集体选课,中国学生成群结队选修相同的时段及相同的课目,结果有部分课程全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学生。一方面吓走其他国际生,另一方面上课出现大量的中文交谈与讨论。有些大学不但不想办法避免,反而推波助澜,开设全中国生的课,专聘教授负责,用较浅白的英语授课。中国留学生千里迢迢到美国读书,结果上课下课都与中国人为伍,所谓文化交流只限课余与中国同学上一上美式酒吧之类的活动。
我们几位香港教授,听美国教授这样说,无不苦笑一声。因为香港的大学也收录了不少内地生,想不到美国的校园,也出现类似的情况。我的英国朋友也指出,除了顶尖的十多间大学,不少名声中等的英国大学,经济上依靠中国学生,尤其是一年制的硕士课程,滥收的情况严重。并且有代写功课的服务衍生,因而出现毕业生拿到硕士学位但不太懂英语的荒谬现象。幸而,研究型的课程到今天仍没有失守。此类课程一般由政府资助,或有奖学金,学生素质高,收录的都是中国成绩好的尖子。中国研究生勤力,再加上研究课都是小班教学,在深度交流之下,中国内地生、香港生、外地生,互相激发,课堂上的化学作用,能够引起不少新想法,有利学术的创新。况且中国是变迁急剧的多变社会,新的学术议题每年每月在酝酿。中国学生的经验、人脉、背景,再加上国际学术的研究方法,将会孕育出新一代的社会理论,以观照中外社会的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