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国际画廊:让中华艺术绽放异彩

2020-08-31 |作者: | 来源:

  3月17日在温哥华唐人街标志性建筑国际村,久负盛名的国际画廊举行周年大会,而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中心亦于此举办《回顾与前瞻》研讨会,本地知名书画家络绎而来,群英荟萃,出现难得一见的盛况。
  
  大会由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中心主席陈淑雄主持,荣誉总监周士心教授首先致辞。随后各位嘉宾各抒己见,盛赞国际画廊功德无量,为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架起一座艺术桥梁,为加拿大多元文化建设做出了一份贡献,同时也使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承有了依托。而两年前创办的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中心,则为本地华裔书画家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遂使丰饶博大的中国书画资源得到善用与推广。

  
  聚沙成塔形成规模优势
  
  温哥华社区华裔书画家不下千人,尽管其中不乏各专其业成就斐然的艺术家,但是以往都处于散兵游勇状态,结果总是成为主流艺术的花边和陪衬。也有所谓协会或沙龙这样的民间组织,但其实只是一年吃一两顿饭而已;也有画店招揽中国绘画,基本上都是纯粹市场运作,小打小闹,华裔书画家仍然是单打独斗。
  
  而国际画廊在唐人街的出现,逐渐成为聚集华裔书画家向心力的一个标识,把各自为政的华裔书画家形成一个拳头,形成一种不可小觑的集约力量,既有张力也有合力。

  

  要说11年前陈淑雄刚从多伦多移居加西,当初他提出开办画廊,唱衰者大有人在。也确实有一些画廊随生随灭,来去匆匆。然而陈淑雄与陈莫慧贤夫妇亲历亲为,不懈努力,终于成就为今天的规模,也算是有志者事竟成,成为本地艺术界的奇迹与异数。其实关键还在于国际画廊有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依托,有与广大书画家的密切联系和支持,再加上经营条理与力道,这几个方面都缺一不可。
  
  从国际画廊顾问委员会的阵容来看,就汇集了多位代表性书画大家。国际画廊先后举办了多场大型有震撼力的画展,把中华艺术文化的影响力推广得更深远,甚至得到主流社会的嘉许和接受。
  
  有国际画廊的鼎立支撑,也为华裔书画家与艺术市场的有机衔接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周士心教授所说,华人书画家之所以能举办这样有质量的体面活动,令人起敬,端赖于有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中心的精心筹办。国际画廊艺术总监张恒则说,国际画廊可令华裔艺术家得到更多资源的支持,共同努力,把中华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及市场价值同步提高。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中心执行顾问王健也就此表示,中华书画有其独特的魅力,要用中国画手法创作本地内容,优秀的华裔艺术家需要本地市场的培养,以更为融入的方式令主流社会对中华艺术产生兴趣。
  
  这些年来,国际画廊体现的是两岸三地的合力,集纳了书画界的俊彦名流,在这个平台上交流互动,成为这些艺术家们的实力后盾。在不影响创作自由的前提下,通过沟通交流取长补短,使传统艺术品种改良,不断推陈出新。
  
  有人就动情地表示,有了国际画廊这个台子,本地华裔书画家就不再是海外艺术孤儿,有了落脚之地,在异国他乡共同谱写当代艺术篇章,尽展一身的绝技才华,这是个体户所无法取得的。还有人披露在写大温华人美术史,国际画廊肯定要成为这部史着的重头戏,也希望所有华裔书画家在这个历史中都占一席之地。
  
  百柯争流创作不拘一格
  
  来自台湾的着名画家刘长富,是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中心负责西画部分的执行委员,他简略回顾了国际画廊走过的经过,历数了在此参展的绘画流派,充分赞赏了这里的百花争放。他举例说,如前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郭绍刚,从他在这里展出的油画就不难看出,早期受前苏联学院派的影响,很容易联想到列宾等的画作。
  
