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中国式留学后,我们心中的激情还在不在

2020-09-04 |作者: | 来源:

最近关注的一些以留学与职场为主题的公众号发表了一些关于学校申请与就业求职的一些所谓的“技术型”的文章。文章内容提到一些中国学生为了申请美国大学刻意的去做一些能够让自己履历光鲜的案例。
滴答网讯      关于申请学校,实习,工作:我们忽略了的做人最重要最本质的东西。
最近关注的一些以留学与职场为主题的公众号发表了一些关于学校申请与就业求职的一些所谓的“技术型”的文章。文章内容提到一些中国学生为了申请美国大学刻意的去做一些能够让自己履历光鲜的案例。也提到了去年一名申请某名校的中国学生与泡面的故事。其实泡面只是人家申请故事里面的冰山一角,但是社交网络对其片面的炒作与媒体不负责任的放大,让人们有了如果天天吃泡面也能申请到名校的谬论。
前些天我另外读到了一篇文章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文章的作者是一位在美国的本科留学生在上完市场营销课后的困扰,这也是绝大多数市场营销专业留学生的困扰,以及在旅美留学生融入美国社交圈子的困扰 —— 文化。
以上这些事情呢让我想到了我在美国的很多中国朋友,他们经常会跟我讲的问题就是:我平时不看体育,也不关心美国政治,更没有在美国长大的背景,不具备那些美国人平时聊天的时候所聊到的文化知识,我是不是永远也融入不了这个美国的圈子?
我还是抱着一个乐观的态度的。只要你想成为一个圈子的一部分,你永远都是有机会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双方面交融交汇的过程。申请学校,申请学校,申请工作其实与谈恋爱是一个性质。因为这不是一件关于一个人多么优秀的故事,而是关于两个人是否欣赏彼此多么优秀的故事。
绕了这么多弯子,那么我们到底忽略了什么最重要最本质的东西呢?
激情(Passion)和 讲故事的能力 (Storytelling)
激情 (Passion)
之前的一些文章中我已经提到过我的这个观点:中国的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思维注重点都是围绕着学术表现与文凭资历。于是,教育系统的教育所做的不是启蒙教育而是填鸭教育。作为学生,他们学到的是如何服从命令,而不是去自己探索。为什么中国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数理化比欧美孩子好,最后在国际上拿科研大奖的中国学生比例那么小不是没有原因的。其实这点,相信很多人也早已看透了。而家庭的教育呢,大多数家长还是与教育系统站在统一战线,美术可以加分,那就让孩子去学美术;钢琴九级可以加分,那就让孩子苦练钢琴。
不知不觉中,老师和家长成了手上沾满鲜血的刽子手。他们所扼杀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激情,更是孩子自我培养激情的能力。最后,大学本科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有一个一文不值,或者有一些价值的文凭,在弱肉强食的职场社会里,去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成家,育儿,因为他们的激情,梦想,甚至思考激情与梦想的能力早已在幼年被自己的父母所扼杀。于是,这些人把自己没有机会去做或者实现的事情寄托在了自己的下一代的身上。一代又一代的,恶性循环着。
网络上有太多关于成功学的书籍,甚至我们都可以叫那些东西文献。越来越多的人们把成功这件事情量化,公式化,规模化。我不知道成功赚钱的秘诀,但是我想我知道成功的去快乐充实正能量生活的攻略:激情!
