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目的地多以发达国家为主的经合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为主。截至2009年,有大约250万的国际学生在经合组织国家内留学。
其中,大约40%的学生来自亚洲,另有大约30%的学生来自经合组织国家内部。而在亚洲留学生群体中,以中国学生的人数为尤:2004年,中国的留学生总数为291000人,而到了2009年,这个数字达到450000人,增长了65%。紧随其后的是印度的180000人和韩国的119000人。而与以上这些发展中国家相反,日本的海外留学生呈经年下降的趋势,人数从2004年的57000人下降到了2009年的43000人。
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倾向于选择移民国家,人数以美国为最
事实上,很多学生出国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最终移民。2009年,450000的中国留学生多集中在美国(124000人),日本(79000人),澳大利亚(70000人),英国(47000)人。除了日本有所限制以外,其它的国家都是政策宽松的移民接收国。而现在,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府、组织和学校向中国或其它亚洲国家的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在2009年,超过10000名的在日国际学生接受了日本政府的奖学金资助。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经济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同时,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也开始竞相争取最优秀的亚洲学生。多年以来,中国政府也进行了一系列努力,试图吸引人才回流。
哈佛大学校园
2002年到2003年间中共中央组织部将其人员任用标准从“组织型干部”扩展为“组织型人才”。2008年以降,在中共中央组织部的主导下,中国政府开始着手推行一个新的“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试图以积极的手段将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回国,旨在“建设新型国家”。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纸面上的效果。但“吸引人才回流”的宏愿似乎仍然遥不可及。
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开始出国留学,多选择英美澳加国,又以美国为最。留学生大多自费,但即便是公费派遣,也有相当一部分拒绝归国。
高考状元也多定居美国
据曾经对1952-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的求学和职业状况展开追踪调查的中国校友会网保守估计,高考状元中出国留学的比例高达60%。
曾经对1952-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的求学和职业状况展开追踪调查的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表示,中国校友会网总共追踪调查到1952-2012年全国各地区高考状元近2000人;其中,1977年以前的高考状元有18人,2000-2012年高考状元共1000多人。1977-1999年高考状元有900多人,当中能调查到职业状况的有370多人,仅占此时段状元总数的28.12%;高考状元在国内完成大学本科学业后,选择在国内直接就业或创业的比较少,大多数高考状元选择继续出国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保守估计全国状元中出国留学比例高达60%,相对而言出国的理科状元人数远高于文科状元,美国、新加坡、英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是状元的留学首选。
在山西省1996年前的19位文理状元之中,出国留学的占到了10位,比例超过52%,除1人去法国外,其余九9人皆前往美国工作并永居。
在山西省1996年前的19位文理状元之中,出国留学的占到了10位,比例超过52%,而且多数都选择了美国。
1978年理科状元吴滢现在就在美国一家知名企业,已经在美国定居。1982年理工类高考状元赵惠林也定居美国。在老师印象中比较内向的1983年文史类高考状元宋晓红也选择了留在美国。1985年理工类状元葛允斌毕业后先是分配到青岛工作,后来也选择了在美国深造。1988年理工类高考状元杨今强,2001年赴美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现在已经在美国南加州的一家网络公司工作。1991年的理科状元杨景农清华大学毕业后,去美国深造。武宏伟是1992年理工类高考状元,现在也在美国工作。“不做淑女做个博士”的张新颖,是1993年理工类高考状元,毕业后,先是在美国读博,随后,定居美国。李杰力是1996年山西理工类高考状元,从清华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在美国留学。在10名飞出国门发展的高考状元中,只有1981年文史类高考状元李晓英,大学毕业后,被公派到法国留学,此后一直留在法国。
美国会为优秀的留学生提供丰厚的奖学金,借以吸引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