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Menu

从木心先生看海外文学守望

2020-08-31 |作者: | 来源:

高度生活周刊原创稿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在文学上“大器晚成”的木心先生,年近80岁,才在大陆出版第一本书,即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体现了他的行文风格。5年后,即2011年12月21日病逝于家乡浙江桐乡,享年84岁。

作为海外华人文化界传奇式的人物和被遗忘的文学大师,木心先生与小说大家茅盾先生都是乌镇人,而他在有生之涯中,一直以画家身份面世,直到1982年旅居美国纽约之后,才开始陆续在海外中文报刊上,写作发表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台湾可以说是木心先生在文学方面的伯乐,《联合文学》最早慧眼识珠地出版他的散文专号。以后台湾洪范书店、圆神和远流等出版社接连出版了木心的小说、散文,遂使木心晚年名声大噪。
其实一个人在某项领域能有所成就,尤其在文艺领域,绝对不可能临时抱佛脚地立马速成,都是苦媳妇熬成婆。木心先生在知天命后向世人展示的文学成就,貌似突兀,其实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他长期默默积累和习养的结果,其背后的努力只是不为外人知道而已。
本文并不就木心先生的文学作品进行议论,而是谈他在美国的文学讲座,恰恰揭示了他的文学功底的来源,也映证出他对海外文学的坚守所做出的可贵贡献。笔者由衷感佩的是,1989年至1994年间,他为旅居纽约的一群文艺爱好者讲授《世界文学史》。中国从《诗经》讲起,西方从希腊讲起,并涉及到阿拉伯、南美、亚洲和波斯。
一个画家开讲的不是绘画史,而是文学史;这个讲座不是泛泛而谈,却是有相当深度的卓见;前来听讲的不是随兴而至者,而是一些学有精专影响未来的人物。一向孤傲的陈丹青,称木心为“师尊”,有人更把木心叫做“废墟中的贵族”。贵族者,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木心谦称自己不是国学大师,但他对国学的学养实在深厚,正惟厚积薄发,才能在海外振聋发聩,言专家们所未能言。

特立独行的木心先生,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人,国民党时期被通缉过,共产党时期被劳动改造过,甚至到了1977年,再度被官方软禁。这些都因为祸从口出,因言获罪。人到中年后,他借自费留学而定居美国。虽然身在异域,但他念兹在兹的是文学传承。在当时境遇下,这是不简单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文学研究上不吃偏食,不抱残守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学,都有独到见解,发人深思和启迪。正因为有如此广阔的视域,融会吸收东西方文学养分,木心先生才能出手不凡,写出传世之文。
木心先生无疑为海外华人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他用自己的坚韧努力,张扬起一面文学大旗。最令人感动者,他在居无定所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学家、雕刻家等。
很多人都把重新发现木心的文字,和八十年代末期重新发现张爱玲、周作人和沈从文等相比。其实木心不在这个名单里面,他有他自己的分量。“美学是我的流亡”,这是木心先生的一句名言,这里面透着清丽、标高和隐隐的一股苍凉。
持续跟随木心20余年的陈丹青,这样发自肺腑地说过:“我可以想象不出国,但无法想象出国之后不曾结识木心。”这就是文化人的文化力量!木心正是在远离故土的北美,反而有了审视文学的客观视角,于是决绝地发力,创造了一次文学井喷,晚景何等辉煌!对于这位隐匿纽约25年的华裔作家,当他的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和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面世时,有学者这样惊呼:“木心可能是我们时代惟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
有精神洁癖的木心先生还说过这样的话:“爱我的人,一定是爱艺术的人。”他不屈就也不妥协,在万众忙于挣钱的时代,这种话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担当。作家陈村曾这样讲过:“不告诉读书人木心先生的消息,是我的冷血,是对美好中文的亵渎。”在细雨连绵的海外,在落英缤纷的大温,能够读到木心的文字,在域外而回望家国,叹自然而审视历史,何其幸哉!

https://admin.lahoo.ca/portal.php?mod=portalcp&ac=article&catid=350

本文发布于: 2016-5-2 15:04

fungo


阅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加拿大乐活网 »从木心先生看海外文学守望
分享:

相关推荐









































Loading...