  风格的多样化,是国际画廊布展一大特点。曾有一位香港画家在这此展出,体现出立体主义风格,以另种形式体现不同轨迹的多面体。还有将英国水彩画与中国水墨画相融合,或通过皴法将加国元素放入中国画的创作当中。更有超越中西,完全放空,独出心裁,别具一格。

  
  从杭州侨居大温的画家郭杭建,也高度评价了国际画廊和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中心,他说如果没有压力与平台,就不会有艺术氛围,而国际画廊与研究中心就提供了这样的驱动力,为华人展示专才提供了一个窗口,有助于发挥潜能。
  
  着名雕塑家程树人的发言以脱帽哀悼开始,因为书法大家谢琰刚刚去世,他还沉浸在伤感之中。他说大家从世界各地过来,有这个平台很了不起。而国际画廊与研究中心亟需待做的是老艺术家们的资料收集整理,这个工作很有意义,功在千秋,也具有抢救性质。这种工作也会使研究中心更加名副其实,如今温哥华已经成为世界艺术重镇,大家都有责任把这里的艺术之火烧得更旺。
  
  中华艺术传承与发展并进
  
  既要有传承,同时也要讲究发展。有人认为,如果总是平淡常规,就失去了创新的意义。至于今次在回顾的基础上着重提到前瞻,那就有必要把研究发展放在很明确的思维角度考虑,并不是光画一张画就万事大吉了,还需要深入开拓。
  
  传承与发展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一方面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发展,而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另一方面也只有向前发展,才能体现出传承的真正价值,才能赋予传承所具有的实质意义。
  
  前联邦保守党国会议员候选人赵锦荣在现场说,作为一个电脑软件工程师,整天打交道的是逻辑数据,而现在的年轻人更是沉浸在电子设备的虚拟世界。在这样一种时空背景下,更显出书画艺术在沟通现实方面的重要性来,因为除了音乐,书画艺术也是不用说话就能产生心灵上的交流。形象化的书画作品,可以促进多元社会的理解与包容,在当地通过推行中华文化,进一步实现共融。在这方面国际画廊与研究中心做出了不一般的贡献。但是还不够,还有很大的潜力值得挖掘。
  
  作为现任联邦新民主党国会议员戴伟思的助理,来自山东的张维俏重点谈到了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合作。当年他在多伦多大学哲学系就读的时候,特别选修美学课程,认为对社会有重要价值。工作后很关注本地的艺术团体,感觉应该合作大于竞争,交流是信任的前提,也是艺术传承参与者的使命。
  
  为此在前瞻部分,陈淑雄先生特别提到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艺术培养,许多书画家都已年迈,担心出现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为此,特别是在今年7月,国际画廊将与主流社会合作,举办儿童青少年书画班;2019年举办全国范围的青少年书画大赛,把华裔下一代的艺术培育全面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前卑诗省议会副议长李灿明在会上也表示,通过国际画廊会得到中国文化的再教育,会有不同的欣赏感受,在增进交流的基础上,应当提高在画艺理论方面的研究,更上一层楼。
  
  让中国书画教育正规化
  
  加拿大是多元文化社会,鼓励艺术形式百花齐放。不过有华裔书画家移民后,由于受到英语程度及文化差异的限制,往往局限于华裔圈子。还有的迫于生活压力,一些艺术家不得不放弃原本的艺术创作之路,改为从事一些简单的设计或其他行业的工作。为此像梁丽芳等在此次会上呼吁,国际画廊与研究中心应该把目光放远,日常组织培训一批热爱艺术的翻译队伍,或者由现成的义工加盟,帮助华裔书画家与主流社会进行沟通。
  
  梁丽芳还提到,当年她在阿尔伯塔大学教书的时候,就发现该校已经将中国书法纳入教学课程,而且还有学分。而现在卑诗大学却缺少这些内容,应该通过多种努力,使中国书画纳入本地高校正规的课程里面,而不是停留在一般的兴趣讲座水平。梁丽芳的上述提议,得到国际画廊的热情呼应,表示会在行动上予以配合。

本文发布于: 2018-3-23 16:12

fungo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国际画廊:让中华艺术绽放异彩
分享:

相关推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