小的时候,当我跟父亲提起身边其他的小朋友在某一个科目上取得成绩或者在某一个领域拿到好的名次的时候,我的父亲从来不会让我去跟那些孩子比较。父亲从来都会乐观的跟我说:一招鲜,吃遍天;啥都会,活受罪。我一直以为父亲是希望我可以在某一个领域可以有特长,抓住那个不放,以后可以通过这件事情来养活自己。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更深刻的理解了父亲对我这份教育的高明之处。
回顾我的童年,我做了在很多家长看来是半途而废没有长性的事情,也做了当时在很多家长看来是非常不注重学习的事情。仅仅是乐器,我学过电子琴,小号,单簧管,吉他。每一样我都没有坚持下来,虽然我对音乐有着一份热情,但是每天的基本功练习对我来说是枯燥乏味的。我学过美术,后来发现素描的基础课程与我心爱的卡通漫画距离有点遥远,于是我也就放下了手中的画笔。我学过奥林匹克数学,因为身边的小朋友都在上那门课。后来我没有上,因为我不喜欢。我没有坚持下来的事情,都是不足以勾起我欲望与激情的东西。我感受不到学这些科目的意义与乐趣。
在美国生活近10年时间,我的英语沟通与美国人没有半点儿问题。我出生的家庭里面,没有一个特别高逼格的英语环境,父母更不是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俩人里面最高的文凭就是大专)。但是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英文歌。90年代初天天在家里听一张VCD里面的奥斯卡金曲;90年代末开始听后街男孩,西城男孩,超级男孩,初中以后开始听Linkin Park, Eminem,2Pac,看NBA。也许是因为文化与语言的关联性,我吸收英文词汇的能力特别快。玩一个NBALIVE的电脑游戏,英文版里面的所有单词很快就搞明白了。看一次世界杯,32个国家的名字1天就全部记住。高一刚刚开学的英语课,一位更年期的英语老师陈词滥调的跟全班讲语法,我觉着无聊,在桌子上睡觉。老师说:这位同学,你英语很好么?上课还睡觉。我那会儿正是叛逆期:嗯,反正比你好。老师相当不爽:那你好你说几句呀!?当时Eminem的那首《Lose Yourself》的歌词我已经背了一个暑假,于是我就当场把歌词给老师背了一遍,老师脸都气绿了。从小到大,从国内到国外,我从来没有背过红宝书,没有刻意的去硬性的把语言这个东西往我大脑里面填充。
有人说,英语这算一门语言,不能算激情。你除了英语说得好你还有什么激情吗?我从来都会不假思索的告诉人们我的答案就是广告。机缘巧合的机会,在别的孩子还在学习乐器或者奥数的时候,我天天在家看全球获奖广告片。那个时候,我发现我之前所接触过的音乐,美术,还有喜欢看的电影都以一种最艺术的形式被一部广告片所概括。简直就是艺术的升华。每个人对广告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是我在很小的时候,在潜意识里就很崇拜做广告这件事情。后来,我还把这个故事拍成了一部片子。片子让我拿到了广告公司的实习,也让我被美国最好的广告学院所录取。
我在帮一些同学做职业规划,或者求职战略的时候,总会问他们这个问题:你的激情是什么?注意:这跟你平时喜欢做什么事情还是有区别的。你平时可以喜欢跟朋友出去喝酒,喜欢去逛街,这些不算激情(除非你能把酒喝出逼格来,做个博客,有个几万人的粉丝,那也算是激情)。
激情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发自内心最深处,最诚实,最炙热的东西。一个人在谈论到她(他)的激情的时候,会是热泪盈眶的,会是慷慨激昂的,会是滔滔不绝的。语言的沟通是文字的,是声波的;而激情的沟通是你可以用心感受到的。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激情是什么?那就去寻找!去做你感兴趣的兴趣爱好。从健身到十字绣,从太极拳到跳伞,从摩托车骑行到徒手攀岩,等等等等!结果无非是两个:你喜欢或者不喜欢。但是过程是最关键的也是最有价值的,因为你的大脑会一直在为你思考,为你分析,你会更喜欢什么,你下一步如何去做会更开心,更有成就感,活的更有价值。最关键的:你会越来越了解你自己!
没有激情的生活也许会让你成功,但是绝对不会让你伟大。
纵观历史,激情是一切伟大的源泉。(想来想去,觉得我说的这句话没错。欢迎来挑错)
那么激情与申请学校,申请实习,申请工作又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网上的,线下的,各种机构都在模式化的像布道大会一样的告诉我们在申请的时候应该如何的表现。于是我们开始像准备国内语文期末考试阅读题的答案一样,去背题目类型,去模板化我们的答案,最后的回答都是千篇一律,稳中求稳,无胜可言。一个成年人,连自我思考的能力都没有,哪来的什么“胜”可言?另外一个弊端就是,所有的答案都变得非常机械化,而不是有机的,自然的。我们都不是演员,去编制一个不贴近我们的光鲜故事,或者去把一个非常普通的故事强拉硬拽的拿来迎合主题,最后受伤的还是我们自己。
我想要声明的是,去了解面试的那些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我没有抵制它的意思。但是,我也非常坚定的相信,去成功的拿下一个面试,你需要讲属于你自己最真实的故事。而最真实的故事的精彩性,就要来源于你的激情,你的激情来自于你的兴趣爱好。
前两天,有一位同学打电话过来,跟我聊她即将要迎接来的面试。姑娘在国内大学学的法律,来美国一家非常好的大学读法学硕士。她想做的职业是Tax Attorney,税务律师。而即将要面试她的这家公司是美国非常有名的一家公司之一。电话里我们刚刚开始聊的时候,她跟我讲她被邀请到的这家公司的第二轮面试,面试时间会更长,面试官更多,而且还有吃饭什么的。她说来美国时间也不是很长,不知道到时候该跟人家聊什么。同时也提到了准备好的一些面试问题的答案。

然后,我是这样跟她聊的。
首先,既然已经被邀请到第二轮面试,说明已经很优秀了。要对自己有自信。无论到了那里,做最真实的自己,都是会被人家尊敬的。美国人也是人,他们有橄榄球,有棒球,有他们自己的政治,我们可能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们也是有家庭,有生活,有爱心的人。很多时候我们作为学生也好,或者被应聘的,往往觉得应该有应聘我们的人来开展话题去聊,这样显得有礼貌。虽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礼节,但是就像我一直所提到的,这是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我们有资格也有义务去带应聘官聊一些我们觉得他们有必要跟我们聊的话题。因为这些话题可以映射出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等。印象分就是这样加上去的。
接着,我问这位同学:“你为什么想做税务律师?”
