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温润.敦厚.冲和之美 ――李松书金文艺术

2020-08-31 |作者: | 来源:

高度生活周刊原创稿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什么是金文呢?简言之,就是铸造或镌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中国的青铜时代时间顺序排列在石器时代与铁器时代之间,经历夏朝〔约前2070——前1600〕 、商朝〔前1600-1046〕、周朝〔前1046-前256〕三个朝代,前后约二千年。青铜器本来的用途是盛谷粟等食物、盛水和酒,在商代开始却被奴隶主贵族们所独占,衍变为祭祀、宴飨、丧葬等各种礼仪活动中的礼器了。金文书体风格衍变以西周为最,大致可归为两种趋势:一种尊重法度,笔力雄健,典雅瑰伟,泱泱大气;另一种自由放逸,注重意趣。它们都影响了后世书法和绘画的衍进。

李松先生天津杨柳青人, 一九五七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曾担任《中国美术史》、《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多种集成分支主编,现任《中华大典·艺术典》副主编。重要的著作有:《二十世纪画家研究丛书.李可染》、《李家山水》、《土木金石——传统人文环境中的中国雕塑》、《中国青铜器》、《世界美术全集·中国美术·先秦至两汉卷》、《黄胄》、《徐悲鸿年谱》、古代画家研究《顾闳中》、《张择端》等等。

大学时,李松先生是我的班主任,他对我们宽厚温和, 从未见过他发火训人整人, 在那个批判反动思想的年代里像这样的老师实在是很稀有的,《夏商周美术》是李松先生为我们开的课,同时他还兼王逊先生的《古代绘画理论课》的助教,对我们这些学子循循善诱,因人施教,不辞辛苦。所以我们同学都很尊敬他。
他是研究青铜器艺术的专家,也酷爱书写青铜器上铭文。这次应国际画廊诚邀展出李松先生书商周金文精品五十余幅,是他近些年创作的,究其实又是数十载潜心研究、心会和实践的结晶。

(三国吴)天发神忏碑

(周)大盂鼎

(晋)侯马盟书

(汉)韩任铭

麦方鼎

(商)亚龚父辛尊

李松先生于金文的兴趣,源自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机缘,为教授商周艺术作准备,他把三百多件两周铜器铭文全都摹写下来并抄录了考释文字,他说:“我体味,认真地抄一遍比一般地浏览十遍二十遍效果要深刻得多。”(引自李松《自序》)足见先生用功用力之刻苦严谨和执著,积五十余年之功力,才成就了今日的硕果。如今与诸位同好分享,先生又欣喜地说道:“写字是一种幸福,对于欣赏者是一种乐趣,是一种文化的薰陶。”在这幸福、乐趣与薰陶三个朴素、平淡的词语里蕴藉著几多敦厚丰富的意义和智慧啊。
诚如程征教授所言:“青铜器艺术研究是李松的重头戏。……他是对青铜器作美术家的艺术审视,独步这个闪烁著‘狞励之美’领域之纵深、做著系统钻研工作的一位元当代美术史家。”(程征:《治学之道 厚积薄发——美术史家李松先生》)
北京著名美术评论家杨悦浦先生给了李松先生的金文书法一个平实的诠释,杨先生说:“他把研究涉及的篆字抄录下来,严格遵照古代文献本来面貌临习摹写,保持著古人创造之初的文字形态之美,在宣纸上按照书法规范书写,深入体味古人的书写规律。李松对篆书字体的齐整、精悍、敦厚、神奇等等体味,都融进作品的笔划、结体、篇章之中……李松的习写又是自在的,坦率的,不拘泥,不散涣,似乎在轻松地与古人对话,作品有了与古人相通达的气派。读这些作品,那种古代文字魅力又通过李松书作的艺术感染力通达了我们。”
(李松先生金文书法赏析会将在05月07日到13日在温哥华国际画廊展出)

https://lahoo.ca/portal.php?mod=portalcp&ac=article&catid=403

本文发布于: 2016-5-2 15:19
Fungo Ads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温润.敦厚.冲和之美 ――李松书金文艺术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