她首先给我的回复是:“哦,我就是喜欢啊。喜欢做税。”
我说:“那,你为什么喜欢做税?因为我很讨厌会计,讨厌税!”
她还是回答不上来:“嗯,就是觉得很有意思啊。做着开心。”
一方面我是想继续帮她把最本质的东西挖出来,另外我也是很不解,因为我真的真的很讨厌跟数字有关系的东西,我本科的时候会计,金融的课程成绩都是在C-以下。
我继续问:“那你能不能讲讲这做税是如何给你快感啊?让你这么开心?能不能给我举个例子,或者比喻的说一下?”
这位同学想了一想,于是这样跟我解释了一番:
她说:“她说做税务律师就像做设计师一样?”
我心想:“这当个税务律师还能把逼格做到设计师的地步?”很是不解,等着她的解释。
她耐心的这样跟我讲到:“做税务律师帮客户报税。美国的税法非常复杂,如果把税报对了,那就可以让一个企业省下很多没有必要的开销。而因为税法的复杂程度,以及企业运营的个个环节的细致,税务律师就要像设计师设计蓝图一样帮客户做好一个计划,把好每一关。而把这件事情做好就是一个幸福感很强的事情。”
她说完以后,我想象不到还有什么可以比这个更完美的答案了。想想,当一个做了多年税务律师的面试官问你为何想做这份职业的时候,你不仅把自己对这份事业的激情与乐趣以一种非常艺术的手法表达了出来,同时还高歌赞扬了你的面试官,你在讲你敬仰她(他)的职业,因为这个职业高尚的就像设计师一样。
非常兴奋的我又问了她第二个问题:“那你的激情是什么?或者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她想了想说:“平时也没什么兴趣爱好,就是喜欢做饭。”
我说:“光这么答不行,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做饭这个太普遍了。”
她又想了想,说:“但是平时真的很喜欢做饭。”
我说:“来,那你跟我讲讲你怎么喜欢做饭。”
通过第一个问答互动,我能够感觉到这个姑娘其实还是有故事的,我很期待能够帮她把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挖出来。
她是这样跟我缓缓道来的:“我平时喜欢做饭。特别享受做饭的过程。因为要准备很多细节,而且很多步骤都非常有讲究。非常有意思。一般做饭嘛,也不是一个人吃,做好了大家一起吃。大家都特别开心,我也挺开心的。”
我说:“停!好!太好了!你这个故事又可以跟上一个回答去衔接了!做税与做饭这两件事情对于你来说的共同点就是:细节性重要,步骤性强,需要你具备设计师蓝图版的大脑去思考,而最主要的是,你享受这个服务于人,让人快乐这个过程。如果面试官面试的时候不提做饭这件事情,吃饭的时候就跟他们聊中餐,聊你做饭的事情。因为美国人没有吃过正儿八经的中餐,更不知道地道的中餐是如何制作的。”
在电话这头我能听的出这位同学在打电话一开始准备这个面试的一些焦虑渐渐退去,更多的是自信和快乐。其实她就不应该有意思焦虑的,公司不要她是这家公司的损失。这篇文章发表的这一天,是她面试的日子,让我们祝她成功!
当你找到了自己最爱的兴趣乐趣,从中了解到自己的激情,并可以完整的,激情的,把它告诉给与你志同道合的人的时候,我相信你很快就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无论是学校,公司,还是社交圈子。无论是在哪个国家。
本文发布于: 2015-2-15 02:55
Fungo Ads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中国式留学后,我们心中的激情还在不在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